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可以说,大型远洋运输船舶的建造已经果断地从欧洲国家转向了亚洲国家。近年来,韩国、日本和中国共同占有世界造船市场大约85%的份额。不过,欧洲的船舶工业还谈不上到了没落地步,35万造船工人每年仍然能创造船舶工业产值4504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是以出口换取的收入。到目前为止,欧洲的造船在技术和基础设施上仍然具有强大的优势,拥有建造先进的旅游船和其他复杂船舶物资的供应能力和生产设备。[编按]  相似文献   

2.
1欧洲船舶工业发展近况 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间,大型远洋运输船舶的建造已经从欧洲国家转到了亚洲国家。韩国、日本和中国共同占有世界造船市场大约85%的份额。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苏格兰克莱德和英格兰北部,以及瑞典哥特堡(Gothenburg)和马尔莫(Malmo)的大型船厂都曾建造过20万吨级的油轮,但现在多半都寂寞无声,无人问津,其他的许多船厂甚而已经关闭了。不过,欧洲的船舶工业仍拥有35万职工,每年船舶工业产值达450亿美元,一半以上是以出口换取的收入。到目前为止,欧洲的造船在技术和基础设施上仍然具有强大的优势,船舶配套物资供应及生产设备毫不欠缺,能够建造先进的邮轮和其他复杂的高技术船舶。  相似文献   

3.
内河在建船舶抵押登记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训春 《中国水运》2010,334(5):37-37
由于造船企业自身特点,船舶企业贷款担保难是制约其融资的主要瓶颈。为落实国家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交通部海事局制定了《建造中船舶抵押权登记暂行办法》,对在建船舶办理抵押权登记,拓宽了船舶建造企业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4.
《机电设备》2006,23(1):7-8
大家一致公认,大型远洋运输船舶的建造已经果断地从欧洲国家转向了亚洲国家。近年来,韩国、日本和中国共同占有世界造船市场大约85%的份额。不过,欧  相似文献   

5.
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开发的“船舶模块化技术研究与开发”科研成果于1994年7月11日在上海通过了由上海船舶工业总公司组织的技术评审。我国一些著名船厂所建造的出口船、远洋船,其船舶建造质量可与国际上主要造船国家的船舶建造质量媲美。但是,由于传统的生产模式、组织体制  相似文献   

6.
《船舶工程》2006,28(5):45-45
在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防科工委联合发布的《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了中国船舶工业对外合作的七项工作重点。1、多层次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2、船舶研发机构要通过联合设计、技术咨询等方式研发新产品,掌握世界船舶工业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发展方向;3、造船企业要重点引进消化吸收模块化舾装、高效焊接、切割等船舶建造关键技术和现代化造船生产管理技术,转换生产方式,提高建造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尽快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7.
胡可一 《中国船检》2023,(2):102-107
<正>近十年来,中国船舶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巨大的成就,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各种媒体也屡屡出现对船舶工业的报道。船舶吨位是衡量船舶尺度、容积、重量和装载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造船企业和国家船舶建造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陈宁 《造船技术》2009,(4):34-38
着重介绍了应用FORAN软件从船舶总体设计到生产设计的全流程设计过程,指出FORAN软件的引进,为我国造船企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设计平台,为当前经济形式下我国船舶工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升造船企业的自主船型开发能力和按现代造船模式的建造能力,提供有力帮助。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对于我国船舶工业而言,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产业转换规律看,发达国家劳动密集产品向外转移,世界造船业正逐步从高成本国家向低成本国家转移,从我国船舶工业发展态势看,造船企业船舶建造设施扩充,接单量逐年以较快的速度增加,承造大型船舶的能力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船舶工业的高速发展阶段,日韩等先进造船国家都通过国内政策性银行,积极利用政策性金融工具,为船舶工业提供了大力的金融支持,大大解决了船舶工业发展过程中设施建造融资困难、新船建造资金不足和船舶出口竞争力弱等一系列问题。 在分析日本和韩国通过政策性银行对船舶工业的支持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日韩的主要政策性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