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福建省境内的鹰厦线、外福线等6条铁路干、支线上的19座500m以上的铁路运营隧道和隧道外铁路线的γ辐射水平的调查,结果表明,隧道内γ射线空气吸收剂量率(15.23~37.83×10~(-8)Gy·h~(-1))高于隧道外铁路线(10.45~23.92×10~(-8)Gy.h~(-1))但均未超过我国和福建省(包括防空洞)的天然环境γ辐射水平;隧道内、外的γ辐射水平与其所分布地区的γ射线天然本底的高低有关。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全面地调查了铀矿石集散地放射性污染状况及动态,分析测定了久长车站及周围环境土壤、水源、粮食作物中铀、钍、镭及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站内外地表β、γ辐射强度,劳保用品、运输车辆的污染状况,水源及空气中氡的浓度。基本摸清了久长车站及周围地域的放射性水平、分布规律、动态变化及采取防护措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产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旅客列车大提速时代的到来,旅客车站的运营对于车站的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新的需求;客运车站信息化的发展将大大提高车站的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客运车站的信息化就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综合管理车站旅客列车信息,并以这些信息为中心,综合控制车站内各类子系统的运行,实现车站运行的自动化、高效率,同时也节约车站能源消耗,实现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4.
地下轨道交通系统是城市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换乘地铁车站建设规模大、客流量大、结 构复杂,有关抗震问题值得关注。基于南京某 T 型换乘车站结构,建立地层-结构三维动力时程分析模型,模拟 土-结相互作用系统在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不同类型和不同幅值的地震动作用下 T 型换乘车站 结构的位移响应规律。计算结果表明:T 型换乘车站结构的最大水平位移及截面最大顶底位移差均出现在垂直于 地震动输入方向的 3 层线路车站的顶板部位,沿 3 层车站的纵向位移,远离 T 型交叉部位;T 型换乘车站结构水 平位移及顶底水平位移差的最小值均发生在两线车站 T 型交叉部位。  相似文献   

5.
以北京某地铁高架车站为背景,建立了有斜撑与无斜撑站桥合一高架车站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了高架车站上、下层墩柱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响应。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有斜撑站桥合一高架车站与无斜撑站桥合一高架车站相比,墩柱顶部的竖向位移相差较小,斜撑对站桥合一高架车站竖向抗震作用并不明显;与无斜撑站桥合一高架车站相比,有斜撑站桥合一高架车站上层墩柱的横纵向水平位移响应有大幅降低,车站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的抗震性能提高较大;有斜撑站桥合一高架车站的结构整体性更好,抗震性能更强,结构形式更合理。  相似文献   

6.
汉中路站智慧车站试点是上海轨道交通智慧车站实践体系中的首个换乘车站案例。该试点建设聚焦了"客运管理、设备管理、人员管理"三类核心业务,从提高车站设施设备智能化水平、提升车站运营人员工作效率、改善乘客出行体验等角度,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探索了更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集成化、智能化、智慧化的车站运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以北京某地铁车站为工程背景,采用1∶20大比例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地面3层框架结构建筑物下方地铁车站中洞法施工的力学效应进行研究,模型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结果表明:地表及建筑物顶部沉降、地表水平位移在中洞开挖支护期间最大,侧洞开挖支护期间次之,而中洞二衬期间最小;施工完成后,车站拱底水平应力、垂直应力、侧壁附近水平应力减小,侧壁附近垂直应力增加;建筑物立柱下部垂直应力变化值较上部大,外侧横梁水平变化值比中间横梁大;中洞开挖支护完成时围岩塑性区主要分布在建筑物基础附近的围岩及侧洞未开挖土体,随着施工的进行建筑物基础下方围岩塑性区向车站方向进一步发展,车站施工完成后围岩塑性区发展到车站边界。  相似文献   

8.
邻近已运营地铁车站单侧深基坑开挖卸载会引起车站结构发生不均匀变形,但目前对其变形机制还缺乏深刻认识。结合长沙地区某地铁车站工程实例,基于数值方法对深基坑开挖引起的邻近地铁车站结构变形发展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地铁车站围护结构水平变形逐渐增大,且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桩顶;开挖过程中既有地铁车站底板局部向上抬升,且车站整体发生背向基坑的倾斜;基坑周边地表沉降随着基坑开挖的进行逐渐增大,但仍在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要求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地铁车站内的接触电压、跨步电压、设备的对地电压,防止过电压、静电以及电磁感应的影响,针对地铁车站设备接地要求,介绍地铁车站接地形式的选择和接地敷设方案的设计。推荐地铁车站采用以敷设水平接地网为主、换土和添加降阻剂为辅的接地方案,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铁路车站改造过程中的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效率,采用航空摄影测量和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建立车站改造范围内的三维实景模型;利用3DGIS技术,将铁路信息化模型、车站改造设计方案、站房BIM设计模型和三维实景模型进行集成,建立完整的铁路车站改造信息化模型系统并应用于铁路车站改造施工组织过程中,为铁路大型车站改造提供基于虚拟仿真的地理信息环境。  相似文献   

11.
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车站已成为城轨发展的大趋势。文章首先系统梳理当前城轨车站在运营管理、设备运维、乘客服务等方面面临的问题,然后据此分析智慧车站的业务需求,最后以需求为导向探讨智慧车站的功能建设,以助力城轨车站实现安全运营、便捷乘运和敏捷调度的高效统一,提高运营服务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智慧车站建设中客运管理在组织、联动指挥方面存在的不足,研究和探讨了智慧车站运营指挥系统设计及其实现方案;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实现功能、关键技术和难点;总结了该系统研究对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车站提升客运管理、联动指挥,以及提升车站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广铁集团公司火车站内柜式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X射线辐射情况,对如何控制射线引起的放射危害提出建议,并为开展行包检查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提供依据。方法监测广铁集团公司内各车站所用的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辐射强度,分析监测数据。结果本次监测的各台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X射线辐射值均未超过《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卫生防护标准》(GBZ127-2002)的规定值。结论本次监测广铁集团公司火车站所用的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符合卫生防护标准,但仍需要加强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的管理、维护,并做好职工健康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14.
谢辉 《铁道运营技术》2012,(2):34-36,39
对呼和浩特车站在客运安全管理上存在的难度和隐患进行了深入剖析,按对照弱项和立足难点的思路,提出采取强化安全思想认识、严肃规范遵章守纪、深化安全隐患整治、优化部门配合和制度流程等措施,进一步提升车站的客运安全工作水平,确保车站客运安全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面向5G-R高铁车站应用场景,在2 155~2 165 MHz频段采用射线跟踪仿真技术,对4种不同天线阵列排布方式的MIMO系统多层传输性能进行对比研究。通过研究采取不同收发端天线阵列排布方式时的信道相关性,计算每个接收点位所能达到的MIMO系统最大传输层数,获取各层数对应的信噪比,计算在不同调制方式、不同天线排布方式下每个接收点位的下行峰值传输速率,确定面向5G-R高铁车站场景的MIMO系统最佳传输层数。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面向5G-R频段高铁车站应用场景,基站端采用线阵、车载端采用方阵排列,可取得最佳峰值传输速率。研究结果可为5G-R专网建设中高铁车站部署MIMO系统提供技术积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大型铁路旅客车站突发大客流应急处置是我国铁路行业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根据当前铁路旅客车站设计规范要求,结合铁路旅客车站发展实际,提出超大型铁路旅客车站定义。在对近年来超大型铁路旅客车站应对突发大客流实际案例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鱼骨图分析法对铁路旅客车站突发大客流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铁路旅客车站突发大客流等级进行划分。结合当前超大型铁路旅客车站突发大客流应急处置实际,引入危机管理周期理论,将铁路旅客车站突发大客流事件作为危机事件,分别从强化事前预警、优化事中流程和重视事后分析3个阶段,对突发大客流应急处置工作提出优化对策。研究可为超大型铁路旅客车站突发大客流应急处置水平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临近高铁基坑开挖施工对高铁车站承台桩的变形影响,以珠海某临近既有运营城际铁路的基坑工程为背景,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建立数值模型,模拟基坑开挖过程中对临近车站承台桩的影响。分析了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边超载、土层弹模等因素对车站桥承台桩的变形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坑边地表超载的施加有利于约束车站承台桩的侧向位移、土体弹模对车站桥承台桩的水平位移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结合我国高铁车站设备管理现状,研究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实现高铁车站设备智能化运维管理系统;提出高铁车站设备智能化运维管理系统总体架构,描述了高铁车站智能化运维系统用户构成和主要功能;提出采用Revit、3Dmax进行三维组合建模,利用ArcGIS Pro制作数据并发布服务,基于ArcGIS进行二次开发;融合多源数据,利用物联网技术采集并传输数据,将高铁车站设备台账、图纸、运维、监控等数据集成至三维模型中,满足各级用户需求,有助于提升高铁车站信息化水平、改善设备运维管理方式、降低运维成本。  相似文献   

19.
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和现场监测对比分析,评价某超大面积深基坑开挖对毗邻既有地铁车站结构的影响。通过对比各工况中车站结构的沉降和水平位移等数据,证实地铁车站结构的变形在允许范围内,可确保地铁车站结构的安全。评价结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渝怀铁路是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之一。本文通过渝怀铁路鱼嘴车站岩质路堑边坡地质资料的详细分析,选取路堑边坡表层土的黏聚力(C)、内摩擦角(Ф)、表层土重度(γ)、表层土厚度(h)及边坡坡度(α)五个对岩质路堑边坡表层土稳定性有重要意义的指标,基于正交试验设计原理,通过极差分析得出其敏感性顺序依次为C>γ>h>α>。通过趋势图分析得出Fs随C,γ,h变化且变化较大,而随α,Ф的变化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