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刘振东  刘敬贤  晏林 《船海工程》2012,41(2):126-129
通过构建天津港复式航道通航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复式航道通航安全评价模型,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天津港复式航道进行通航安全综合评价,为天津港港口营运与管理、海事监管与通航秩序维护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沿海港区复式航道等级组合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沿海港区,采用通过建设复式航道的方式来提升航道通过能力.在分析扩建副航道的前提条件和影响复式航道等级组合优化的因素后,建立了优化目标.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细化子目标以及具体的优化操作步骤,提出了沿海港区复式航道等级组合优化方法.并以沿海某集装箱港区为例验证了该优化方法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沿海复式航道的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文中通过对现行复式航道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通航安全问题进行分析,从优化航标配布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进一步提升航道水域的智能化管理水平,保证安全、提升效率。  相似文献   

4.
史光平 《中国海事》2012,(12):24-26
由于天津港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天津港航道的拥堵现象日益严重,小船对大船的航行干扰增多,影响了通航效率和安全,天津港务集团遂决定进行复式航道相关建设。而复式航道通航后,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对其实施海事安全监管成为海事部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孙岳 《港口科技》2013,(2):37-40
为适应天津港总船舶数的增加和船舶结构的变化,天津港建成了复式航道。阐述复式航道建设的背景。介绍复式航道的基本情况。着重就各种情况下对复式航道交通组织方式进行探讨。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复式航道的淤积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水流泥沙运动基本理论,分析了水流经过复式航道时的流速、流向变化,建立了复式航道的泥沙淤积计算公式,方法简单实用,可供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7.
苗猛 《天津航海》2015,(1):69-71
复式航道是一个新生事物,航标设计是个难点,文章详细介绍天津港复式航道航标设计情况,旨在为类似复式航道航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锋  黄纯 《世界海运》2018,(5):44-47
长江口深水航道利用边坡自然水深提升通航效率并建设长江口复式航道是解决长江口深水航道通航能力不均衡饱和状态的一个项重要工程,而助航浮标的配布是复式航道建设的一个难点。针对该问题,分析采用传统的航标配布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虚实结合"的航标配布策略和详细的配布方案,为长江口复式航道的营运提供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9.
王亥索  孙凡 《水运工程》2011,(11):181-183
复式航道是根据船舶吃水的不同将航道断面设计为深浅不同的阶梯形。由于小船的耐波性较差,大船航行时所兴起的船行波往往会引发小船横摇角的显著增大,影响安全。设计时可将两航道间留有一定的富裕距离(隔离带),以减少船行波的影响。通过数值计算和物理模型试验两种方法,分析研究了不同参数条件下,船行波对小船横摇角的影响,由此判断隔离带宽度能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0.
天津港在主航道相邻两侧人工开挖小船航道形成复式航道,于2014年投入使用,文章主要论述天津VTS中心在保障复式航道通航秩序方面如何发挥VTS的交通组织功能、逐步完善的天津港复式航道交通组织模式以及取得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1.
赵智帮  李鑫 《港工技术》2011,48(6):15-18
目前国内关于航道通过能力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但未能形成被业界广泛认可的计算方法。基于对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认为,采用"利用率法"计算航道通过能力较为简便可行,并分别推导出适用于单向、双向和复式航道的通过能力计算公式,可供今后同类航道工程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天津港复式航道建设、航标设计方案以及航标布设、验收和再调整情况,并通过AIS船舶流量统计、航标用户意见反馈和船舶交通事故分析,得出天津港复式航道航标配布评估结论。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化建设加快的今天,航道部门如何应用新型技术来实现数字航道理论体系成为了航道部门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建立专业的数字模型的方式,能够帮助工作人员更好地掌握整个航道的工作状态并且通过模型演算对航道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隐患能够进行提前的警告。数字航道在依附于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基础上更好地发挥了信息化技术独有的信息处理能力,市航道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能够以更高效的工作状态完成相应的工作,并提高了航道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效果。便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决策,并对工程的实施提供有效的信息基础。  相似文献   

14.
针对航道通航环境评估指标的复杂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引入不确定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以区间数代替确定值对两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做出判断,建立区间数判断矩阵,利用概率分布法对各最底层元素关于目标层的总组合权重进行排序。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实用性,能够反映航道通航安全的实际状态。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采用的航道改造对船舶通航能力影响模型精确度不高,无法准确描述航道改造对船舶通航能力影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im的航道改造对船舶通航能力影响建模方法,通过计算航道弯曲半径,及船舶安全通过的最小弯曲半径,分析航道弯曲半径与船长关系,计算船舶能够顺利通过的弯曲航道宽度,通过分析交通事故数与航道曲率之间的关系,利用最小平方法确定交通事故数与航道曲率之间关系误差,从而建立航道曲率与相对事故量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航道水深和航道宽度的计算公式,计算了顺直河道单线航行和双线航行航道宽度,确定了顺直河道长宽比与船长的关系,并计算船舶安全通过弯曲河道所需最小航宽,并对其中参数进行计算,综合二者对船舶通航能力影响,建立航道改造对船舶通航能力影响建模。实验证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描述弯曲河流和航道尺寸与船舶通航能力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12月26日,全世界最复杂、国内第1条人工开挖的复式航道——天津港复式航道正式启用,该航道不仅可以满足30万吨级船舶和1.9万TEU的世界最大最先进集装箱船舶自由进出港口,还可实现高等级大型船舶和小型船舶"双进双出"四通道航行。复式航道的投入使用,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天津港的通航能力和综合实力,同时还有效助推了天津港在世界航运业发展新常态下率先转变发展方式。据介绍,天津港复式航道是在原有深水航道  相似文献   

17.
陆金标 《中国水运》2014,(9):298-299
京杭运河杭州市区段航道,通过由复式梯形断面航道结构改成矩形航道断面,增加航道底宽,可达到四级限制性航道尺度标准,大大提高船舶的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18.
今年1月1日,世界首条人工开挖的复式航道在天津港试通航。至今,复式航道开通已三月有余。据统计,今年一季度使用小船航道船舶约4400艘次,约占总体进出港船舶比例的39%,大大缓解了主航道的通航压力,提高了船舶进出港通航效率。  相似文献   

19.
动态     
《中国海事》2015,(1):76
<正>上海海事局:与中国船级社共商极地航行船舶操作限制导则2014年12月25日,上海海事局船舶检验管理处会同中国船级社共商极地航行船舶操作限制导则的制定事宜。该导则是为MSC94届海安会通过的《极地规则》提供配套的指导性文件,旨在为极地航行船舶在保障船舶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提供临界状况时的船舶操作限制;同时也可以为拟航行于极地水域的船舶提供航线规划的参考。天津海事局:助力天津港复式航道正式启用2014年12月26日,天津港30万吨级航道和复式航道正式启用。该航道不仅可以满足30万吨级船舶和1.9  相似文献   

20.
安全生产责任大于泰山,只有推进安全生产工作,才能够维护人的生命安全。本文主要围绕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及其安全管理展开分析和论述,首先介绍当下港口航道工程建设的发展现状,然后分析港口和航道工程施工的一些技术,最后提出加强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