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原有航道基础上进行的航道扩建工程中,经常会出现因原有航道需要通航而产生施工船舶与进出港生产船舶相互影响,以及因挖泥船施工而使原有航道通航水深和通航宽度减小而产生进出港生产船舶通航不安全的情况。针对不安全的通航状况,需要采取相应的通航安全保障措施。本文以盘锦港10万吨级航道扩建工程为实例,论述了为保障原有航道通航安全的航道扩建疏浚工程中所采取的具体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2.
船舶大型化对港口进出港航道通航能力要求日益提高,文中基于《海港总体设计规范》(JTS165-2013)中航道宽度理论分别对不同类型船舶的航迹带、船舶之间及船与航道边界的安全距离进行计算,从而得出湛江港航道大型船舶双向通航的最大会遇船宽,为船舶交通管制提供一些参考,在一定程度减少进出港船舶等待航道的时间,提高航道通航效率。  相似文献   

3.
<正>国内首条采用复式交通组织方式、世界最大集装箱船舶可便捷进出港、双进双出"四车道"大幅提升了通航效率——我国首条人工开挖的复式航道在天津港正式启用以来,开启了渤海湾航海新时代,港口船舶通航效率大幅提升。截至2018年底,天津港年货物吞吐量突破5.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 450万标准箱,分列世界港口排名第五位和第十位,航道等级提升至30万吨级,成为世界等  相似文献   

4.
李俊娜 《水运工程》2020,(6):142-146
随着航运的快速发展,大型船舶通过进出港航道占用航道时间越来越长,在进港航道设置会船区是十分必要的。现行规范中对于会船区的有关规定及计算尚不明确。针对湛江港航道里程长、规模大、通航环境复杂的客观实际,在对现状船型尺度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拟建会船区的水深、波浪、流速条件。提出了30万、15万t不同船舶组合通航方案,并计算了统一断面与复式断面两种形式下的航道通航宽度,确定会船区长度、宽度、转弯半径、设计底高程等参数,选取了水深良好、位置恰当的会船区平面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5.
根据大沽沙航道自然条件、航道状况及进出港船型需求,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航道环境风险,利用船舶操纵模拟器模拟船舶在航道中航行得出船舶操纵风险,从而得到船舶单双向通航的综合风险,进而得到大沽沙航道单双向通航的控制条件,对即将开通的10万吨级大沽沙航道的通航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徐杨 《中国水运》2014,(6):30-31
近几年来,随着宁波港的不断发展,大型船舶进出宁波港的数量上升速度迅猛,虾峙门等的单向航道已经与宁波港的发展不相适应,航道管理也分工不明确,船舶作业效率低下,进出港航道交错,容易造成危险。因此文中针对宁波港的航道通航任务日益繁重,提出了虾峙门航道分道通航的思想与方案,以此来解决航道船舶的通航压力,促进宁波港乃至周边区域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曹妃甸LNG接收站作为我国北方天然气供应的重要保障主体,冬季高峰期月到港LNG船舶达到8~11艘,按照规划扩建后将成为国内外规模最大的LNG接收站。由于LNG船舶通航的严格监管,到港船舶数量的增加会对航道通航效率造成显著压力,因此需要论证码头建设规模与航道的适应性。在现状定线制通航条件下,基于多智能体仿真建模方法,构建曹妃甸港区LNG船舶进出港全过程仿真模型,定量评估不同LNG码头建设规模对LNG船舶通航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LNG泊位数达到4个时,船舶进出港受制约明显,优化航路后能有效提高LNG船舶的通航效率。  相似文献   

8.
在集装箱船舶大型化趋势下,深圳港西部港区良好的区位优势、港口泊位、设备硬件条件,与西部港区进出港航道对大型集装箱船舶通航限制之间的矛盾日趋严重,已经严重制约了港口能力。通过分析研究深圳港西部港区出海航道拓宽浚深方案,使航道通航等级由原10万吨级集装箱船全天候单向通航升级为20万吨级集装箱船全天候单向通航。  相似文献   

9.
为优化船舶进出港管理,提高港口营运效率,通过对唐山京唐港区自然环境、通航条件及《海港平面设计规范》的研究,探讨京唐港20万t级航道内实现5万t级散货船舶双向通航的可行性,得出京唐港20万t级航道实现5万t级散货船舶双向通航的条件,并提出相关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0.
船舶进出港时间规律对于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以进出X港航道的船舶交通流量观测数据为基础,分析船舶进出X港航道的时间分布及间隔时间分布。结果表明船舶进港时间间隔服从参数r=1.3226,p=0.0854的二项分布,出港时间间隔服从参数r=0.8531,p=0.0564的二项分布。船舶进出港时间规律的挖掘对掌握X港航道船舶交通流量分布规律,为X港单双向通航时间控制提供了决策基础。  相似文献   

11.
沿海散货船舶大型化,对配套的航道条件提出更高的要求,合理的船舶进出港规则对发挥航道通过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通过构建沿海进口散货港区船舶航行作业系统仿真模型,研究先来先服务规则、大船优先服务规则和船舶成簇进出港规则对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规则下,航道通过能力与服务水平均呈指数分布关系;先来先服务规则和大船优先服务规则对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基本相同;而对于港口规模大、航道通航历时长的港区成簇进出港规则要比前两种规则对应的航道通过能力高。  相似文献   

12.
《世界海运》2016,(4):28-32
为缓解曹妃甸三港池水域的船舶通航压力,提高通航效率,对曹妃甸水域通航环境、船舶进出港航法进行分析,在参照国内外航道、锚地的设计规范及引航员实际操船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调整现有航道位置、修改锚地边界和增设三港池专用锚地的初步建议。该建议可为海事部门改善曹妃甸港区三港池水域通航秩序、保障船舶航行安全、促进港口和航运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于松荣  朱峰 《水运工程》2022,(10):18-22
为满足钦州港未来20万吨级集装箱船进出港及靠离泊作业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依托大榄坪港区东航道及9#泊位建立船舶操纵数学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反演船舶进出港以及靠离泊的有效航迹,为航道及回旋水域安全通航提供建议。结果表明:东航道现有10万吨级双向通航航道可满足未来20万吨级集装箱船在6级风况下单向通航的需求,航道水深需进一步疏浚至-16.3 m,船舶可以乘潮进出港;进港时,南段转三墩段的建议航速为9 kn,参考舵角15°;三墩段转大榄坪段,建议航速为7 kn,参考舵角20°。在靠岸风和涨潮流共同作用下,船舶回旋的航迹幅度较大,水域沿水流方向尺度需由原先的790 m扩展为1 200 m。  相似文献   

14.
福州港闽江口内港区夜航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荔飞  余辉 《中国港口》2010,(4):53-54,57
<正>福州港闽江口内港区属于福州港"一港四区"的唯一河口港区,船舶通航密度较大,通航环境复杂,受闽江通海航道水深条件的限制,3000吨级以上的满载船舶进出港均须乘潮才能保证通航安  相似文献   

15.
绥中港地理位置特殊,已公布或可查的通航资料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分析港区航道宽度、风、浪、流、冰和原油管道等不安全因素对船舶进出港的影响,提出保障船舶进出港安全措施,对今后驾引人员操纵船舶进出该港区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泉州港经济的迅速发展,进出泉州港的船舶呈现出大型化趋势,船舶通航密度逐渐增加,船舶在进出航道和靠离泊等操纵过程中受风、流等外界因素影响较大,鸿山热电厂煤码头前沿水域流态复杂,大型船舶的进出港及靠离泊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通过介绍该水域的水文及气象特点,航道环境和通航现状,以10万吨级船舶重载进港靠泊及离泊鸿山热电厂煤码头为实例,对如何在风流等因素影响下确保船舶安全进出港、靠离泊的安全操纵方法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并提出了保障船舶安全通航的思考与建议,对今后鸿山热申.厂煤码头大犁船舶的诵航寄今操纵根供了一审自勺参考价信。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12月26日,全世界最复杂、国内第1条人工开挖的复式航道——天津港复式航道正式启用,该航道不仅可以满足30万吨级船舶和1.9万TEU的世界最大最先进集装箱船舶自由进出港口,还可实现高等级大型船舶和小型船舶"双进双出"四通道航行。复式航道的投入使用,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天津港的通航能力和综合实力,同时还有效助推了天津港在世界航运业发展新常态下率先转变发展方式。据介绍,天津港复式航道是在原有深水航道  相似文献   

18.
通航历时对沿海散货港区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航道是整个港航生产作业系统的一部分,其通过能力影响因素众多,计算过程复杂。在分析众多因素的前提下,运用Arena仿真软件建立散货港区船舶进出港作业过程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单线航道通过能力与船舶通航历时之间呈负指数分布关系,并且AWT/AST值越大,其负指数分布曲线拟合度越高;双线航道通过能力不受通航历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李军 《世界海运》2007,30(4):26-27
从航行环境、船舶因素、人为因素和管理因素等方面对秦皇岛港航道船舶通航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作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保证船舶进出港航行安全的具体措施,为船舶驾引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天津港货物吞吐量的快速增长,进出天津港北港池集装箱船的吨位明显增大,同时到港船舶的密度也将有很大增长。天津港北港池航道由于受到港池宽度的限制,船舶进出港掉头时都会占用航道而导致其他船舶不能通航,本文通过运筹学中的排队论理论对航道进行建模,分析北港池采用单向航道和双向航道对于船舶通过能力的影响,从而对北港池航道进行科学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