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孙林 《综合运输》2007,(11):30-33
<正>一、交通运输立法的特点交通运输立法与交通运输业的特点是紧密联系的。交通运输立法反映了交通运输业的客观现实,与运输业的发展相适应。从我国交通运输立法的发展来看,主要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2.
城市交通运输业是全国和地区交通运输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在美国城市发展的不同时期,交通运输业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徐萍 《综合运输》2010,(11):18-21
本文在分析交通运输和物流业的产业特点基础上,提出了交通运输业促进物流发展的根本性任务,并从交通运输业生产力要素的角度,提出了交通运输业促进物流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4.
我国交通运输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交通运输业与农业均属基础产业,均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农村经济包括农业经济和农村的非农业经济两部分。随着1979年以后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农村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业的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交通运输的发展又将使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可能。因此,研究我国交通运输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其内容大致包括: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趋势及其对交通运输的要求;二、交通运输业对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促进和制约作用;三、我国农村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从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到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30年来,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大背景和大框架下,我国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政府管理职能不断转变,市场在交通运输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得到加强。实践证明,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推动交通运输业取得长足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辩证地认识供给与需求的本质,遵循交通运输业发展客观规律,分析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认为供给和需求两侧是互为条件、相互转化、阶段主次分明、辩证统一的,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以提高交通全要素生产率为手段,以有效供给匹配有效需求,从低水平的交通供需平衡过渡到更高水平的交通供需平衡。交通运输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大有可为,要系统认识交通运输需求侧管理的丰富内涵,并从供给和需求两侧实现高水平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7.
卷首语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转变交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交通运输发展的主题。实现新时期交通运输事业的新发展,需要依靠全行业的共同努力,需要借鉴国内外和行业内外的发展经验,需要我们每个交通人不断提升发展理念,不断开阔发展视野,不断增强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8.
交通运输业就业人数及专门人才需求预测是交通运输业人才发展规划的基础。文章结合云南省交通运输业发展实际,通过对云南省交通运输业的就业人数及人才密度进行预测,实现对云南省交通运输业专业人才的需求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未来云南省交通运输业人才密度将提高,各类交通运输行业人才需求量都将不同程度增长,铁路运输业和公路运输业人才需求量最大,航空运输业人才需求增长较快,其他交通运输行业人才需求量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
论交通运输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运输综合化是交通运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与趋势,不同国家交通运输综合化的路径不一样,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交通运输综合化的重点也不同。本文从国外交通运输综合化的思想和政策演化中归纳其特性和趋势:交通运输综合化具有层次性和阶段性;交通运输综合化的发展趋势是从交通运输系统内部综合化走向外部综合化。  相似文献   

10.
<正> 运价是影响交通运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实行的低运价政策,不仅极大地削弱了交通运输业的自我发展能力;而且也严重地影响了社会资金和国外资金向交通运输基础产业的投入。据粗略估计,要真正缓解我国交通运输的紧张状况,突破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2000年前至少需要6000亿元以上的  相似文献   

11.
<正>交通运输是一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重要基础性产业,交通运输系统的基础性、先导性、准公共性、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以及社会公益性等属性特征,决定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纵观发达国家交通运输发展的实践经验,作为政府引导、规制交通发展的重要因素——交通政策对于交通运输有序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未来交通运输业的健康发展也将更多地依赖于交通政策的手段来调节引导,因此,从政策的科学性、系统性角度出发,进行交通运输政策的总体架构设计,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交通运输政策,来指导我国整个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不仅十分迫切而且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综合运输》2007,(10):90-91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从十六大到十七大经济社会发展回顾系列报告〉之九:交通运输业与时俱进全面发展》,对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回顾。报告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交通运输各部门积极开发和应用高新技术,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全力保证运输安全;同时深化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交通运输市场机制和法律法规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为了响应四川省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推进,基于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LMDI),构建四川省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驱动因子分解模型,定量测算了四川省2000—2015年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各因素贡献率。结果表明:目前,四川省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对运输结构变化最为敏感,其中由于公路运输承担周转量比例最大,单位周转量耗能水平高,成为行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交通运输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程度较强;能耗效率的提高对碳排放表现为抑制作用。未来,综合运输系统结构的完善和新能源交通的普及,将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四川省交通运输行业的节能减排潜力。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2月30日,2012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12月28日在交通运输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部长李盛霖作工作报告。会议提出,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不断提高交通运输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交通运输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为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15.
李政  孔玲 《综合运输》2022,(7):43-46+51
为落实国家碳达峰行动方案,促进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构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将是我国交通运输业未来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从基础设施、运输结构、运输装备、运输组织、运输管理等五个维度构建了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提出了每个维度内相应的低碳发展方式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积极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将是新组建的交通运输厅的重大战略任务,而这一任务的顺利完成也将有力推动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交通运输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传统交通运输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刻影响了交通运输生态,交通运输经济发展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促使传统交通运输业向着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不仅对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也为交通运输行业提供全新的发展思路和机遇。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互联网+”时代下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策略,探索与制定适应时代潮流、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战略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六五”以来交通运输业投资概况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部门,是承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运、民用航空和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网。但与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相比较,目前的交通运输业仍处于滞后状态,重要原因之一是资金投入不足。从历史上看,我国的交通运  相似文献   

19.
<正>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和服务性行业,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近些年来,交通运输行业  相似文献   

20.
施欣 《综合运输》1995,(11):18-21
<正>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处于比较落后的状况,具体体现在:交通运输系统存量规模不大,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各种结构比例偏低,时序发展滞后、布局不甚合理等。造成上述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以来交通运输业的资金投入不足,因此为改变中国交通运输落后的状况,就必须采取强有力的融资措施,把各方面的资金集聚到交通运输等基础产业建设上。为此,本文将从剖析不同投资主体的融资行为入手,对中国交通运输资金筹措模式作一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