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08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扩散和蔓延,世界经济衰退,全球经济贸易受到严重冲击。国内中南部地区遭遇了雨雪冰冻、西部地区发生了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我国经济增速减缓,外贸顺差减少,外贸出口增幅大幅度下降,运输需求  相似文献   

2.
中国能源网研究分析,在上述11项油价下跌原因中:美国页岩油气革命、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导致石油需求下降和全球石油供应增加导致产能过剩三项因素占据主导作用。但不能排除美国放任油价下跌存在遏制俄罗斯的企图。  相似文献   

3.
2005年世界经济、国际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增幅放缓。中国经济依然是拉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上半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的国际环境良好,经济增长的内在活力较强,国民经济发展中一些行业经济结构得到合理有效调整,保障了国内生产总值取得9.5%的较高增长;国际贸易走势依然较强,上半年进出口总额达到6450亿美元,同比增长23.2%;煤炭、矿石运输需求继续上升;国民经济各重点行业仍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增幅比2004年有所下降。一、2005年上半年水运经济运行情况在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平稳增长拉动下,2005年上半年水运经济发展继续保持良…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是临江近海的中部省份,水运资源极为丰富,拥有长江、淮河两大重要水系,支流纵横,通江达海,发展航运业具有先天优势。"十一五"以来,安徽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GDP增速每年都在两位数以上。但安徽的航运业发展却与拥有的丰富水运资源和飞速发展的经济背景不相适应。综观世界发达国家和我国一些经济发达的省份发展经验,航运业的发展质量和发展规模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当前安徽经济发展形势看,迫切需要一个拥有大规模运力的船公司为安徽资源和工业产品快捷流通作保障。  相似文献   

5.
《综合运输》2014,(8):80-81
<正>美国经济增长潜力减半The Economist经济学人2014年7月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前景突然一片光明:生产力大幅提高;移民和外国资本蜂拥而入、唯恐落后,被称之为"新经济"的浪潮。遗憾的是,"新经济"风光不再。20082009年经济衰退之后的复苏是二战后最乏力的复苏,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美国经济实际增速已经大降。劳动人口供应及其生产效率增速双双下降,这是经济增长潜力的两大决定因素。它们在去年的表现尤其堪忧:去  相似文献   

6.
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仍在不断深入和扩大。IMF近期再次下调2009年全球GDP增长率预测值至3%,增速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中信证券宏观策略组预测中国2009年GDP增速在8%~8.5%之间,外贸出口和进口增速分别在5.2%~10.7%和9.3%~12.4%之间,同比均大幅下降。世界银行于2008年11月25日将中国2009年GDP增速调降至7.5%。  相似文献   

7.
世界经济形势总体趋好,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发展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推动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增长,相应带动国际运输需求持续增长。“十五”期我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将在9%左右,2005年进出口总额将达到7000亿美元以上;与此相应,预计我国海运量增速将达到8%~10%。作为国际贸易节点的港口,特别是集装箱港口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我国在有效实施珠江三角洲经济规模发展、长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增长之后,将加快推动环渤海经济的启动,形成21世纪我国经济增长新的亮点。作为环渤海区域经济核心…  相似文献   

8.
媒体视角     
<正>让世界读懂中国经济新常态2014年是深改元年,是一个分水岭。中国经济发展步入了"新常态",经济运行呈现出阶段性特征、趋势性变化。与此同时,经济增速下行至金融危机之后的最低水平,也引发了一些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关注和担忧,西方媒体出现"崩溃论"、"刺激论"等论调。中国经济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世界了解中国经济新常态既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的现实需求。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不仅肩负着转型的重任,还承担着更  相似文献   

9.
姜华 《运输经理世界》2023,(36):154-156
为了推进港航事业高质量发展,对港航发展与水运经济的关系进行了梳理,从重视水运体系构建、实现水运能级提升、强化水运服务能力三方面探讨港航事业高质量发展对水运经济的影响,分析港航事业高质量发展在提升水运经济效益、维护经济稳定、调整经济结构方面的作用。结合目前水运经济存在的资金投入不充分、配套设施不完善、信息化程度不足等问题,提出强化硬件设施、增强信息建设、提升航道管理水平等路径。  相似文献   

10.
2003年上半年对于水运业来说,突发事件不断发生,各种影响交织错落。国际环境上,在2001年的“9·11”事件后续影响尚未最终消除,美国西部港口工人罢工的余波还在振荡之时,美伊战争打响,美国反恐怖措施从我国港口到美国的集装箱货物要装船前24小时传美国审查提单;国内环境上,长江三峡导流明渠截流之后进一步开始进行135米蓄水,断航长达67天,3月份“非典”(SARS)大范围爆发。这些政治、经济、军事及突发事件对水运经济运行都产生了一定影响。一、2003年上半年水运经济运行情况2003年国民经济开局良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幅为9.9%,二季度受…  相似文献   

11.
马欣  张玉军 《综合运输》2023,(12):198-203
本文围绕推动瓯江水运复兴和县域产业经济转型发展,分析青田县临港经济发展基础、优势和面临的主要问题,青田产业经济发展趋势研判和需求,综合考虑发展临港经济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临港经济发展的思路建议,可为青田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江海联运:推进长三角水运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革 《综合运输》2011,(2):53-56,7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和航运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航运联盟的合作内容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本文在分析长三角地区水运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江海联运、内河航运和港口等水运要素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加快建设长三角航运联盟的措施建议,以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地区水运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东北部的罗马尼亚,经济在金融危机前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06年至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分别为7.7%、6%和7.1%。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和2010年罗马尼亚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下降7.1%和1.3%。2011年和2012年,罗马尼亚经济逐步走出衰退,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2.5%和0.7%。2013年,罗马尼亚经济增长3.5%,增速在欧盟  相似文献   

14.
内河航运在欧洲蓬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人把近海运输和内陆水运分别称作“海上机动车道”和“水上支路”,欧洲的运河和内河航运更是举世瞩目,成为全球内河航运发展的楷模。长期以来,欧洲地区的集装箱运输被道路堵塞的瓶颈所困扰。由于公路交通运输日趋饱和,汽车废气排放超标构成公害,社区居民叫苦不迭,抗议不绝;面临巨大环保压力的欧盟决心进一步发展内河航运,把部分公路运输转移到内河水运和铁路运输,以减轻公路运输的压力。  相似文献   

15.
张菁 《综合运输》2009,(5):84-88
<正>2009年4月中旬,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一季度GDP增长6.1%,对外贸易大幅下降,进出口总额4287亿美元,同比下降24.9%。作为全球第一的航运大国,我国对外贸易90%以上依赖航运,因此,金融危机对国内航运的负作用也更加明显。在当前形势下,我国水运发展如何应对危机?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院长胡平贤先生。  相似文献   

16.
其他文讯     
<正> 7、8月份,交通运输部门克服了天气炎热、部分地区遭受台风和洪涝的不利影响,积极组织生产,保证了重点和救灾物资的运输需求,完成了暑期旅客运送任务。除水运客运量下降外,主要运输生产指标均比去年同期有较高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水运建设行业的发展需求,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委托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开展对现行《水运建设行业施工企业资质标准》的修订工作。对于此次修订工作的开展,我们第一时间采访到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工程技术处副处长张善波和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传琦。  相似文献   

18.
<正>美国的经济和国际贸易是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动机之一,我国与美国贸易关系紧密,美国国际贸易海运货物的重量(货量)和价值(货值)的变化直接反映美国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变化,也会反映在其与各贸易区域海运货量或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港口的增速将从激情的增长转变为稳定的成长。预计2006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率为13%-19%。港口集装箱泊位供给2006年仍然将保持稳定的态势,不会出现产能过剩。 2006年航运市场仍然处于周期性调整之中。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和中国对大宗货类进口增速的下降以及运力的快速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年来,随着运输市场的放开,南京水运经济有了较快发展。但水上消防中的矛盾和问题也频频发生,与南京水运经济的地位、乃至全省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大局极不适应。因此,当前在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急需采取有效办法、措施,切实搞好南京水上消防安全工作,为经济的发展和振兴打下良好基础。本文拟就水运经济的发展与强化消防安全管理问题论述如下: 一、水运经济的发展,要求强化消防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