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港口口岸物联网体系结构规划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灵 《综合运输》2010,(5):35-38
本文从定义入手,规划了港口口岸物联网的整体构架和结构体系,提出了将其与港口公用物流信息平台进行互联的设想,并就港口口岸物联网的试点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长江港口的现状已经很难适应沿江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论文概述了长江港口发展的基本情况,总结了长江港口发展的基本思路,分析了长江港口发展中在港政管理体制、港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岸线规划使用、港口通过能力、航道建设整治、港口建设投资、港口法制化建设、软环境建设等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大力发展长江港口的建议:深化港口管理体制改革、依法治港落实港口管理职能、解决长江港口结构性矛盾、加大长江航道建设和整治力度、加快建设以港口为主的物流园区、构建长江港口战略联盟、加强港口布局规划管理、加快建设重庆和武汉航运中心。  相似文献   

3.
世界港口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甲雄 《综合运输》1996,(10):36-37
<正> 近几年,随着世界发达国家经济的逐渐复苏和亚太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国际贸易量有了大幅度增长,因而,担负国际贸易主角的港口的作用也越加突出。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扩建和新建港口,增强港口的功能,使得港口建设呈现出如下的发展趋势: 一、港口规模向大型化发展 大力加强港口建设,扩大港口规模,是当前港口发展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4.
港口开发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近20年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有了较快发展,形成了世界贸易和运输系统新的经济、技术环境。而国际贸易运输量90%是通过海运和港口实现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陆已有117个港口对外开放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600多个港口有业务往来。可见对外开放的港口已成为国际运输链和国际生产贸易体系的积极参与者和重要组成部分。“港口经济”已成为推动地区经济的重要经济支柱。  相似文献   

5.
<正>2007年,世界经济高速增长,困扰航运业的港口拥堵危机不仅仍在持续,且愈演愈烈。在世界贸易不断加速增长的趋势下,港口与航运之间的矛盾甚至不再仅仅局限于某一地区,而是具有了全球化特征。同时,由于欧洲、美国西海岸,亚洲及其他地区部分港口综合系统的限制,港口服务已成为攸关航运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构建了港口国际中转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18项指标并对其进行了分类。这些指标体现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结合,既考虑了我国港口国际中转竞争力综合评价的现实情况,也兼顾了国外港口的特点,具有前瞻性和时代性特点。  相似文献   

7.
港口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其是构建现代化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关键枢纽,是构筑区域对外开放和交流的重要门户枢纽,旨在探讨新形势下的港口安全管理。首先,论述新形势下港口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其次,分析新形势下的港口安全管理路径;最后,对新形势下的港口安全管理的未来进行展望。以期提高港口安全管理水平,为港口安全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十三五"时期港口发展的战略选择,要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发展为目标导向,要着眼于提高港口体系资源配置的宏观效率和微观效率来展开新的战略实施,引导港口发展从产能规模扩张为主导的粗放式发展向精益生产和提质增效的集约化发展转型,以临港产业集聚为核心,打造港口产业新空间。以港口和产业融合互动发展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城市群协同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构建多维并进、互动共生的发展生态,才能最有效地实现从港口能力建设向资源配置平台建设跨越,使港口真正成为具有资源调集和配置管控能力的战略性资源界面。  相似文献   

9.
张华 《综合运输》1996,(6):38-40
<正> 通过对澳大利亚港口的考察,及与澳大利亚联邦交通部对其港口的宏观调控、建设投融资体制、管理体制与改革等问题的座谈、研讨,对改善我国港口的管理体制颇有启发,现将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一、澳大利亚的港口管理体制 (一)澳大利亚政府对港口的宏观调控 澳大利亚各州政府对港口管理具有较强的宏观调控能力,政府通过向港口投资、划拨土地,参与港口股份;为加强港口宏观管理,有的州把若干专业码头(如煤炭、矿石码头)和  相似文献   

10.
朱祖石 《综合运输》1994,(12):14-16,41
<正> 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本文试图联系我国港口实际,探索港口企业走向市场的途径,为港口深化改革探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虚拟物流理论,依托港口资源,建立以港口为核心,涵盖农产品生产者、批发商、物流商及出口商在内的物流协作体系,即构建跨区域农产品虚拟物流协作体系。本文系首次提出这一概念,并利用交易费用理论说明此虚拟协作体系存在的合理性,对跨区域虚拟物流协作平台、运作流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浅析港口联盟——港口发展新动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票斌 《综合运输》1998,(1):9-11
<正> 随着航运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世界上有些著名的大船公司纷纷达成共识,携手合作,降低成本,取得了规模效益。船公司联盟所带来的巨大效益,已被实践所证实。船公司的超级联盟利用自己的实力已经或多或少地向港口施加压力,港口之间的竞争在下个世纪将白热化,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这个新动向,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现代港口与港口物流业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 现代港口发展趋势1、建设深水化。当今世界港口面临着来自于不但是数量而且是质量的挑战,现代港口不再以一般的货物吞吐为衡量标志,集装箱吞吐量将成为现代港口作用与地位的主要标志。目前,4000-6000TEU船舶订造正处于高峰时期,载箱量为8000TEU的船舶已经投入运营,1万TEU船舶已经设计完成。这就必然要求集装箱主干线上的枢纽港航道、泊位水深超过15米。如果80%的杂货最终都将进箱运输,那么,没有集装箱深水泊位,就没有现代国际大港的位置。因此,优先发展集装箱深水码头是现代化港口必然的发展趋势。2、布局网络化。由于…  相似文献   

14.
港口是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的交汇点,具有强大的整合功能,中小港口企业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借助于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构造物流信息平台,发展现代物流.  相似文献   

15.
方晓 《综合运输》1999,(7):32-36
<正> 港口是发展外经贸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港口又是城市的门户和咽喉,是主要的交通枢纽和转运中心。一个成功发展的港口,不仅要拥有优越的地理区位、水深条件和后方经济腹地等一系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外,还必须具备合理的港口管理体制和有效的管理手段。因此,如何建立和发展适合本国国情的合理、科学的港口管理体制,是现代港口发展的中心任务之一。本文介绍了日本、德国和荷兰在港口管理方面的一些成功经验,以期能对我国的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GIS)是一种用于采集、模拟、处理、检索、分析、表达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与空间位置有关的领域都是GIS的重要应用领域。文章分析了国内港口建设的现状,引入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模式,通过建立GIS信息数据平台研究数字化的港口管理。  相似文献   

17.
潘晓伟 《综合运输》2009,(10):48-51
经济全球化以及全球供应链的快速发展对港口的发展提出了重大挑战,迫切要求港口改变其角色,参与到整个供应链中。本文着重分析了港口作为供应链的一环,如何使其与供应链上下游成员联系更紧密。  相似文献   

18.
郭钧 《综合运输》2003,(3):12-14
港口发展可以视之为一个系统工程、体系,内部包含诸多要素,港口发展就是这个体系的综合发展,诸多要素的共同进步,所以,研究港口发展,应着眼于这样一个体系,确认其中诸要素,通过对各要素发展评估的综合研究,来确认港口发展的状况,这个体系就是“港口一体化发展要素体系”。即Integrated Port Development FactorsSystem,简称IPDFS。IPDFS中各要素的确定原则如下:(1)该要素必须是港口发展的代表性指标。(2)该要素必须是港口发展的普遍性指标。(3)该要素确实对港口发展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影响。(4)该要素能够体现…  相似文献   

19.
罗萍 《综合运输》2003,(9):21-23
从2002年3月底开始,所有中央管理和双重领导的港口全部下放地方管理,实施港口所在城市的属地化管理;同时实行政企分开,建立完善的港口行政管理体系;港口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根据初步调查,2003年上半年,所有下放港口都已完成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成立港口行政管理机构,并实施政企分开。鉴于我国港口改革的复杂性,我们提出一些深化改革的对策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一、推进属地化管理,落实政府职能到位在这次中央和各省市制定的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方案中已基本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港口企业的职能及管理权限作了比较明确…  相似文献   

20.
《综合运输》2010,(12):86-87
中国近年大规模建设港口,而在金融海啸打击下,去年码头设备需求减少,业内已明显出现运力过剩的问题,有大批中小规模港口的码头设备被闲置。而在各类型港口中,以集装箱港口运力特别过剩。去年全国港口集装箱码头设计通过能力为1.28亿箱,已首次超过港口处理箱量。而以91个主要集装箱码头保守计算,处理能力为1.12亿箱,码头能力与处理量比率为1.11:1,且两者差距正在逐步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