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深圳地铁11号线运营初期,列车在车公庙至福田、宝安至碧海湾等区间运行时,客室压力变化较大,系统司乘人员耳鸣,影响了乘客乘坐的舒适性。本文对引起列车客室压力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改善耳鸣现象的方法,并为之后地铁列车气密性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装有侧向疏散平台的地铁区间乘客疏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广州地铁3、4号线装有侧向疏散平台的情况,对在设备故障和紧急情况下的区间乘客疏散进行研究,探讨乘客步行、本线来车驳运和邻线来车驳运三种疏散方式的组织办法,提出装有侧向疏散平台的地铁区间乘客疏散方案.  相似文献   

3.
装有侧向疏散平台的地铁区闻乘客疏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广州地铁3、4号线装有侧向疏散平台的情况,对在设备故障和紧急情况下的区间乘客疏散进行研究,探讨乘客步行、本线来车驳运和邻线来车驳运三种疏散方式的组织办法,提出装有侧向疏散平台的地铁区间乘客疏散方案。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国内地铁列车广播及乘客信息系统故障率高、设备运行不稳定等问题,详细介绍成都地铁1号线列车广播及乘客信息系统的设备配置、主要设备的功能及原理,阐述了成都地铁1号线开通4年来列车广播及乘客信息系统出现的问题和改进方案。改进后,设备运行相对稳定,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以国内第一条高架跨座式单轨线路--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为例,探讨故障导致列车被迫停在区间时乘客的疏散和救援问题.介绍不同情况、不同区间乘客疏散救援的各种方法,以及列车区间救援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城市铁路     
《世界轨道交通》2009,(8):15-17
深圳地铁1号线(罗宝线)6标盾构隧道全线贯通 近日,深圳地铁位于宝安新中心区的地铁1号线(罗宝线)续建工程工地传来捷报,宝安中心站一宝体公园站区间右线“金龙3号”盾构机顺利出洞,连同7月初出洞的左线“金龙5号”盾构机,两条“金龙”相继破洞而出,圆满完成了“新安站—宝体公园站”两个区间的胜利贯通。  相似文献   

7.
基于大连地铁3号线车辆段物业开发及线路大修需求,对3号线既有线的配线形式、出入线发车效率、线路条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综合考虑近远期工程情况,推荐在大连湾站和金马站区间(以下简称"大金区间")初期增设侧式站台方案;后期根据出入线改造情况,可进行一岛一侧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8.
《都市快轨交通》2006,19(3):2-2
北京地铁公司于4月22日凌晨在复兴门站进行了模拟地铁列车突发迫停区间事故、启动地铁应急预案疏散乘客的演练。演练设定情境为:一列车遇突发公共事件迫停区间,车站工作人员配合列车司机迅速、安全地将乘客疏散出站。地铁公司在演练当中启用了针对1、2号线特别研制的“列车紧急疏散乘客车辆专用折叠便携式扶梯”,同时为便于对突发事故现场集中监控指挥,演练中采用了无线视屏监控设备,整个疏散过程历时15min。  相似文献   

9.
针对郑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车载乘客信息服务平台,分析系统集成、功能设计、关键技术应用及应用特点,完成系统平台搭建,实现车载乘客信息服务质量及服务深度“双提升”。  相似文献   

10.
结合成都地铁2号线西延线机电设备联调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对西延线联调常见故障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包括对“车站双向进出站闸机与导向联动错误”、“列车到站广播不正”、“乘客信息系统显示目的地问题”等故障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西安地铁2号线隧道通风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使用美国交通部SES软件,对西安地铁2号线隧道通风的优化方案设计进行建模计算。以地铁运行远期条件作为计算依据,对隧道内的温度、换气量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其隧道内温度在38℃以内、换气次数在7次/h以上能满足设计要求的结论,并对隧道内的压力进行计算,为其他设计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2.
自然通风模式在地铁区间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介绍在成都南部地铁区间采用的地面开口自然通风模式,包括方案构思、通风井的设置形式、地面开口的大小、间距以及区间结构形式的选择等。通过与传统的区间通风模式相比,自然通风模式可以节省初期土建、设备投资和今后的运营费用。  相似文献   

13.
隧道通风是影响长大隧道快速掘进的重要因素,结合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辅助洞在无轨运输条件下的施工通风技术和实施后隧道的通风效果,对长大隧道独头掘进的施工通风技术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北天山长大隧道8km独头掘进通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大隧道的通风一直都是困扰隧道施工的关键性难题。结合北天山隧道通风实践,介绍了通风系统设计、风量计算及通风设备的选型,并对目前巷道式通风及巷道内污浊空气稀释提出了改进意见,对类似长大隧道通风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宏晋 《铁道建筑技术》2012,(1):103-105,111
对长平高速公路虹梯关特长隧道压入式通风方案进行优化,介绍了巷道抽出式通风加局部压入式通风技术,工程实践证明通风效果良好,可为类似长大双洞隧道施工通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出口到中亚如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机车的通风过滤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现车的改进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措施,介绍了新开发的适用于风沙地区的机车模块化结构的独立通风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为了确定一种送风井位于隧道中部,隧道内需风量存在分区段变化的半横向通风方式计算方法,以厦门海沧疏港通道-芦澳路城市地下互通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方法对风道内的压力分布进行研究,并对比送风井位置对风机压力的影响。研究通过在风道末端与风道内任意断面建立一元伯努利方程推导风道末端风速为0和风速不为0 2种情况下风道内的压力分布求解公式,数值计算结果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根据研究结果,送风井位于隧道中部时,两侧风道始端全压可以视为相等,送风机提供满足通风压力较大一侧所需全压即可实现整个隧道的有效通风,该通风方式在增大通风长度适应性以及减小风机功率,以及提高经济性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电力机车通风方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春阳 《机车电传动》2006,(3):10-14,47
对我国电力机车通风方式进行比较。指出:在我国多灰砂、多雨水的环境下,必须重视机车总体通风系统的研究和设计;总结分析现场应用的问题和经验,进一步提高进风口灰尘、雨水的过滤效果,以提高国产机车电气设备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地铁区间隧道火灾的自然排烟,采用FDS(fire dynamics simulator)软件,数值模拟通风竖井的长宽比、埋深和开口形式对自然排烟效果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通风竖井的长宽比在1.25~2.5时,其自然排烟效果明显好于其长宽比为5时的自然排烟效果;当通风竖井的埋深在5~15 m时,对自然排烟的影响不明显;采用直通风竖井的自然排烟效果优于采用渐扩通风竖井的自然排烟效果。  相似文献   

20.
唐飞龙  许华 《机车电传动》2003,(4):12-14,21
系统地介绍了“中华之星”交流传动动力车通风系统的结构设计。分析了通风系统参数,剖析了动力车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对动力车通风系统的检修和维护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