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从地铁视频监控系统的多级组网、冗余性、集成度、网络管理功能、多系统融合等方面对地铁视频监控平台软硬件的需求进行分析,构建专业、统一、共享、可靠、安全和高度可扩展的视频监控数字化平台,涵盖地铁各车站、车辆段,平台预留其他业务部门、系统接入条件,并预留视频监控系统扩充能力,提供良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2.
呼叫接入控制是无线通信系统中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要满足用户的服务质量要求,又要有效利用系统中有限的频谱资源.简要介绍基于小区资源占用情况和基于信号质量的两类进行呼叫接入控制的考察角度,并着重介绍预留资源、业务排队、最优化方法等控制切换掉线率的CAC算法及其优缺点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最大化利用社会资源,苏州轨道交通在首条线路自动售检票(AFC)系统设计和网络化建设中兼容了PBOC1.0标准的苏州通卡。阐述了兼容"苏州通"项目需解决的"苏州通"不支持复合消费、预留票务空间不足、发行批次多、发行数量多、天线参数不一致等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苏州轨道交通AFC系统在建设过程中通过硬件、软件的针对性设计,克服了兼容老规范票卡、统一读写器处理流程、实现票卡互联互通等难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接触网接口预留是高速铁路项目中新出现的非常重要的设计工作.本文详细介绍了以.NET平台及SQL数据库为基础开发的高速铁路接触网接口预留系统.在多条高速铁路项目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大幅度提高接触网接口预留的设计效率及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5.
以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至佛山段二期工程为例,对城市轨道交通拆解涉及到的线路、轨道、供电、通信、信号、隧道通风、综合监控、自动售检票等系统的拆解预留方案进行探讨。为确保拆解对既有线路运营影响最小,轨道按照12号道岔的整体道床预留,供电环网电缆预留新线环网系统衔接的条件,接触网以非绝缘锚段关节的形式预留,通信、信号、自动售检票系统预留足够的容量,隧道通风系统在联络线设置射流风机,综合监控系统单独构建一个环网。  相似文献   

6.
编码工作是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基础,针对各管理系统对物料和材料等信息资派进行公司级编码的需求,在编码管理系统中建立各类资源数据库,并进行统一编码,实现资源信息在公司各系统之间准确传递。  相似文献   

7.
对轨缝随轨不曙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简述了预留轨缝计算公式的使用问题和C值的确定,最后对预留轨缝的检查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铁路》2006,(4):72-73
该系统应用于铁路机务系统的燃油配送计划管理。按供应链管理理念重构业务流程,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企业资源构建统一信息平台,促成燃油配送信息资源充分明晰,使供应链上成员有效地利用在途信息资原,系统采用现代Intranet/Extranet网络结构,以WEB服务、中间件、数据库三层架构解决跨平台问题。数据和应用逻辑集中到配送中心数据库和服务器,利用铁路办公网实现远程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9.
付立  荆涛  刘莉  冯玉珉 《铁道学报》2007,29(4):48-51
随着移动业务用户数量和业务种类的快速增加,如何更加合理地分配多业务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有限资源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现有文献对于该问题进行的研究和讨论,是采用合理的呼叫接纳控制策略能有效地改善系统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系统性能。针对多业务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和现有接入策略中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双动态门限保护信道接入(DDT-GC)策略。该方案通过动态调整门限值,合理地对资源进行分配,采用二维Markov过程对系统进行建模和性能分析,并与静态双门限保护信道策略及无预留方案进行了比较。数值仿真结果表明,DDT-GC策略既保证了系统的服务质量,又有效地降低了系统的切换中断率和呼叫阻塞率,同时提高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在高速客运专线环境中,信息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是保障铁路系统运营安全和提高客运系统无线接入服务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将分层移动IPv6网络拓扑结构应用于高速客运专线移动通信网.为减少其中实时业务的切换延迟和资源预留信息重建延迟,提出基于线路信息和QoS上下文转移的分层移动IPv6切换方案.首先,利用客运专线固定的线路信息和接入路由信息,事先建立顺序接入路由表;综合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及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预知列车移动通信网的切换,从顺序接入路由表中主动选择合适的切换目的路由器,在此基础上有目的地进行提前切换.其次,利用上下文机制实现在切换之前将QoS信息传递给目标接入路由器,对新接入路由器扩展移动代理功能,提前为移动主机建立资源预留信息.仿真结果分析表明此方案减少了切换延迟,降低了数据丢包率.  相似文献   

11.
音视频监控系统在铁路企业安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各专业部门自建或通过租赁数量众多的音视频监控系统来满足其业务需求。随着重复建设和独立运用的系统越来越多,系统利用率低、技术标准繁杂、应用软件各异、信息无法共享、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不可控等诸多问题日益凸显。为此,在全面调查既有音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和运用情况的基础上,与各专业部门就音视频监控资源应用需求进行充分探讨,提出铁路企业音视频监控集成平台方案,按照“一套标准、一个平台、一张专网”建设目标,实现对既有音视频监控资源的深度集成和有效融合,在充分保障系统网络安全的同时,显著提升了音视频监控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了设备统一运维管理和规范化履历管理,可为今后音视频监控系统改扩建决策提供准确依据,有助于改变以往音视频监控资源分散建设、重复投资的不利局面。  相似文献   

12.
厦门快速公交系统1号线岛内段是国内第一条高架BRT,第一条土建预留升级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条件的BRT,设计中无先例可循。1号线岛内段总体定位为近期运营快速公交,远期升级直线电机轨道交通,土建预留远期升级轨道交通条件,其技术条件应为满足快速公交和直线电机轨道交通2种系统的合理取值。综合城市道路和轨道交通两种系统的技术,综合分析比较,并结合厦门BRT 1号线建设实际,分别从总体定位、设计速度、限界、路线平纵技术条件、轨道、建筑、高架结构、供电系统、通信系统、给排水与消防、控制中心等方面阐述了相应的预留技术条件,旨在为以后预留升级轨道交通的BRT设计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光突发交换(OBS)预留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虚  孙强 《铁道学报》2002,24(4):63-66
介绍了光突发交换(OBS)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光突发交换的预留机制,以及预留机制的定义、分为和因特网骨干部分中光突发交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同台换乘站在地铁车站设计中较常见,由于两线共用站厅层但一般不同期开通,所以必然会涉及到某些机电系统设备、房间的预留问题。阐述了同台换乘地铁站在两线不同期实施时,隧道通风、通信信号、供电、自动售检票、综合监控、火灾自动报警/环境与设备监控、屏蔽门、给排水与水消防、气体灭火、人防等机电系统是否预留及如何预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现代有轨电车网路化运营的发展趋势,介绍了现代有轨电车运控系统的总体架构、子系统构成及其功能、基本工作原理。分析了面向网络化运营的互联互通、搭建中央综合监控平台、复杂路口岔区联动优化等运控系统的关键方案及技术。在现代有轨电车规划初期,就应为未来的网络化运行做好准备,如优化线路设计、预留足够的系统及设备容量、线路间互联互通、统一管控平台等。  相似文献   

16.
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故障信息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对故障信息的管理存在着数据冗余、管理混乱、数据模型私有等问题,提出建立基于统一信息标准的牵引供电故障信息系统。该系统分为主站、子站和主站与子站之间的通信网络3部分。其中主站采用IEC 61970 CIM对故障信息进行统一建模和数据库设计,界面采用标准化图形SVG显示。子站方案采用与远动系统子站共建方式来实现,数据采集功能模块可自由裁剪,实现与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信息交互。目前采用103规约作为主站与子站的通信规约,并且预留IEC 61850通信规约接口。  相似文献   

17.
《中国铁路》2006,(4):73-73
该系统以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为信息源,车站集成管理平台为控制决策中心,下挂旅客引导系统、列车到发系统、客运广播系统、旅客查询系统及电视监控系统、闭路电视等多个应用系统,并预留客票、行包、OA办公、CTC等系统的接口。在物理表现形式上,管理平台和各应用系统均设在同一个可称为客运指挥调度中心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南广铁路四电系统与土建接口工程的主要施工内容,预留接触网支柱基础、过轨管、接地端子、电缆槽等四电系统与土建接El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并分析了接口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了接口工程施工控制重点和主要控制标准,强调了土建施工单位应加强技术交底和现场施工过程控制,确保接口工程的施工质量满足四电设备的安装要求。  相似文献   

19.
王锋  左家强  刘强 《铁道勘察》2013,(6):105-107
寒冷环境下墩台项帽各种预埋设施预留孔的封闭质量与铁路墩台的顶帽和托盘是否发生开裂有直接关系。结合西北地区某桥桥墩顸帽开裂情况,分析了开裂原因,介绍了临时加固方法,并对今后预留孔的设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铁路技术创新》2004,(4):47-47
800MHZ列尾和列车安全预警系统是利用800MHz信道传送列尾信息,使其从原无线列调通信系统中分离出来,避免对现有无线列车调度系统的干扰,以保障行车安全;而且使用专用的800MHz信道后,系统也可以实现列车车次、速度、位置、状况等运行信息的传送,形成统一的功能完善的综合系统,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