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机车远程监测与诊断系统(CMD系统)的设计遵循工业互联网理念,牢牢把握住工业互联网的三要素——智能装备、互联网络、大数据应用,打造出一个智能化机车铁路行业应用。通过车载LDP设备获取机车各设备信息,并通过多种传输手段将机车数据源源不断传到地面系统,实现车地一体化。地面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手段为机车的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
针对铁路机车车地传输通道建设存在冗余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中国机车远程监测与诊断系统(CMD系统)的多系统车地数据传输通道整合方案,该方案对数据传输安全和传输效率进行了加强和优化,并结合实际需求,通过半实物仿真的方式对数据传输过程进行验证。该方案避免了车载设备重复投资、车载天线信号互相干扰的问题,可以减少通信资费与降低管理难度,并为机车数据统一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机车远程监测与诊断系统(CMD系统)车载子系统是CMD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对机车车载应用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传输的功能,是未来构建机车大数据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对CMD系统车载子系统的系统构成、设计原理、功能实现、关键技术、应用状况等进行阐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分析无线局域网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车地传输系统存在的一些重要问题;介绍LTE的技术特点,提出将LTE应用到城市轨道交通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是很有必要的;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地无线通信的综合承载需求,设计基于LTE的城市轨道交通车地通信传输系统,并给出相应的LTE网络架构和测试方案,为城市轨道交通进行车地信息综合承载提供较为全面的视角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车地联控系统是将计算机联锁,调度管理系统、车载设备中的信息综合起来进行一系列逻辑运算后,实现"车"与"地"的联控来保证机车安全运行,是结合了网络安全传输等技术的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的信号控制系统。车地联控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具有独立性,便于系统的升级和维护;其中,地面终端子系统采用QNX操作系统,并将C++用以软件开发,可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其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节省投资,目前该系统已研发完成并投入应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数据安全已经成为信息化系统建设的重中之重。介绍目前数据安全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中国机车远程监测与诊断系统(CMD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就数据安全在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应用及数据管理等环节采取的应对手段,探究CMD系统数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发挥中国机车远程监测与诊断系统(CMD系统)应用效果,固化应用功能的操作流程,细化相关岗位的作业标准,探讨机务段业务用户使用CMD系统的规范化流程,按不同岗位介绍CMD系统应用功能的使用场景和操作方法,利用机务段数据交换中心,整合机车车载数据资源,为运用、安全、整备、检修等应用提供统一的信息共享接口,解决各应用系统分散独立、资源共享差、难以实现综合利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针对地铁目前无线通信方式存在的缺陷,基于WiMAX数据通信速度快、容量大的优点,研究WiMAX技术在地铁车地无线传输中的应用。首先介绍WiMAX的关键技术并与其他常用技术比较,再对车地无线传输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地铁车地无线传输系统的方案设计,并在广州地铁2号线对所设计的系统进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地铁列车安全监测数据的车地无线传输需要。  相似文献   

9.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中现有车地无线网络在承载带宽和传输速率方面的瓶颈,研究利用5G移动通信技术的优势,结合既有LTE车地无线网络的建设成果,提出满足大带宽、高速率需求的车地无线网络协同传输方案,为5G移动通信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车地无线传输业务中的应用提供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实现车载乘客信息系统多媒体在线分发、车载视频录像及日志自动下载功能,有效提升车载运营服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10.
分析铁路机务用户应用CMD(中国机车远程监测与诊断系统)通过地面软件平台能够实现的七大实用功能,研究利用CMD系统平台实时监控机车状态,进行远程机车诊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按照中国机车远程监控与诊断系统(CMD系统)规划,机车入段整备、检修时应能够接入站场WLAN无线局域网,以完成行车过程数据的自动下载,且相关数据能够进入站段服务器长期保留,作为铁路信息化大数据应用的基础。从传统机务段实际需求出发,以西安机务段WLAN无线转储建设为例,介绍CMD系统无线转储的WLAN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机车远程监测与诊断系统(CMD系统)后台处理系统接收机车数据,通过转储与解析程序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至数据库服务器,并对数据和故障进行分析,是CMD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为整个系统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结合CMD系统,从实践使用角度出发,对其后台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模式下的车地无线通信需求,对LTE(长期演进)技术的承载能力和频率规划方案进行了分析,发现LTE技术传输带宽受限,需要建立备用的无线通信传输通道。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线路的LTE+WLAN(无线局域网)的综合车地无线通信网络方案,利用LTE A/B双网系统设备进行车地无线通信安全类和非安全类业务的综合承载。WLAN作为TCMS(列车监控管理系统)、车载CCTV(闭路电视)、车载PIS(乘客信息系统)的备用传输通道,可满足车地无线通信业务的带宽需求和可靠性需求,并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4.
重载列车智能化操控系统车地实时通信方案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重载列车调度和运行的自动化水平,提高线路运输能力,基于朔黄线神华机车进行重载列车智能化操控系统和地面调度优化系统的车地实时通信方案研究,包括车地通信的接口安全性、车地通信机制和内容以及重载列车智能化操控系统对地面调度信息的处理,通过LTE-R 4G网络实现车地数据的实时安全交互,实现朔黄线车地设备报文实时自动交互功能,进一步提高朔黄线重载列车运行的准时性和节能性。  相似文献   

15.
介绍中国机车远程监测与诊断系统(CMD系统)地面综合应用子系统组成、数据来源及架构,重点讨论其实时性和时效性、大数据挖掘与应用、量身定制服务及综合应用平台的典型特点,并以地面综合应用子系统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实例证实其功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上海磁浮示范运营线使用38G无线电系统进行车地通信.介绍了该无线电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特点.该系统采用冗余和分集技术,以提高车一地通信的安全性、可靠性,实现数据高效传输.  相似文献   

17.
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是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中广泛应用的信号系统,其中的车地无线系统负责承载列控信息.介绍了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性能特点,分析了CBTC系统的无线通信需求.在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高架线路区段现场测试了不同场景下的5G承载CBTC系统业务的性能指标.测试结果表明:5G带宽、端到端时延、漫游切换等方面的技术指标高于CBTC系统对数据通信系统无线子系统的技术要求,在技术性能上,5G可以用于CBTC系统的业务承载;使用5G切片功能,在极端压力情况下,5G通信网络可优先保证CBTC系统的业务传输,提高了CBTC系统业务传输的高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既有LKJ车载数据人工换装方式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等问题,研究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将LKJ车载数据从地面传输至车载。首先,通过对移动公网(4G/5G)、铁路专网(GSM-R)和无线局域网(WLAN)进行综合比较,选择移动公网作为LKJ无线换装车地通信的载体;然后,通过与SSL VPN的对比,确定采用IPSec VPN技术建立车地通信安全传输通道;最后,在实验室搭建LKJ无线换装车地通信测试环境进行算法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换装业务数据以密文形式传输,验证了车地通信是通过安全传输通道进行的。  相似文献   

19.
高速铁路取消地面信号机,车载设备直接从地面设备提取信号控制机车运行。为确保信息传递的安全可靠,需配备冗余的信息传输系统。本文介绍了一种轨间环线车地通信系统的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20.
漏泄波导具有信号覆盖均匀、传输损耗小、连续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地无线通信系统中。国内通信领域对漏泄波导的传输理论和工程应用已进行大量的研究,但是尚未对漏泄波导技术要求及工程应用要求进行统一规范。为寻求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地通信漏泄波导的技术规范,文章首先介绍漏泄波导在城市轨道交通车地通信系统的重要性;其次,结合漏泄波导应用环境,对适用范围、技术要求、射频特性检验方法、工程要求和运营维护要求进行规范化研究;最后,总结得出技术规范内容,旨在为城市轨道交通车地通信漏泄波导建设、运营及维护提供规范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