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准确的车流径路预测是编制高质量日班计划的前提条件。利用运输信息集成平台提供的海量车流运行轨迹历史数据,提出一种简单易行的铁路车流运行径路动态预测方法;通过对长期和近短期车流运行轨迹历史数据的统计,生成车流径路选择偏好参数表,可反映路网中多种复杂因素对于车流径路选择的影响;基于车流径路选择偏好参数,结合车辆实时位置跟踪信息,动态预测车流运行径路;搭建大数据应用环境,完成车流径路预测程序的开发与部署,采用命中率和准确率2项指标评价该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预测结果准确率较高,具有较为满意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车流径路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苏男  冯育麒 《铁道学报》1996,18(A00):20-24
根据特定径路文件自动化输出的需要,应用集合论的理论,首次引进车流径路域的概念,并对其构成、种类、数据结构及其有关计算机实现等进行探讨,同时阐述 在车 径路管理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3.
车流径路与编组计划综合优化的网络方法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铁路车流径路与列车编且计划是紧密相关的,为了协调这种相关性,抓住“车流径路由沿途编组去向的径路组合而成”这一重要特征,从安排编组去向的径路出发,正确描述了二者的关系,给出铁路车流径路与列车编组计划综合优化的网络方法,在提高求解质量和效率方面收到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阐述铁路采用人工筛选监测系统迂回车流存在的问题,介绍目前在侯马北站试点的计算机监测统计迂回车流系统的数据流程,技术方案,系统功能及特点,提出采用计算机径路计算监测系统迂回车流方案,该方案能够充分利用既有设备,实现计算机资源共享,提高统计的准确性和劳动效率,是今后迂回车流统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论铁路车流径路的数学问题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归纳铁路车流径路制定过程中和自动化系统中应用车流径路的数学问题。分别讨论容量无限制交通分配方法数学模型和容量限制交通分配方法数学模型。结合铁路运输管理实际给出适合于铁路管理方式的车流径路制定参照模型及其算法。针对各种运输管理类自动化系统中普遍涉及的车流径路求解方法给出详细数学模型与算法。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重新制定全路车流径路的需求,需要疏理现有全路重车车流.它为制定新的车流径路提供调整的数据基础,并为编组计划开行直达列车提供车流数据.车流疏理就是抽取全路实际重车流数据,疏理重车车流表.在车流疏理中,各项指标的变化是车流疏理人员重点关注的部分.设计了能够快速、正确的完成车流疏理时各项指标的运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区域性路网车流径路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车流径路选择理论为基础,分析现有车流的径路及路网车流平行径路的选择,利用车流径路优化数学模型,通过合理的车流径路选择和编组站的合理分工,使得运输费用最小,运能最大,并提出了快捷性、均衡度、最大化等因素对平行车流径路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基于基点基线法计算最短径路里程的车流去向查询算法:全面分析货运列车的行走规律,利用图论中基点基线的概念,将全国货运路网图按照点、线相关的编码规则划分,以适应Dijkstra算法基本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等代价Dijkstra算法搜索最短里程径路计算的数学模型.将查找车流径路问题转化为寻求发站、车流径路和到站之间的最短径路问题,实现车流去向查询.  相似文献   

9.
张华 《铁道货运》2000,(3):33-34
车流径路关系到制票、收入检查、精密统计、清算及成本核算等铁路运输生产的诸多方面。本系统提出了计算径路的概念,首创了特定经由标记语言,用以解决传统车流径路系统的难点问题,并提供一套直观易用、可检查可维护的定义车流径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铁路车流径路优化分布式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铁路车流径路优化的计算量随着路网中节点数和车流数的增加呈指数型增长的问题,引入分布式计算方法进行求解。对于任意一个固定顺序的车流排列,基于线路能力约束条件,构造车流径路优化模型。定义对该车流排列评价的函数,将车流径路优化问题分解成车流排列的评价计算问题和车流排列优化问题。设计分布式计算网络结构及网络程序流程。采用改进的禁忌搜索法,在服务器端完成车流排列空间的优化搜索,在不同的客户机端进行车流排列的评价计算,利用计算机网络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分布式算法。将车流排列优化问题归纳为旅行商问题,分析模型算法的复杂性。对算例进行计算表明:对构造的车流径路优化模型采用分布式算法进行求解可以节省大量时间,但存在对计算机网络配置要求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