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周源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9,22(7):159-160,164
磁浮走行部作为悬浮、导向、牵引、制动和走行等功能的车辆部件,是长沙中低速磁浮列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磁浮走行部的装配方法、装配精度和可靠性是磁浮走行部组装工艺的重难点。选取迫导向机构组装、机械配合、空气弹簧配置、悬浮架在轨移动等典型工艺,阐述了相应的工艺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归纳了轨道交通车辆几种典型的制动管理方式,分析了各种制动管理方式下的网络通信数据流以及VCU(车辆控制单元)、EBCU(电子制动控制单元)和TCU(牵引控制单元)的相关功能.同时,在对比分析4种制动管理方式优劣势的基础上,基于轨道交通车辆不同的制式和运用场景,建议高铁列车、动车组采用方式4,市域车、地铁列车采用方式3,其他类型车辆采用方式1或方式2的制动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磁浮列车走行机构通过曲线时的运动关系,给出了走行机构悬浮模块及迫导向机构对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并以五单元走行机构为例说明了曲线通过原理。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中低速磁浮列车五悬浮架为例,以提高列车曲线通过时迫导向机构适应性、减小迫导向机构受力及空气弹簧水平偏移量为目的,研究列车静止悬浮或低速运行(小于5 km/h)时,悬浮电磁铁处于F轨最佳契合位置、空气弹簧水平偏移量最小所确定的理想平衡状态,滑台横向位移随曲线半径变化关系,得出通过不同曲线时滑台水平偏移量、迫导向机构结构尺寸及转臂转角的一般计算公式,并对典型案例进行计算分析,优化得出相对合理的迫导向机构结构尺寸以提高悬浮架曲线通过性能。  相似文献   

5.
现有中低速磁浮列车均采用五悬浮架布置形式,在车体与悬浮架之间设置了磁浮车辆特有的迫导向机构。针对现有迫导向机构转向性能不足导致列车无法顺利通过曲线的问题,开展迫导向机构转向特性研究,通过运动学分析计算和受力分析确定迫导向机构的关键尺寸参数,仿真分析对参数进行优化,经试验验证,车辆转向特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全自动无人驾驶列车是未来地铁列车发展的方向。中车长春轨道客车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用于全自动无人驾驶列车的转向架,并用于国内某项目上。该转向架采用"H"型焊接构架、两系弹性悬挂、无摇枕结构和轮盘式基础制动单元,采用架悬式交流牵引电机、二级减速齿轮箱和齿式联轴节的传动装置。转向架安装有障碍物及脱轨检测装置,以提高无人驾驶列车的安全可靠性。该转向架已正式投入运营,用户及乘客反映良好。  相似文献   

7.
轨道交通列车制动时产生再生能量,若能充分利用则可实现节能降耗;同时为彻底解决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带来的杂散电流问题,部分城市开始采用专用轨回流系统。本文基于合肥轨道交通6号线牵引供电系统建立仿真模型,对走行轨回流系统和专用轨回流系统进行仿真模拟,分析不同回流系统对邻近列车之间再生能量互相吸收以及线路损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针对广州轨道交通2号线A5型车在运营中频繁出现的1个单元或整列车异常切除电制动故障,深入调查分析了异常电制动切除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发现,接触器在断电瞬间会产生反向电动势,网关阀可能会误检测为高电平,进而判断列车进入紧急牵引模式,从而导致电制动异常切除.基于故障原因,提出了改造空压机控制接触器取电点的解决措施.改造后的A5型车运行效果良好,解决了电制动异常切除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针对广州轨道交通2号线A5型车在运营中频繁出现的1个单元或整列车异常切除电制动故障,深入调查分析了异常电制动切除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发现,接触器在断电瞬间会产生反向电动势,网关阀可能会误检测为高电平,进而判断列车进入紧急牵引模式,从而导致电制动异常切除.基于故障原因,提出了改造空压机控制接触器取电点的解决措施.改造后的A5型车运行效果良好,解决了电制动异常切除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制动系统气制动原理,参考用于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6改8工程增购列车的克诺尔EP 2002架控制动系统,运用AMESim仿真软件,对架控制动系统的供风、停放制动模块,以及制动控制模块中的远程缓解、紧急冲动限制、制动、连通等模块进行建模,进而对架控制动系统气制动整体建模。仿真分析常用全制动、紧急制动、停放制动等制动模式,并与EP2000架控气制动系统设计指标进行对比。仿真结果验证了系统的常用全制动、紧急制动和停放制动等制动模式与1号线车辆的设计指标相符。  相似文献   

11.
既有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计算方法存在计算误差大、效率低、应用有风险等问题,因此提出1种基于变步长迭代逼近的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计算方法。根据列车运行路径,确定保障紧急制动限制点和停站常用制动停车点,计算列车牵引运行曲线;采用变步长迭代逼近方法计算确定保障紧急制动触发点位置和停站常用制动触发点位置,将保障紧急制动触发点位置作为非停站常用制动触发点位置;据此位置计算列车匀速运行曲线、列车非停站常用制动曲线和列车停站常用制动曲线;由此形成最高效率的列车运行曲线。采用该方法对实例计算的结果表明:列车运行计算效率和精度均较高,计算结果符合列车实际运行安全控制原则;通过调整位置允许误差门限值,可有效控制列车运行计算精度和效率;计算列车运行曲线与实际列车运行曲线基本贴合。  相似文献   

12.
主要分析M3走行部方案中的解耦设计,借鉴日本的HSST系列列车走行部的原理和结构解耦设计的经验,提出改进方案,并设计出一种完全解耦、结构简单、便于控制的悬浮架走行机构.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分析对比大、中运量磁浮列车和轻型观光旅游磁浮列车的应用场景、服务人群特点,以功能、安全、环境、经济等要素为出发点,定义轻型观光旅游磁浮列车的顶层设计指标,开展车辆总体和主要系统方案设计研究。基于列车牵引、悬浮能力需求,对走行机构进行总体架构设计,确定单节车配置双悬浮架方案,减小了列车的簧下质量和设备维护难度,同时增大了车底设备布置空间;响应“双碳”目标提出车载蓄电池为轻型观光旅游磁浮列车供电方案,取消供电轨受流,降低了线路建设成本;利用理论和仿真等方法对列车各子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了验证,证明了列车总体设计的可行性。该轻型观光旅游磁浮列车方案具有较好的创新性、经济性、可行性和实用性,可为各型磁浮列车的设计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长沙市轨道交通2号线列车紧急牵引的功能。从紧急运行模式制动不缓解控制逻辑入手,对紧急运行模式牵引工况下出现列车抱闸运行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列车牵引指令输出硬线改造(方案一);牵引控制单元软件改进(方案二)。通过比较改进方案的可靠性及可执行性,确定方案二为最终整改方案,即:完善列车紧急牵引工况下的保护逻辑,减少紧急运行模式下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广州市轨道交通一号线A1型车为研究对象,结合地铁列车切除空气制动的操作现状,对制动系统气路原理、电磁阀工作原理、控制原理进行分析,提出在制动系统中增加一个远程电控切除空气制动的装置的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6.
牵引计算以力学为基础,是针对轨道交通运输中列车在牵引力、阻力、制动力的作用下沿轨道运行及其相关问题的科学计算,其对轨道交通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既有牵引计算系统对列车牵引/制动特性进行模拟,仿真预测系统运营能力是否达到预期。文中介绍了牵引计算参数输入设计和系统结构,并分别对列车牵引、惰性、制动3种运行工况及其切换进行了详细分析。针对既有特定项目进行了系统能力论证,结果表明列车行车间隔及折返能力均满足要求,牵引计算系统效果能够达到预期要求。  相似文献   

17.
对于地铁列车牵引时采用架控、制动时采用车控的多模式牵引系统控制方式,在分析控制原理、电气拓扑和新型DCU(驱动控制单元)架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功能归类的信号控制流控制方法和跟随式下垂算法,实现了架控下的控制解耦和车控下的协调耦合,为基于多核分布式架构的DCU牵引算法软件、逻辑软件、功能及保护软件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于地铁列车牵引时采用架控、制动时采用车控的多模式牵引系统控制方式,在分析控制原理、电气拓扑和新型DCU(驱动控制单元)架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功能归类的信号控制流控制方法和跟随式下垂算法,实现了架控下的控制解耦和车控下的协调耦合,为基于多核分布式架构的DCU牵引算法软件、逻辑软件、功能及保护软件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重载列车在惰行和制动工况下通过曲线时的轮轨接触特性,采用数值方法建立单自由度车辆和全自由度车辆混合的列车动力学模型,对比分析了惰行和制动工况下列车曲线通过时的运行安全性、车轮磨耗分布特征、轮轨滚动阻力特性影响。结果表明:考虑车钩负载效应和闸瓦贴靠车轮作用的列车模型在曲线制动工况下的轮轨横向力和脱轨系数指标均比惰行工况时略差,但轮重减载率指标几乎相当;由于制动时闸瓦压力增大了轮对的摇头约束,导致通过曲线时导向车轮磨耗功率的动态分布区域比惰行时更靠近轮缘处;制动工况下的牵引比率随曲线曲度线性变化的范围比惰行工况时大,且随着制动强度的增大,牵引比率也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20.
高速动车组与内燃、电力机车等传统牵引动力设备有显著区别,其控制、制动系统的设计理念体现出操作简便和导向安全的原则,在转向架结构、车体轻量化、列车动力分配、电传动控制技术、列车信息网络及制动系统都包含独特的核心技术。现对CRH2型动车组制动系统特性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制动模式针对性强,趋于智能化CRH2型动车组的制动系统具有多种制动控制方式,可以满足不同运行条件下对列车制动的需求。行车中,动车组制动控制装置能接受列车信息网络或司机操纵动作等指令,进行常用制动、快速制动、紧急制动、耐雪制动等相应的制动动作。1.常用制动特性。常用制动的制动力共分为7级,行车操纵中使用机会最多。系统在制动时自动进行延迟充气控制,M车(动车)上产生的电气再生制动除满足本车制动力要求外,多余制动力用来代替T车(拖车)的一部分制动力,T车制动力不足时则由其空气制动力补充,从而维持本制动单元(一个动车和一个拖车构成一个制动单元)所需要的制动力,并实现和保持规定减速度。另外制动系统还具有空、重车载荷适应功能,制动力能够自动按需变化,维持一定的减速度。2.快速制动特性。动车组的快速制动功能,具有比常用制动高1.5倍的制动力。在司机操作制动手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