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结合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双柳基地横向万吨级下水滑道工程,论述大型特种产品在平地总装建造,利用组合式模块车移运,结合横向斜船架滑道下水的方案。该项目大型平台产品(如双体船)在平地总装建造及移船下水操作的成功实施,可为类似产品在大水位差地区的建造场地总体布置方案、滑道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今年2月,由青岛北海船厂完成的船舶水平建造及横向翻转滑道下水工艺研究成果通过了鉴定。该研究课题是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1987年立项并下达给青岛北海船厂的。鉴定会认为:(1)青岛北海船厂根据本厂地域实际情况,提出并完成的船舶水平建造及横向翻转滑道下水工艺构思新颖,特别是翻转滑道下水设施所涉及的学科多,技术难度大。现已完成的下水设施结构紧凑,操作灵便,能保证船舶安全下水。该设施的投资费用少,建造周期短,可行期分批建设。船舶下水的直接费用也较斜坡船台和通常的横移下水大为阵低,且不会污染环境。其技术水平属国内独…  相似文献   

3.
夏国光  尤乐 《水运工程》2011,(3):173-176
在某预制场造船基地改造工程中,船舶下水滑道采用了水下现浇模袋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船舶下水方式为气囊滚动式下水。为保证船舶顺利下水,滑道的坡度及平整度是工程施工的控制重点。在以往的工程中,水下现浇模袋混凝土主要应用于护坡工程,对坡度及平整度的要求低于船舶下水滑道。针对水下现浇模袋混凝土和船舶下水滑道的特点,此工程在基床整平、模袋加工、模袋铺设和混凝土工程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对施工细节进行了把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翻转滑道是船舶下水的一项新设施。船舶在平地建造。由顶推装置平移至岸边的翻转滑道上,使其翻转下水。它具有灵活简便,占用水域少,建设周期短,投资省先进明显效益,曾获1992年国家专利。该工程目前已完成8条滑道的施工,成功下水了10条船舶。本文着重从水工结构、桩基工程质量检验及投资比较上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5.
2008年10月6日。中国长航船舶重工总公司青山船厂建造出口希腊的57000t散货船“卡瓦·普拉塔诺斯”号顺利下水。这是该厂首次建造5万t级以上的船舶。该船目前是华中地区建造的最大吨位船舶。也是世界上利用机械式横向滑道下水的最大吨位船舶,这标志着中国长航造船工业再上一个新台阶。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武汉市市长阮成发等省市领导参加了下水仪式。  相似文献   

6.
横向梳式滑道是船舶上、下水的一种设施,本文结合作者在江门新会某船厂设计中的经验和实践,对横向梳式滑道设计中的设备选型、工艺尺度确定等方面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介绍嘴东工业区修造船厂供船舶上墩下水的滑道主要尺度的设计,此船厂位于唐山市滦南县双龙河出海口处,拉船工艺设计采用自摇式船台滑道,主要修造5 000吨级以下的船舶.  相似文献   

8.
《船舶工程》2013,(3):107
6月11日,启东中远海工"凯旋2号"(N408)自升式平台主船体从建造船台通过滑道拖带接载顺利下水。该项目也创造了公司海工项目滑道拖带长度370m的新记录。该项目下水后,将进行悬臂梁、钻井平台、井架三大件吊装等后续工程。  相似文献   

9.
孙菊香  朱珉虎 《船舶》2013,(5):81-84
船舶下水是一个古老的命题,近千年来,人们追求简易和安全的下水方式,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重力式滑道下水传承着经典的下水方式,我国建造的第一艘万吨轮"东风号"就是采用这种方式下水的。重力式滑道下水被广泛采用就是因为它比较简单,对于小型船舶来说,利用河滩的坡度,在简易滑道上铺上牛油和滑板,船只就能滑行下水了。但随着船舶尺度和吨位的增长,船舶滑道下水的风险也增长了。首先是滑道上单位面积负载的增长,引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弧形机械式滑道的优点,并以万吨级大型船舶为例介绍了船舶下水时关键区域的支撑结构优化设计和关键下水状态的优化设计。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大型船舶下水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为今后大型工程船舶的下水方案做好了技术理论储备。  相似文献   

11.
修造船厂目前下水方法主要有船台滑道式、船坞、升船机三种方式,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船舶下水工艺方法—半潜驳接船下水工艺,经过反复设计研究,本工艺已成功应用于广西西江重工项目工程船舶下水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2.
结合国内以轨道小车作为滑道载体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拉移下水作业,介绍新的拉移滑道、牵引系统的设计及特点,分析轨道小车拉移下水施工技术的要点;实践证明采用轨道小车拉移下水方式可较大程度减小所需牵引力配置,增大牵引力储备余量,有效降低无法拉移上驳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以长航青山船厂"升移船通用工艺"标准为参考对象,设计了"5.7万t级散货船牵引下水工艺",并按下水工艺要求对机械化苏式梳式滑道系统设备设施进行改造,解决了船舶移位、牵引下水相对梳式滑道系统超长、超宽及趟重等技术难题,满足对长202 m、宽40 m、自重1.92万t内的船舶(钢结构)下水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分析中小型船舶纵向滑道重力式下水工艺要点,提出消除有关事故的工艺措施,为类似船舶的纵向滑道下水工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船舶下水是一个古老的命题,近千年来,人们追求简易和安全的下水方式,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重力式滑道下水传承着经典的下水方式,我国建造的第一艘万吨轮“东风号”就是采用这种方式下水的。
  重力式滑道下水被广泛采用就是因为它比较简单,对于小型船舶来说,利用河滩的坡度,在简易滑道上铺上牛油和滑板,船只就能滑行下水了。但随着船舶尺度和吨位的增长,船舶滑道下水的风险也增长了。首先是滑道上单位面积负载的增长,引起润滑脂被挤压出来、发热甚至燃烧,产生难闻的焦臭味。其次是船底下需要设置一个承载船体重量的“船排”。它由纵横桁材(木材或钢材)组成,有的还需要首、尾支架,不仅浪费材料,而且构建的成本和消耗的人工也不少。再次是滑道必须延伸至水下相当长的一段距离,每次下水都必须清除淤泥,涂敷润滑脂,不仅维护的成本高,而且下水过后废弃的润滑脂会污染水域。滑道的水下部分往往造成堤防的缺陷,碍航和减少河道过水泄洪的能力。尽管人们做出了许许多多的努力来改善大型船舶滑道下水的安全性,但其固有的缺陷和时有发生的失败风险给大型船舶采用滑道下水蒙上了阴云。  相似文献   

16.
《珠江水运》2010,(2):60-61
日前,由珠海江龙船舶制造有限公司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精心打造的300客位游览船,在该公司下水滑道码头顺利下水。  相似文献   

17.
船舶纵向气囊下水工艺船台末端水位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纵向气囊下水工艺已日趋成熟,而船台末端高程设计仍较为模糊.通过对气囊下水工艺的特点分析,结合纵向油脂滑道、机械化滑道末端高程设计的特点,探讨采用该工艺的船台末端高程如何确定的问题,以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机械化滑道下水设施中,采用随船架下水,可以解决采用船台小车下水时船舶艏支点压力过大的问题,随船架可以转向,不需设置横移坑,可以节省大量场地;另外,随船架结构简单,造价低,工程投资省.  相似文献   

19.
<正>一、内河小型船厂下水概况江苏省内河拥有大量市、县属船厂。这些船厂的技术力量、设备条件较差,其船舶下水上墩设施除少数能搞现代化的轨道下水上墩设施外,大部分船厂仍采用千百年来的牛油方木滑道纵向下水方法。这种下水方法大都是在1/8~1/20自然坡度的岸边造船,待船竣工后,将船顶起,将下水用的方木、滑板搬到船舶底部,在方木与滑板间涂上牛油等润滑油脂,再将船降落在方木滑板上,利用船舶的重力作用滑下水去。  相似文献   

20.
《船艇》2010,(1):26-26
2009年11月30日,由珠海江龙船舶制造有限公司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精心打造的300客位游览船。在该公司下水滑道码头顺利下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