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铁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杂散电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离散模型出发,利用有限元分析法对地铁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接触电压及杂散电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钢电阻率对接触电压和杂散电流影响不大,而钢轨电阻率、过渡电阻、机车电流以及供电区间长度等参数均对接触电压和杂散电流有明显影响.地铁杂散电流防护工程中,关键在于前期对源头的控制,如加强轨道对结构钢的绝缘,合理设计结构钢筋的截面积等.地铁建成后,应重视杂散电流的监测与防护的功能.即"注重维护,加强监测"的防治原则.  相似文献   

2.
轨道交通杂散电流腐蚀的监测及防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分析地铁杂散电流腐蚀在线监测的原理,并对地铁杂散电流监测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进行初步设计。同时对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措施提出看法。研究方法:结合地铁的实际情况及标准规定的杂散电流腐蚀危险性判定指标,选择埋地金属结构的极化电位作为监测的参数,采用具有电压稳定、不易极化、内阻低且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Cu/CuSO4作为参比电极; 测控系统硬件的核心是基于ARM7微处理器,其高速的性能、丰富的接口资源,很容易实现测控功能。研究结果:该研究总结出了可用于预测金属结构在杂散的腐蚀轻度和腐蚀趋势的自动在线监测系统。研究结论:尽管地铁杂散电流的腐蚀性大,但只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设计合理的自动在线监测系统, 有效地降低杂散电流腐蚀的损失,确保地铁长期运行使用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在地铁运行过程中,杂散电流对钢轨和附近管道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在车辆段、隧道等特殊区域,单向导通装置可以有效减少这些区域的杂散电流。介绍杂散电流和单向导通装置,分析单向导通装置的安装原理,将数据记录仪一端接钢轨,另一端接大地,测试绝缘节附近的轨地电压,采集单向导通装置电流并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车辆段不管是否有车通过都有杂散电流和钢轨电位的存在,这种现象表明在地铁运行中要注意这部分杂散电流和钢轨电位,避开危险电流、高钢轨电压,注意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轨道交通杂散电流对埋地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后果。根据轨道交通杂散电流的分布规律,分析了CAN(控制器局域网)总线技术应用于杂散电流监测的合理性。设计了基于CAN总线技术的杂散电流在线监测系统,并通过实验室的模拟实验装置进行验证试验。  相似文献   

5.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杂散电流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给出了基于虚拟仪器HS801的杂散电流分区监测的设计思路和软件实现方法,可克服传统仪表及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数据采集装置测量极化电压所产生的缺点。通过对HS801进行二次开发,可以制作出极化电压监测与分析软件,可用于研究实验和现场监测。  相似文献   

6.
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石龙路停车列检库库前结构钢立柱存在根部腐蚀较为严重的现象,且越靠近正线的立柱,其根部腐蚀越严重。针对杂散电流引起的钢立柱根部电腐蚀情况,对石龙路停车场杂散电流进行相关参数测试,包括出入段单向导通装置断开前后钢立柱流出电流测试、单向导通装置电流与出入线钢轨绝缘分段处电位测试、停车库周边土壤电位梯度及杂散电流方向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查找出了导致结构钢立柱腐蚀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杂散电流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地铁走行轨杂散电流的存在,会对埋在地下的金属产生电化学腐蚀作用。在实时监测系统中,通过改变电路的结构与电源正极在电路中的接入点,模拟普通走行轨、交叉点、分叉点和列车运行过程中的杂散电流,进而分析在不同地质条件下杂散电流对金属的腐蚀情况。通过对实时监测模拟装置中的工作电流的变化,研究杂散电流的大小和分布规律,为在城市轨道交通的设计、施工和旧线改造过程中削弱或减小杂散电流,提供相关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及轨道对地绝缘测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的基本概念、杂散电流腐蚀的机理,以及杂散电流的危害。阐述了减小钢轨电阻、增加泄漏路径对地电阻、设置杂散电流收集网等减少杂散电流的方法。讨论了轨道对地绝缘测试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地铁工程设计中,考虑钢轨对结构或对地的过渡电阻均匀会造成钢轨电位和杂散电流的泄露情况与设计不符.讨论杂散电流的产生、危害及其相关腐蚀机理,建立均匀电阻下直流供电系统杂散电流分布的数学模型;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对比分析不均匀过渡电阻下的杂散电流分布规律,对具体地铁工程钢轨电位和杂散电流引发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引起的杂散电流泄漏以及钢结构腐蚀危险已成为地铁规划建设及公众关心的敏感问题,城市地下管网面临与地铁隧道密集交叉、紧邻或长距离平行敷设等情况,研究地铁邻近埋地金属管线的杂散电流分布特性,对于提高埋地金属管线耐腐蚀寿命、改善腐蚀防护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地铁隧道杂散电流仿真计算模型,分析轨对地过渡电阻对杂散电流分布的影响,针对金属埋地管线相对钢轨空间方位变化开展杂散电流分布及金属相关腐蚀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当轨对地过渡电阻为0.5Ω·km时,钢轨杂散电流泄漏总量较15Ω·km和3Ω·km分别增加了2 618.5%和500.7%;不同轨对地过渡电阻下,钢轨、排流网、金属管线、土壤中的杂散电流占泄漏总量的百分比基本保持不变,均随泄漏总量的增加而呈等比例增加。埋地金属管线相对钢轨位置变化对其沿线杂散电流大小和方向有明显影响,对于距离钢轨水平间距≥100 m的埋地金属管线年腐蚀量均维持在mg量级。  相似文献   

11.
当前,城轨供电回流过程中杂散电流与钢轨电位问题突出,排流装置与钢轨电位限制装置(OVPD)作为杂散电流与钢轨电位的治理设备被广泛采用,但系统运营过程中动态排流与钢轨电位控制仿真方法及分布规律尚缺乏研究。通过建立回流系统动态排流与钢轨电位控制仿真模型,分析多区间多列车动态运行过程中全线钢轨电位与杂散电流动态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单点钢轨电位控制过程中会引起其他位置OVPD连锁动作,还会大大抬高全线杂散电流水平;杂散电流动态排流过程中,全线钢轨电位与杂散电流水平均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抬升,因此当前钢轨电位控制与杂散电流排流方法应进一步结合系统多点耦合干扰特性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12.
在行业标准CJJ 49-92<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中,地铁杂散电流的计算公式是在钢轨对地绝缘介质均匀条件下得出的,并且没有考虑结构铜和排流网等实际情况.对这些情况下的杂散电流分布进行分析,并考虑钢轨绝缘扣件的局部绝缘损坏情况.  相似文献   

13.
地铁杂散电流的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杂散电流的产生及造成腐蚀的原理,在此基础上从减少地铁杂散电流泄漏和降低杂散电流腐蚀程度等2个方面讲述了对地铁杂散电流的防治方法,最后介绍了杂散电流的常用监测方案.  相似文献   

14.
地铁直流供电及回流系统中存在钢轨对地电位和杂散电流。钢轨对地电位对人身和设备存在直接安全隐患,杂散电流对地铁钢结构形成比较严重的电蚀。文章以具有 OVPD 装置的直流供电及回流系统为例,建立回流网集中参数电气模型,通过 multisim 软件仿真,计算钢轨对地电位和杂散电流,总结钢轨对地电位和杂散电流规律,为排流柜投入运行、OVPD 保护电压设置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论述地铁牵引供电系统中的杂散电流腐蚀防护系统,讨论地铁杂散电流腐蚀产生的机理及其危害,阐述治理杂散电流所采用的方法和防治原则,简要介绍目前应用的杂散电流监测系统和排流柜之间的关系,对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结合北京地铁十号线对杂散电流监测系统的构成进行介绍,对监测系统参比电极、传感器、信号转接器、监测装置等主要部件的功能进行说明,并针对该线设备现场安装具体情况对监测系统主要部件的施工方法进行介绍,为今后地铁杂散电流监控系统的施工和运营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地铁杂散电流的监测与防治   总被引:23,自引:10,他引:13  
分析了地铁杂散电流的产生、影响因素及危害,讨论了目前地铁所采用监测与防治杂散电流系统存在的问题。研制了地铁杂散电流综合监测与防治系统,建立了一套分布式计算机监测系统网络,可以实时在线监测地铁全线的杂散电流分布及对周围金属结构物的腐蚀情况,并能够根据监测的情况控制排流柜的排流,使其达到最佳的排流效果,彻底消除了极性排流的负作用。设计新型的单向导通装置,解决了打火烧轨道的现象,单向导通装置能够直接与监测系统网络连接,操作人员可以实时监测其工作状态,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杂散电流监测系统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目前存在的杂散电流监测系统进行了分析讨论.给出了一套基于虚拟仪器labview的杂散电流测试系统.系统可以实现对杂散电流的自动监测和连续监测.对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世纪大道段的管地电位进行了测试.该段的燃气管道存在较为严重的杂散电流腐蚀,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曲尚开 《科技交流》2005,35(3):119-121
杂散电流对供电系统周边的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危害很大,所以在地铁正常运行时加强监测和有效判断杂散电流的腐蚀状况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停车场是线路绝缘薄弱环节,而场段附近埋地管线、上盖物业开发相对集中,受杂散电流干扰影响大。目前,场段中为减小杂散电流影响,采取了单向导通装置等防护措施,但杂散电流问题依然突出。对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天童庄车辆段杂散电流分布规律进行了详细测试,包括单向导通装置电流与钢轨电位测试、车辆段周边土壤电位梯度及杂散电流方向测试、车辆段整体绝缘电阻测试、单向导通装置断开前后土壤电位梯度对比测试等,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了正线对车辆段杂散电流干扰的规律,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