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监测系统及其设置的主要标准和原则,对比分析了3种杂散电流监测方案的系统组成和优缺点.以大连市202路轨道交通线路延伸工程为例,分析了杂散电流监测系统的适用方案及主要设备的功能和参数.随着网络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杂散电流监测系统已向着集中管理方向发展,能够更实时、更直观、更有效地对杂散电流进行监控和防护.  相似文献   

2.
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监测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深圳轨道交通5号线为背景,阐述杂散电流监测系统的设计原则和结构,分析监测内容的依据和测量原理,对杂散电流监测系统主要设备的功能、结构和接线进行具体描述。实践表明,该系统有助于运营部门及时掌握杂散电流的泄漏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杂散电流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李昊 《铁道技术监督》2011,39(3):18-20,56
以首都机场线防迷流监测系统为例,介绍杂散电流产生的危害以及杂散电流防护的基本原则。通过介绍首都机场线防迷流监测系统,对杂散电流的防护提出一些具体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地铁钢轨回流方式直流牵引系统杂散电流产生的原因和危害,以及采取的主要防护措施,并针对国内地铁杂散电流防护在设计、施工、运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了目前国内地铁采用排流法防腐存在的问题,同时从设计、施工、运营等方面对国内地铁直流牵引系统杂散电流防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的防护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杂散电流对供电系统周边的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危害很大.对杂散电流的防护应采用"以防为主,以排为辅,防排结合,加强监测"的原则.结合多年的现场施工经验,从杂散电流的防护方法、技术原理及杂散电流的监测等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的防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杂散电流监测系统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目前存在的杂散电流监测系统进行了分析讨论.给出了一套基于虚拟仪器labview的杂散电流测试系统.系统可以实现对杂散电流的自动监测和连续监测.对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世纪大道段的管地电位进行了测试.该段的燃气管道存在较为严重的杂散电流腐蚀,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李军 《西铁科技》2003,(4):40-40,42
本文作者对杂散电流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在杂散电流防护及监测系统工程施工中具体问题的处理做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8.
论述地铁牵引供电系统中的杂散电流腐蚀防护系统,讨论地铁杂散电流腐蚀产生的机理及其危害,阐述治理杂散电流所采用的方法和防治原则,简要介绍目前应用的杂散电流监测系统和排流柜之间的关系,对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用微元法建立杂散电流分布仿真模型并得出分布规律,通过采集实际地铁运营线路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杂散电流监测系统的监测效果,可实现对杂散电流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地铁杂散电流的危害及其产生原因的分析,从理论上提出了一种杂散电流监测的方法。根据南京地铁杂散电流监测的要求,设计了一套地铁杂散电流监测实用系统。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性能稳定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依据北京轨道交通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总结其风险监控系统多年运行的经验,根据新形势下安全风险管控的实际需要,结合移动互联网、大数据、GIS等新技术,对风险监控系统进行升级设计,优化监控信息即时采集、标准化数据存储与统计、风险动态分析管控、自动化履约考核等监控系统功能,实现对安全风险信息采集、信息分析、预警发布、成果报送、效果评价、状态展示、履约考核等全过程的有效管控,提升北京轨道交通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实时性、快速性、标准化、精细化和闭环管理,安全风险监控管理的效率、效益由此也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阐述地铁施工阶段地质风险特征及研究现状,结合勘察、设计、第三方监测等资料,分析可能导致事故的潜在地质因素并进行分类和辨识,提出基于风险发生概率和危害结果的PH地质风险评价方法并给出相应参考值,根据评价结果提出过程监控、加强探测和现场处置三类处理措施。基于北京市轨道交通风险管理体系,构建施工阶段地质风险动静态管控机构及工作流程,将该机制应用于北京地铁昌平线南延西土城站项目的风险管控工作,已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北京的地铁、轻轨、市郊铁路建设发展迅速,日渐庞大的轨道交通网络把北京各大新城和市中心串连起来。开通不久的地铁5号线、10号线、奥运支线.机场线、京津城际铁路,无不让百姓体会到了轨道交通带来的出行便利。 2008年8月6日,对于郊区延庆县来说是个大喜的日子.这一天.北京市第一条京郊城铁S2线正式开通进入延庆县城.它标志着北京城郊铁路新时代的开始,据悉,被列为北京奥运配套工程的北京北至延庆市郊铁路S2线,是连接首都中心城和西北部新城间的轨道交通线路.将为所有游览八达岭长城的旅客提供方便。这也是铁道部和北京市政府送给四海宾朋的一份厚礼。S2线的开通运营.不仅能满足奥运会期间国内外游客游览八达岭长城及北京西北部景区的需求,而且将大大改善北京西北部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为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运力支撑。  相似文献   

14.
根据北京地铁9号线军事博物馆车站下穿既有地铁1号线具体特点,通过模拟计算了解既有结构变形规律,针对既有结构变形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结合监控量测,信息化施工,通过主动控制引起变形发生、发展的因素,严格控制既有地铁结构的变形不大于3 mm,满足了既有线变形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5.
2008年7月19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北京市轨道交通10号线一期,奥运支线、机场线3条新线开通,自此,北京市拥有轨道交通线路8条,123座车站、200公里通车里程。众所周知,世界各国地铁发展的根本制约因素始终是资金紧缺、解决地铁投融资问题成为地铁规模发展乃至城市进程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北京昌平线地铁车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安 《机车电传动》2011,(3):56-60,82
介绍了北京昌平线地铁车辆,包括车辆的编组和主要技术参数,以及车体、转向架、牵引系统、制动系统、辅助电源系统、列车控制和诊断系统等主要部件和系统的基本特点,并对北京昌平线地铁车辆的主要技术特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地铁深基坑开挖与支承轴力、围护结构变形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北京地铁八号线二期回龙观东大街站明挖基坑、明挖区间施工,对开挖过程中基坑围护结构变形、支承轴力、地表管线沉降数据进行监测分析,得出围护桩体位移、支承轴力随开挖时间及开挖过程的变化关系,可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北京地铁10号线工程知春路站设计,因地制宜地采用明挖结构和喑挖隧道相结合的建筑结构形式,较好地解决了工程施工与城市主干道交通的矛盾。详细地介绍了车站方案、结构设计等,并提出了优化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模式下的乘客服务系统,通过乘客双向对讲、应急联动响应、车载设备状态实时监控,实现实时汇集设备状态信息、分析车载设备状态、故障告警等功能,提升整体运营效率、救灾应急水平。介绍全自动运行模式下乘客服务系统的关键技术,在北京地铁燕房线、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的应用表明,这些技术能够满足全自动运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  相似文献   

20.
分离岛式地铁车站的结构设计和施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离岛式地铁车站是一种新型结构型式。在分析分离岛式车站结构型式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地铁10号线光华路站的实例,介绍了此类车站设计施工中的难点。该站中洞采用洞桩法施工,两侧洞采用中隔壁法施工。介绍了中洞的施工步序与相应的工程措施,以及结构侧向开口施工风险的控制、合理组织主体群洞结构的施工、横撑及其预加力的设计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