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高速铁路10kV全电缆电力贯通线因电容效应导致的沿线电压升高及功率因数偏低等问题,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建立了贯通线仿真分析模型,仿真结果与分布参数模型计算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仿真模型的精确性。总结了既有线设计、运营经验及相关设计规范,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新建贵广铁路全电缆贯通线中性点接地方式和无功补偿方案。结合仿真模型,设计了无功补偿装置容量以及不同负载率运行工况下无功补偿动态调节方案,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现场实际运行情况表明,贵广铁路全电缆贯通线的各项运行指标均满足要求,中性点接地方式和无功补偿方案合理,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高速铁路10 kV电力电缆的供电可靠性直接影响高速铁路列车的安全、可靠运行。针对高速铁路10 kV电力电缆出现故障时的特征,提出一整套利用暂态行波的高速铁路10 kV电力电缆行波故障测距方案,并研制出电缆行波故障测距系统。该系统通过电缆行波采集装置采集电缆铜屏蔽层接地引线上的电流信号,采用单端行波故障测距原理进行故障测距,同时介绍了电缆行波故障测距系统所用到的关键技术。实际运行表明高速铁路10 kV电力电缆行波故障测距系统不仅能够实现单端行波故障测距,而且测距精度很高,使高速铁路10 kV电力电缆的在线监测成为可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铁路电力供电系统无功补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铁路电力系统无功补偿进行研究,以解决普速铁路补偿容量选择不合理、高速铁路补偿设备选型不稳定的问题,同时降低铁路供电线路的损耗,保证铁路供电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对电力系统中主流无功补偿装置和无功补偿计算方法的研究,结合铁路供电方案的实际情况,总结出铁路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方案。  相似文献   

4.
贯通线全电缆线路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长期以来我国普速铁路10kV贯通线采用架空方式为主、电缆线路为辅,10kV贯通线中性点采用不接地系统。高速铁路10kV贯通线大量使用电缆线路,长距离电缆线路的对地电容电流远大于架空线路,且10kV贯通线电缆线路与通信信号电缆长距离接近平行敷设,应对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综合研究,提出适合我国高速铁路10kV贯通线全电缆线路特点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以指导工程设计。研究结论:经调压器供电的10kV贯通线全电缆线路中性点宜采用低电阻接地,当调压器容量为250kVA及以下时,中性点可采用直接接地;低电阻接地的电阻值宜按单相接地电流小于400A、接地故障瞬时跳闸方式选择;变配电所接地网电阻值宜按R≤1Ω设计。  相似文献   

5.
根据线路运营数据,针对树害等自然灾害对线路故障的影响,分析了普速铁路10kV线路采用高压电缆长大线路敷设的优缺点,并对接地方式、无功补偿及保护配置的相应改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采用交流27.5kV牵引供电制式的地铁或市域轨道交通110kV主变电所的设计中,因电缆线路长而三相电力变压器容量小,故仅在35kV侧设置补偿装置的方案未必适用。因此在110kV侧设置磁控电抗器(MCR)、在35 kV侧设置SVG装置的方式对供电系统无功进行补偿是该供电制式下更为理想的补偿方案。本文以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一座主变电所为案例,计算了无功补偿容量需求,描述了无功补偿装置设置方案,最后集合实测结果对补偿效果进行了技术和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7.
津秦客运专线电缆贯通线电容电流补偿效果分析与测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津秦客运专线10 kV供配电系统采用全电缆电力贯通线路,电缆线路中的电容电流会使贯通线末端电压升高并产生过量容性无功,通过分析、仿真和测试,对津秦客运专线的电容电流补偿方案进行验证,全电缆供配电系统系统中性点采用经过小电阻接地方式,采用沿线设置固定电抗器补偿和变、配电所内分组投切电抗器补偿相结合的容性电流补偿方法,再加上有载调压器的配合,可使供电电压水平和功率因数达到设计要求,获得良好供电指标。  相似文献   

8.
在高速铁路电力供配电系统中,采用全电缆贯通线方案供电系统可靠性得以大幅提高的同时,电容电流过大会带来末端电压超标、容性无功增加、系统效率降低、操作过电压、单相接地故障下的电弧过电压等一系列问题。文章针对高速铁路电力贯通线的常见配置,在正常运行和单项接地故障情况下,对电缆线路电容电流分布及其参数水平予以分析。并通过对单芯电缆和三芯电缆方案的电容电流水平差异进行理论分析和比较,得出全线路单芯电缆敷设方案在可靠性上具备明显优势的结论。并提出了在工程设计中的电抗器补偿容量计算、补偿后电容电流的校验以及供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孙汝杨 《电气化铁道》2021,32(1):29-32,36
随着国内高速铁路建设里程逐年增加,高速铁路沿线电力系统建设趋于标准化.本文根据目前高速铁路沿线电力系统的设置情况,提出一种标准化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对其无功补偿、电容电流、感应电压、小电阻接地设计等进行计算,结合计算结果从5个方面阐述了全电缆线路与混架线路的区别,并提出高速铁路电力系统设计及运营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无功补偿方案的确定,影响因素众多,缺乏科学量化的方案评价。文章提出基于多层次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无功补偿方案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该权重经过熵值法调整降低其主观性,最后利用灰色加权关联度进行方案评价。该评价模型通过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焊轨段35kV配电所无功动态补偿装置技改工程验证,充分证明了其实用性,可为类似工程无功补偿方案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建设事业迅猛发展,但功率因数问题一直是困扰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重要问题,常常导致电力部门的高额罚款。为提高功率因数,需对无功补偿方案进行研究。在分析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无功补偿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整个供电系统综合功率因数的分析计算,研究几种无功补偿方案,并最终确定一种新的综合无功补偿方案。研究结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无功补偿方案应根据自身供电系统的实际情况,并通过综合功率因数分析计算或实测分析,来综合考虑采用高压、低压侧相结合的无功补偿方案;在条件允许时,建议采用主所设SVG+各车站变电所0.4 kV侧设APF的综合补偿方案。  相似文献   

12.
杨雪凇  黄文  李剑 《电气化铁道》2021,32(4):29-32,37
云桂铁路开通运营初期,平安牵引变电所功率因数处于长时间偏低状态,运营单位由此受到高额调整电费罚款,因此对其采取合理的无功补偿措施迫在眉睫.本文着重对可控硅相控电抗器(TCR)、磁控电抗器(MCR)和静态无功发生器(SVG)进行技术经济比选,并推荐采用MCR.利用电力部门提供的用电情况报表,结合云桂铁路既有运行情况,计算MCR的无功补偿容量,并投入运行,这也是西南地区高速铁路首次采用MCR的无功补偿方案.根据MCR投运后功率因数的跟踪统计值,验证该无功补偿方案及容量计算的正确性,为云桂铁路的运营节省电费开支.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东冶变电所功率因数问题,提出了分组投切电容器组的动态无功补偿方案,由工业控制计算机对110 kV供电系统的有功、无功变化量和潮流方向进行实时监控,由PLC可编程控制器执行对各支路真空接触器的分、合闸,实现对一次系统和补偿装置输出无功实施动态控制,使牵引变电所功率因数补偿到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铁路10kV供电系统的无功补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铁路10kV供电系统常用输电线路的电气参数进行理论计算与实际测量值的时比,找出适合该系统无功补偿容量的经验公式,为其新建或迁改时无功补偿容量的确定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郑西客运专线是设计时速高达350 km的高标准客运专线之一.10 kV电力贯通线路如采用全电缆方案,在大大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同时,增大了电缆线路对地电容电流和相间电容电流等技术难题.通过研究与分析,提出解决方案.研究结论:针对全电缆方案引起线路对地电容电流和相间电容电流增大的技术难题,经研究提出在沿线适当位置设置三相补偿电抗器,同时系统接地采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可使全电缆线路电容电流得到适当补偿,达到安全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地铁线路无功补偿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详细介绍西安地铁2号线无功补偿方案的研究过程,对地铁安装无功补偿装置的必要性、补偿方案的比较、补偿装置的选型、计量考核点对无功补偿方案的影响等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一套适合西安地铁2号线的无功补偿方案,使之为西安地铁和其他城市地铁的线路无功补偿方案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针对AC 25 kV交流供电制式市域铁路车站电力供电系统的负荷分布特点,提出其6个关键技术:中压网络电压等级的选择、双环网供电及环口的设置、供电系统接地方式的选择、单芯电力电缆金属层接地方式、配电所无功补偿的设置及配电所跨所供电实现方式,并对以上6个关键技术进行逐一详细分析和深入研究,以期为今后市域铁路电力供电系统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铁路一般采用沿线设置10 kV电力贯通线和自闭线的供电模式,贯通线为架空线的10 kV配电网一般采用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近年来随着客运专线的建设,贯通线全线基本都采用电缆线路,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很大,铁道部要求贯通线为电缆线路时,宜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针对2种不同接地方式,分析了10/0.4 kV低压系统中性点接地和保护接地的特点,对贯通线为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以及单台和两台变压器时的中性点系统接地和保护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9.
基于部分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公共连接点(PCC)功率因数小于0.9的现象,分析了影响供电系统功率因数的主要无功来源,分别为110 kV电缆容性充电无功、主变电所主变压器感性无功、35 kV环网电缆容性充电无功和动力照明负荷感性无功。阐述了几种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无功补偿方法,介绍了功率因数、电缆容性无功、主变压器无功的计算公式。以南昌轨道交通某主变电所为案例,对其无功容量及补偿需求容量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城市轨道交通供电无功平衡的合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张喜海 《电气化铁道》2018,(3):51-53,56
对中压能馈装置分散补偿无功的原理及控制策略进行研究,以实际工程为例进行35kV电缆的充电无功及功率因数计算,分析利用中压能馈装置补偿无功存在的问题,并对类似地铁工程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