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土工格栅拉筋材料工程特性对加筋土挡土墙结构的稳定性和侧向变形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三种不同高分子聚合物土工格栅筋材(聚丙烯PP、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酯PET)为对象,对其施工损伤、蠕变和耐久性等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影响其施工损伤的主要因素,明确了筋材蠕变特性对加筋土挡土墙长期稳定的重要影响以及周围介质环境对筋材耐久性的贡献.提出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土墙设计工作中考虑筋材特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为指导加筋土实体工程设计,文章在实验室采用直剪试验,对比分析了含水率(四种)、正压力(100 kPa,200 kPa,300 kPa)对土工格栅加筋河砂界面剪切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筋土界面似摩擦系数反映加筋河砂界面摩擦特性,运用Mohr-Coulomb强度准则描述土工格栅与河砂的界面剪切强度,研究了土工格栅与河砂的界面剪切性能。结果表明:加筋河砂界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剪切应力软化现象;河砂中加了土工格栅后,抗剪强度约提高60%~70%;河砂含水率的变化对界面剪切性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土工格栅在当前路基路面工程项目施工中较为常见,本文在了解土工格栅运用问题的基础上,对其应用思路进行了研究;之后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详细介绍了土工格栅在路基路面工程中的运用思路。从案例工程的经验可以发现,土工格栅可以满足路基路面的工程要求,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为对公路路基的不均匀沉降予以防治,文章分析了引起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提出了相关的处治办法,并结合工程实践对土工格栅加筋和石灰处理对减小路基不均匀沉降的使用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土工格栅加筋和石灰处理对减小路基的不均匀沉降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供路面结构设计时确定加筋土路基动回弹模量的依据,促进加筋土技术在道路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文章利用动三轴仪对土工格栅加筋碎石土进行动回弹模量试验,并对比分析了含水率和加筋方式对动回弹模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含水率的提高会降低加筋土体的动回弹模量,确定加筋土路堤动回弹模量时应考虑平衡含水率的影响;土体加筋之后可以提高其动回弹模量,在土体中水平剪切变形层位布设土工格栅,增加加筋层数或减少加筋层间距,对提高动回弹模量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土工格室是继平面的土工格栅发展起来的三维土工合成材料,它的加固效果优于土工格栅.在加固原理上,它不仅能与土工格栅一样隔断剪切破裂面,同时它还能使加固层成为一个整体,对处于其中的土体进行三维约束,提高了固层本身的强度和刚度.在土工格室加固原理方面和土工格室的施工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采用细观颗粒流软件PFC2D建立明洞卸载数值模型,从竖向土压力、颗粒竖向位移、颗粒间接触力链、孔隙率等细观层面研究了不同减载措施对土拱效应的影响,同时,以工况Y7(EPS板+土工格栅+混凝土柱)为基准,考虑不同密度、厚度EPS板进行参数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洞顶上方设置减载措施可有效减小洞顶土压力,不同减载措施的减载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EPS板+土工格栅+混凝土柱EPS板+土工格栅EPS板低压实土+土工格栅+混凝土柱低压实土+土工格栅低压实土。其中,在原明洞边坡上设置混凝土柱可以同时加强土拱效应和土工格栅的拉膜效应,使大部分填土荷载转移至混凝土柱,进而减小洞顶与洞侧土压力。土拱效应的发展与洞顶土体孔隙率的变化相关,孔隙率随EPS板密度和厚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当EPS板密度ρ=15 kg/m~3、厚度T=15 cm时,孔隙率达到最大值,土拱效应最强,洞顶荷载分布最少。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土工格栅的隔离功能和加劲功能,并依托柳州市文惠路路面工程实际,对土工格栅在临时性道路及永久性道路基层加劲设计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土工格栅可减少临时性道路与永久性道路路面基层厚度,亦可使临时性道路避免产生车辙行为,并可抵抗底层与路基的侧向反力,提高车辆轴重,降低路基垂直应力;可减少路面维修次数,延长使...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在不同温度、应力作用下对制作的加铺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聚酯玻纤布、玻纤格栅、FHGS高强玻纤复合材料土工格栅(简称FHGS格栅)等不同防裂夹层材料的小梁试件进行了疲劳寿命研究。结果表明,FHGS格栅作为防裂夹层对反射裂缝的抑制作用要优于其他几种材料,并能起到较好的防裂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土工格栅在国道315线洛浦~和田~墨玉段改建工程中的应用实践,详细阐述了土工格栅在处理工程地质不良路段时的原理、施工工艺、稳定性验算。  相似文献   

11.
在多年冻土区路基施工中,使用土工格栅能起到防治路堤边坡溜坍、减少融沉和冻胀,在多年冻土区水草沼泽富冰冻土路段,少冰、多冰冻土路段,使用土工格栅能显著防止路堤纵向裂缝的产生,抑制路基横向寒冻裂缝具有明显的作用.土工格栅在公路路基工程中的应用,可加强路基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结合浙赣铁路既有线200km电气化提速改造施工工艺要求,介绍基床病害的成因,提出铺设土工格栅进行整治,并对土工格栅的加固原理、可行性及最终整治效果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三维拉格朗日有限差分的原理,用拟静力法和动力法来分析土工格栅填土边坡的动力特性和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土工格栅能很好地提高填土体的强度和抗震性能;动力法计算结果比拟静立法计算结果更为安全,且只有动力法才能分析出填土边坡失稳的主因。  相似文献   

14.
依托已修建并投入运营的郑西高速铁路,针对开挖面积达170m2的大断面黄土隧道,进行了不同钢架形式作用机理的研究,明确了型钢拱架和格栅拱架的适用条件;采用现场对比试验等研究手段,在浅埋老黄土隧道中分别设置了型钢钢架、格栅钢架对比试验段.试验结果表明,两种钢架初期支护变形相当;两种钢架的应力均在允许值范围之内,但格栅钢架应力较小;格栅钢架的围岩-初期支护接触压力分布较均匀;两种钢架组合支护在控制大断面黄土隧道拱顶下沉方面无明显差异,水平收敛基本相等.另外,基于混凝土早期强度试验,采用围岩-结构法,根据组合支护与围岩的特征曲线,研究分析了围岩与组合支护的相互作用机制,最终得出了格栅钢架在大断面黄土隧道中的适用条件,以及在不同围岩条件下初期支护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5.
高填方浸水路基施工难度大,容易产生失稳或整体沉降,对路基施工质量与安全要求高。为了准确掌握浸水路堤的施工情况,文章对试验路3个监测断面路堤和地基分层的水平位移、竖向位移、路堤土应力和土工格栅加筋效果等进行监测,并收集数据绘制变形曲线,监测结果表明施工方案满足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冻结法施工中,掌握冻土的蠕变特性对评价冻结壁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对山西某矿粘土层进行不同冻结温度下单轴抗压及蠕变试验,得到蠕变随冻结温度、加载应力变化的规律。在分析Kachanov损伤理论模型及人工冻土蠕变经验模型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人工冻土理论-经验蠕变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建立模型计算值与人工冻结粘土蠕变试验结果,模型计算曲线与试验数据曲线拟合度较高,两者均反映了初始弹性变形、应变加速度逐渐减小至加速度为零的过程;若试样发生破坏,曲线则会在应变加速度为零的基础上继续加速上升。该模型能够反映深部人工冻土的各阶段蠕变特性,能为指导冻结法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结合广东河(源)龙(川)高速公路工程实例,通过对不同荷载下的土工带的拉伸试验,得出土工带在加载过程中的变形规律,为加筋结构的计算、以及加筋材料在工程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评价铺设玻璃纤维格栅用于防治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效果,文章以低温抗裂性能为评价指标进行小梁弯曲试验,研究玻纤格栅铺设位置对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铺设玻璃纤维格栅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且铺设位置距表面1/3~1/2高度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南宁外环高速公路的膨胀土(岩)路堑边坡为对象,基于边坡破坏的原因及特点,开展了膨胀土(岩)边坡的土性试验,并针对边坡的不同特点,提出了坡脚矮挡土墙+浆砌片石骨架+铺两布一膜、土工格栅柔性支护、土工格室柔性支护等多种不同土工材料的边坡支护处治方案。工程实施表明所采取的方案措施能经济有效地解决南宁外环高速公路的膨胀土路堑边坡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各类因素对高填方土石混填路基稳定性的影响,文章结合工程项目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随路基填方高度、地面横坡的增加,路基安全系数减小,稳定性下降;随路基边坡坡度变缓、密实度增加,路基安全系数有所增加,稳定性提高,但边坡坡度影响相对较小;采用土工格栅加筋后路基安全系数有所提升,路基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