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涌 《中国港口》2001,(6):24-25
近年来,上海港以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上海国际集装箱枢纽港为宏伟目标,积极顺应世界航运业发展的客观趋势,按照“进而有为,退而有序”的改革思路,提出了“围绕一个目标,做好两篇文章”的总体要求,全面拉开了上海港产业结构战略大调整的序幕。其中,实现老港区的功能转换,将有力地支持集装箱优势产业的迅速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基本前提则是能否积极稳妥地做好职工的分流再就业。  相似文献   

2.
<正> 随着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正式启动和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建设进程的加快,上海港两桥之间的百年老港区面临着功能转换、企业搬迁,大批职工将离岗转岗,企业的稳定和发展面临了新的挑战。因而,转变经营理念、凝聚职工队伍、开创新的天地已成为摆在功能转换中的老港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面前的严峻课题。本文就老港区企业凝聚力建设作一些探索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一、功能调整和综合开发的必要性上海港是一个百年老港,黄浦江港区是上海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自从15世纪初出现码头形成港区雏形至今,港口与城市相互依托得以发展,形成了相当的规模.1997年黄浦江港区公用码头完成吞吐量7875万吨,占全港公用码头的86%,并承担了国际、沿海和长江沿线发送旅客328万人次和到达276万人次的任务.长期以来,黄浦江港区尤其是公用码头曾经对上海市和港口腹地的经济发展、对外贸易以及人员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继续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党中央作出浦东开发开放和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重大决策后,上海正逐步向“一个龙头、三个中心”方向发展,将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上海城市功能的定位和布局也都进行了较大调整,浦东开发开放步伐加快,城市改造和建设日新月异.但是南浦、杨浦两座大桥的相继建成,使两桥之间港区码头的布局和功能与城市发展规划的矛盾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4.
丁越峰 《中国港口》2010,(4):50-50,52
<正>上海的老港区大多沿黄浦江分布,货运量增加与港区拥挤狭小的矛盾特别突出。工艺落后、设备机械陈旧老化、配套设施不全,防污治污措施缺乏。为了适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港口、实现港口可持续发展,促进老港区节能减排和降耗,意义非常重大,是实现上海港降耗10%目标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5.
酝酿己久的上海港老港区"搬家"项目在新年开局将有大动作:上海杨浦大桥至南浦大桥间总长8.7公里区域内的原有的7个港区62个码头的装卸功能将功成名就,逐步退出老的装卸舞台,迈步跨上上海市黄浦江新一轮开发的崭新舞台."亲水"将成为未来的主导功能,一系列融休闲、娱乐、购物为一体滨水景观将成为上海以及上海港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6.
正上海港是百年老港,属于典型的河口港。一直以来,装卸作业局限于黄浦江内,且受航道水深限制,不利于大型船舶航行进出。港口要发展就必须跳出黄浦江的局限,向外拓展开辟新港区。在交通部和上海市的正确领导下,20世纪90年代在吴淞口外高桥长江岸边建设码头。自1993年上海浦东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外一期)正式开始承接集装箱装卸后,逐步构筑起了外高桥一至六期的崭新港区。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上海港的建设经历了从黄浦江迈入长江,而后奔向大海的过程,建成了洋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老港区城市化改造问题始现于上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沿海主要港口煤炭、集装箱、原油、矿石专业化泊位相继建成,大型化、专业化、集约化成为港口现代化发展的主导方向。一些老港区码头吨级偏小,进港航道等级偏低,已不能适应港口和经济发展需要,老港区与城市之间矛盾开始逐步显现。不少港口开始向水深条件更好的地方拓展发展空间.新的现代化大型港区逐步形成规模,老港区吞吐量稳中有降,出现调整改造呼声和要求。  相似文献   

8.
上港集团煤炭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上港集团下属唯一的一家专业化煤炭装卸企业,主要承担上海及周边江、浙地区的部分电煤、气煤、冶金用煤和生活用煤的装卸、储存和中转任务.根据上海市政府关于黄浦江两岸开发和世博会召开的需要,按照上港集团"三大战略、四大板块"的发展框架,2007年公司在黄浦江"两桥"以内的老港区已全部退出,地处卢浦大桥上游的北票码头也将在2008年底前停产腾地进行开发.同时,对地处长江口岸的罗泾煤码头进行改扩建和恢复性改造,对地处杨浦大桥下游的朱家门码头进行了局部装卸工艺改造.  相似文献   

9.
<正> 进入新世纪,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一轮城市发展,把加快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作为全面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驱动器”。老港区功能调整、综合开发与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紧密关联,地处浦江两桥之间的上海港客运服务总公司已成了调整开发的前哨阵地。总公司党委面对社会环境的“五个多样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客货运生产日趋萎缩,连年亏损,职工思  相似文献   

10.
陈武祥 《集装箱化》2002,(11):17-18,35
目前,许多国际上的大型班轮船公司将其集装箱干线船在我国许多港口挂靠.厦门港和福州港这两年就陆续开通了许多集装箱班轮干线,而且停靠的船舶越来越大.因此一些大集装箱港口,在其完成的集装箱吞吐量中,中转集装箱的比例日渐提高.许多集装箱货物往往都是在出口地直接报关后到上海港、厦门港这样的大港口转关出口的.这就是大家熟悉的集装箱"外贸内支线"运输.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一直保持着迅猛的增长势头.2006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更是突破2615万TEU,继新加坡之后排名第二.与此同时,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快速发展对上海港自身的港口建设、基础设施投资规模、营运策略以及集疏运网络布局提出了考验,因为这几者是息息相关的.由此,本文通过对历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及相关数据的考察,预测了今后几年内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  相似文献   

12.
以长三角区域港口为研究对象,采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分析2005—2009年长三角港口的平均集中率和分货种港口的空间集中度,然后从各港口的显示性比较优势和绝对比较优势揭示了各货种在长三角港口内部的转移情况,最后得出在长三角港口体系中,各货种集中程度呈现下降的趋势,集中化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集装箱,石油,天然气及其制品,金属矿石,矿建材料,煤炭。同时上海港集装箱集聚效应加强,散货方面则呈现上海港向周边港口快速扩散、浙江省以宁波-舟山港为龙头集聚效应进一步加强、江苏港口承接转移的同时自身港口结构同步升级调整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4月20~21日,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内贸集装箱发展委员会在上海成立。首届委员会由32家港口企业组成,上海港龙吴港务公司为主任单位。这标志着我国港口内贸集装箱企业有了自己的专业组织,这对于加快内贸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具有  相似文献   

14.
编者之声     
《中国港口》2005,(2):1-1
<正>中国港口巨人的步伐如大步流星,前进速度之快令世界港口界瞩目。翻开本刊第2期,读者一定会再次受到鼓舞和振奋。上海港今年1月份完成了集装箱吞吐量142万标准箱,竟然比去年1月份的100万标准箱提高了42%,如果照此速度增长,今年上海港有望超过1800万标准箱。难怪《中国远洋航务公告》的一篇文章的标题就是"上海港时代来临"。当然,不仅仅是上海港,深圳、宁波等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同样增长神速,表明在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促进下,我国港口是整体性的突飞猛进。  相似文献   

15.
赵一飞 《集装箱化》2021,32(12):1-2,19
2021年11月1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暂时调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和《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国际集装箱班轮公司利用其全资或控股拥有的非五星旗国际航行船舶,开展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与上海港洋山港区之间,以上海港洋山港区为国际中转港的外贸集装箱沿海捎带业务试点.该批复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众所周知,发达的国际中转业务是世界一流航运枢纽的重要标志.实际上,上海市人民政府早在1996年建议在洋山岛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深水港区之时,就将其定位于大力发展国际集装箱中转业务;但受我国相关国际航运法规和制度的限制以及周边港口竞争的影响,自2005年12月10日洋山港区一期工程投产以来,上海港国际集装箱中转业务一直未能较好地开展起来,与规划目标存在较大差距.上海市各届政府一直在为大幅提升上海港洋山港区国际中转箱量占比寻求良策.  相似文献   

16.
赵一飞 《集装箱化》2021,32(12):1-2,19
2021年11月1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暂时调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和《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国际集装箱班轮公司利用其全资或控股拥有的非五星旗国际航行船舶,开展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与上海港洋山港区之间,以上海港洋山港区为国际中转港的外贸集装箱沿海捎带业务试点.该批复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众所周知,发达的国际中转业务是世界一流航运枢纽的重要标志.实际上,上海市人民政府早在1996年建议在洋山岛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深水港区之时,就将其定位于大力发展国际集装箱中转业务;但受我国相关国际航运法规和制度的限制以及周边港口竞争的影响,自2005年12月10日洋山港区一期工程投产以来,上海港国际集装箱中转业务一直未能较好地开展起来,与规划目标存在较大差距.上海市各届政府一直在为大幅提升上海港洋山港区国际中转箱量占比寻求良策.  相似文献   

17.
正对于早期位于城市中心区域的港口而言,伴随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推进,其传统货运功能逐步收缩,港城矛盾问题不断激化,老港区面临转型发展的客观必然性近年来,国内不少港口城市港城矛盾突显,产业结构调整使老港区原有的港口功能无法完全适应未来发展需求。在国家岸线保护的总体政策导向下,城市中心用地、城市岸线不断向老港区扩张发展,越来越多沿江、沿海港口城市步入岸线功能调整和城市化转型发展的进程中。  相似文献   

18.
位于新加坡北部的裕廊港也算老港口了,它始建于1965年,作为裕廊工业区的配套项目,共有23个多功能泊位,泊位总长度达4600米,水深16米、陆域面积152公顷,货种包括水泥、钢材、重大件、木材和集装箱.现在,新加坡政府鼓励它发展成为一流的综合性港口,在保持传统的散货、件杂货和物流业务的基础上,向集装箱产业进军,为货主提供一揽子物流服务.所以,在大力发展集装箱产业方面来说,它还只能算一个新兵.该港原由裕廊镇管理局负责管理,2001年初正式成立裕廊港口有限公司,以期通过专业化的管理加快港口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03年,上海港以富有历史意义的惊人跳跃再度吸引了全球的目光。继2002年创造国际集装箱吞吐量861.2万TEU的佳绩,2003年11月30日,上海港国际集装箱吞吐量一举突破了1000万标准箱大关,至年底,全年集装箱吞吐量继续冲高,超过了1100万TEU。全港货物吞吐量在2002年达到2.64亿吨的基础上,再创新高,突破了3亿吨。两大突破,使上海港在全球集装箱大港与综合大港的排名榜上再次跃升,跻身世界大港前三强之列。与此同时,在集装箱航班密度、航线数量、航线覆盖面与件、散货船舶停泊艘次四个方面,上海港创造并包揽了我国港口的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20.
王雅山 《港工技术》2012,49(3):9-11,21
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全面转型的新时期,许多沿海港口城市面临如何调整港口与城市的空间结构关系的问题,开辟新港区和老港区的开发改造已成为沿海地区港口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研究国外港口的成功经验和分析秦皇岛港老港区开发改造工程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强调在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前,要针对老港区开发改造的战略定位、概念规划、主题策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片区策划等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