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等级公路景观序列构成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公路尤其是高等级公路景观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景观序列构成是公路景观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高等级公路景观序列的涵义和遵循的原则,并重点对公路景观序列构成的形式和内容进行详细分析,最后给出了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2.
公路景观系统设计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以景观序列为主轴的公路景观系统设计方法.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公路景观设计的各项要点,并结合大量实际图例加以说明,为更深入地研究公路景观问题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公路动态景观序列布局艺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景观有别于传统园林景观,道路把不同的景点连接成了连续的、动态的景观序列,同时道路本身又是景观的视线走廊。分析了公路动态景观序列的特性,通过纵向比较古代造园理论、画论和现代公路景观动态序列的特点,探讨了传统园林艺术理论在现代公路景观中的应用,提出了公路动态景观序列的艺术布局方式。  相似文献   

4.
公路与园林建筑景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景观是在风景园林建筑景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继承的同时又有自己的特点。研究公路景观,把环境美学的原则和要求融入到公路设计、建设和评价过程中,对于实现公路景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公路景观与园林景观和建筑景观的功能取向和设计思想的比较分析,在对文化理念与景观评价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公路景观与另外两种景观类型的异同,针对公路景观的特点,提出了合理的公路景观设计思想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公路空间围合度及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晓春  沈毅  邵社刚  张肖宁 《公路》2012,(1):177-183
在界定公路景观空间和界面围合度的基础上,分析了公路实体界面、虚体界面和零界面的空间属性特征和带给行人的不同空间感受;根据公路自然景观立地状况特点,将公路沿线景观空间形式分为平缓式、起伏式和高潮式三类。并以一地处丘陵地区的高速公路为例,利用道路设计软件HintCAD得出的路线填挖状况,绘制出公路界面围合度图谱,根据图谱特点分析公路沿线景观空间所属类型,作为公路景观空间序列规划和区段风貌控制的依据,使公路景观设计充分结合行人审美心理和动态视觉的特点,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6.
林晓东  林浩 《中外公路》2019,39(5):183-188
准确预测公路隧道结构沉降数据对工程安全风险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自回归-滑动平均时间序列预测模型(Auto-Regressive and Moving Average)的单一线性问题,该文提出了考虑沉降数据空间关联性的向量-结构时间序列模型(Structural Vector Time Series)。该模型由向量式和结构式两部分组成:①向量式时间序列模型可模拟多维时间序列变量当期项与滞后项的关联关系;②结构式时间序列则建立多维时间序列当期项的关联关系。最后以上海某一公路隧道为工程案例,计算结果表明考虑空间关联性的向量-结构时间序列模型比传统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7.
公路线形与景观协调设计是实现公路与环境和谐统一的重要手段。从公路线形自身的协调和线形与景观环境的协调两个方面探讨了公路线形与景观协调设计的内容和方法,重点分析了后者即线形与景观环境的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湘西地区大众旅游需求的不断升级以及旅游消费理念的不断完善,开展湘西旅游公路景观资源的分类、识别、评价和利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湘西地区旅游公路景观资源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公路景观资源两层次分类方法,将旅游公路景观资源分为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公路自身景观资源和公路路侧艺术景观资源4大类;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湘西旅游公路景观资源评价体系,并根据湘西旅游公路沿线景观资源特点,进行湘西旅游公路景观资源区系划分,建立了旅游公路景观资源利用水平等级评价方法与标准建议,并提出了相关完善建议。研究成果对旅游公路景观规划、设计、改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公路景观设计基本观念和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国内外公路景观发展过程,分析近年来我国公路景观观念误区,提出适宜公路景观设计的基本观念,以及基于良好观念的景观设计原则。分析得出,适宜的公路景观观念对指导公路设计,避免设计误区,营造出可持续的生态公路景观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公路线形与景观协调设计是实现公路与环境和谐统一的重要手段。从公路线形自身的协调和线形与景观环境的协调两个方面探讨了公路线形与景观协调设计的内容和方法,重点分析了后者即线形与景观环境的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11.
根据山区公路环境特点,利用生态环境问题所用到的景观生态学理论体系框架,按照山区公路建设景观影响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对景观敏感度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对影响景观敏感度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出景观敏感度综合分级分布图,对山区公路建设决策及施工过程中的景观建设、生态维护、景观保护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旅游公路生态景观设计是近年公路建设中出现的一个引人关注的课题。该文依托深圳市西冲二通道(南澳-鹅公-西冲生态景观道路)规划研究,提出了旅游公路生态景观设计的方法和步骤。结合深圳东部滨海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景观序列,将西冲二通道沿线的生态景观划分为3个景观特色带,使每个景观特色带具有各自的特点,带给游客不同的驾驶体验。根据这些景观特色带的特点,在道路线形、边坡防护、观景台设置、植栽设计、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设计,使得整条旅游公路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公路景观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因此,研究公路景观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该文运用景观三元论,并遵循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和方法,从公路的环境、功能、美学三个方面构建了公路景观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公路景观评价,并以广西水(任)-南(宁)路为实证,对多级模糊评价的实用性加以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公路建设应满足"短距离、高速度、大流量"主要要求,同时还应注重其环保效应和景观效应。本文从公路景观设计的基本思路入手,分析了公路景观元素和景观造型,并对如何进行公路景观规划设计、景观形态设计、景观色彩设计和绿化景观设计进行了探讨,以探求合理的公路景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科学合理地安排公路规划项目建设序列,优化资源配置,是实现中国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文中从紧迫性、重要性、经济性、交通效果四方面,采用路段饱和度、路段行政级别、路段重要度系数、内部收益率、交通服务质量改善率、交通运行效率改善率六参数构建公路建设项目排序参数体系,提出了基于离差最大化的公路建设项目TOPSIS排序模型。该模型以影响参数为因素指标集、公路建设项目为论域集构建公路建设项目实施序列矩阵,应用[0,1]线性变换将其标准化;充分考虑数据本身蕴涵的信息,采用离差最大化法确定影响参数的权重系数,并将标准化决策矩阵与参数权重相结合构造加权标准化决策矩阵,通过计算公路建设项目与正负理想方案的距离及与理想方案的贴近度来确定公路建设项目的实施序列。最后以5条公路建设项目排序为例,说明了该模型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公路景观绿色通道作为国家交通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对地区经济发展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是国家交通现代化的标志。本论文主要着眼于对北京公路绿色通道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现有绿色通道景观进行研究,探讨北京市公路绿色通道景观建设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民用汽车作为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之一,具有重要的统计学意义.它也是研究温室气体排放、石油消.耗、公路建设和交通运输的重要参考指标.本文基于SPSS软件,采用对时间序列的曲线估计法,对2010~2020年的民用汽车总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8.
公路路域景观美学感知是营造高质量公路景观环境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公路使用者角度,采用"心理物理学"法定量评价了不同公路路域景观组成的美学感知状况.研究发现:公路路域景观美学质量与人工设施特色性、公路与人工设施距离、人工设施与周围环境融合度、路域植被盖度、景观质地、路域水体大小、路域植被种类、景观多样性、景观自然性、景观开阔性、景观完整性、景观生动性、天象特征和公路在视域内显著度呈显著相关关系;本文的评价模型中仅考虑路域植被类型与景观完整性两个自变量.依据评价结果,提出了五点有助于公路景观设计和决策的路域景观美学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云南公路景观建设中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赏析,基于公路景观建设进行了探讨,对公路景观的建设理念及内涵进行了阐述。在公路景观建设中,强调:公路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之美,路侧景观建设中的点缀之美,公路沿线地域文化之美,同时更应注意公路景观的安全交通功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荒漠地区承载旅游功能的高速公路为对象,分析了荒漠地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旅行者的需求,提出了荒漠地区旅游公路景观设计的目标、原则、重点和难点,并以巴彦浩特至银川高速公路内蒙古段为例,探讨了景观序列的构建、景观元素的运用等景观设计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