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TFX1型防滑器的系统组成,防滑控制原理,系统诊断及故障处理方法,系统软件设计以及电源自动通断,轮径自动修正等功能,还介绍了TFX1型防滑器为适应我国铁路需要所特有的停车系统诊断试验方法,相邻轴速度部件互补以及运行里程累计及显示功能。  相似文献   

2.
总结叙述了提速列车上安装的TFX1型防滑器的运用经验、检查、维修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现行普通双层客车结构,特点及中长途径双层客车的提速试验结果的分析,论证了现行普通双层客车在加防滑器后,提速到140km/h运行的可行性。同时,就提速双层客车加装TFX1防滑器的方案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TFX—1型新型铁道螺栓防锈脂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TFX-1型铁道螺栓防锈脂及其配套的专用涂脂器的性能、特点及主要技术参数,经使用证明,防锈脂低湿性能、防锈周期等优于现用油酯。涂脂器作业效率高,工作温度范围为-40℃~+120℃,在北方极塞地区和南方湿热地区均适用。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所有提速客车全部安装了电子防滑器,保证了提速旅客列车的运行安全,从2000年开始,铁道部已规定所有新造客车必须全部采用电子防滑器,因此电子防滑器已开始全面推广使用,并且从2001年底TFX1G型防滑器也已开始批量投入使用,为了让有关人员更好地掌握TFX1G型防滑器的安装连接、系统试验、操作使用、检修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术与要求,下面就TFX1G型防滑器的相关资料逐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针对东风7型内燃机车在通过机械化驼峰时发生基础制动碰车辆缓行器的问题,分析了原因,介绍了三种取消横拉杆的具体结构。经过东风7C型机车的试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文章认为装XFD-1型踏面制动单元装置是解决东风7型内燃机车基础制动装置存在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应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系统的可靠性结构模型,计算出SLC-1型用户集线器的MTBF真值。根据可靠性试验方案估计出SLC的MTBF区间,并作出系统的接收判决,通过可靠性增长试验以及系统的降额设计等措施,极大的提高了SLC-1型用户集线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CRH380B型动车组在制动过程中,为防止转向架制动闸片抱死,避免轮对踏面与轨道产生滑动摩擦而导致轮对变形,在车辆的每个转向架上安装了防滑速度传感器,当防滑速度传感器检测到轮对转速异常时,会触发防滑控制。介绍了防滑速度传感器测速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了2种制动系统故障代码的清除方法。  相似文献   

9.
快速客车上应用了大量的新技术,电子防滑器便是其中之一.长期的应用实践表明,电子防滑器在防止轮对擦伤、保证旅客列车运行安全方面已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快速客车上装用的电子防滑器有MGS2型、AS20C型和TFX1型3种型号,它们均由速度传感器、电子防滑器主机、压力继电器和防滑排风阀组成.以TFX1为例,对电子防滑器常见故障的原因分析和处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防滑控制系统的轴速测量精度,设计了基于MC9S12系列微控制器和基于FPGA的2种等精度轴速测量系统。对2种等精度测速装置进行了试验验证,分析并通过试验验证了等精度法的分辨率和测量延时对测量精度的影响。结合等精度法测速在城轨车辆防滑控制系统中的实际测试数据,分析了真实车辆条件下轮轴速度的测量精度和轮轴的实际转动状态对轴速信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电流型控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分析了斜补偿的必要性及方法。通过磁悬浮列车辅助电源的设计实例,着重分析了斜坡补偿电路和MOSFET栅极驱动电路,并对误差放大器补偿网络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2.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测速系统通常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方式实现。综合分析了各种速度采集设备的原理、功能、性能及接口,对比了主流测速系统的配置方案、安装布置及系统结构。不同测速算法的设计思路不同:车辆参数法是在车辆防滑控制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信号系统判定车轮打滑的经验参数;实时检测法则是基于信号系统自身的速度采集设备判定车轮打滑,更加准确、贴近现场实际工况。  相似文献   

13.
列车测速仪检测装置传感器检查器是用于对列车测速仪传感器的检测,传感器是列车测速仪的取样部分,而作为取样的传感器,其误差大小直接影响到列车测速仪测速的准确程度。本文介绍了传感器检查器的设计思路及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测速系统通常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方式实现.综合分析了各种速度采集设备的原理、功能、性能及接口,对比了主流测速系统的配置方案、安装布置及系统结构.不同测速算法的设计思路不同:车辆参数法是在车辆防滑控制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信号系统判定车轮打滑的经验参数;实时检测法则是基于信号系统自身的速度采集设备判定车轮打滑,更加准确、贴近现场实际工况.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介绍TFX型防滑器综合试验台构造及工作原理,通过对设备的构造及原理分析其工作过程,分别从防滑器速度传感器、防滑阀性能检测、压力继电器性能检测、防滑器整机性能测试、数据查询几个方面介绍其操作过程,以实现更好地检测防滑器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快速货车上使用防滑器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培曙 《铁道车辆》2002,40(8):15-17
介绍了机械式防滑器和微机控制防滑器的作用原理及特点,探讨了我国快速货车使用防滑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防滑器的防滑作用与粘着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培曙 《铁道车辆》1998,36(3):17-19
根据防滑控制与粘着的关系,分析了防滑器如何根据速度差,减速度,滑移率等参数的变化,控制制动力,使防滑器有良好的防滑作用,又能起到充分利用粘着的作用,并得出只有兼顾二者,防滑器的设计才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8.
ST型缓冲器技术参数的确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进德 《铁道车辆》1999,37(8):6-10
通过介绍ST型缓冲器技术参数的选取和运用考验情况,说明它是可以满足我国铁路运输发展的需要。用其替代现有2号,3号,MX-1型等旧型缓冲器在既有型号车辆上使用,合乎我国铁路情况的。在新车设计时,可采用大容量的MT-3型缓冲器。  相似文献   

19.
在智能型电子防滑器控制的研究中,通过试验数据的仿真研究表明了防滑器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模型建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车辆盘形制动模拟试验台进行了室内车辆制动防滑模拟试验,以进一步验证其所建立的防滑器智能控制模型,并考核滑器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模型的滑行判断能力和防滑性能。由试验结果表明在智能型电子防滑器控制系统的研究中,所建立的防滑器控制模型具有专家知识和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加减速度和冲动(由于试验台的局限,本文滑移率控制参数为零)两个变量正确判断轮对的运动状态,特别是冲动变量的引入使得控制模型可以提前检知车轮的运行趋势,防止滑移率和减速度的过度增大,避免滑行的发生,模糊神经网络在防滑器上的成功应用将开创防滑研究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影响LX-5F型故障点测定装置精度的几个参数,结合现场实际处理的经验,介绍了提高检测精度的调试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