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现役散货船板架结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现役散货船双层底结构的稳定性能进行研究,讨论了结构缺陷对稳定性的影响,提出带缺陷结构的稳定性计算方法,得出了计算双层底板架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方法,通过实例计算,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并讨论了装载情况对双层底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将有限元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工程中常用的正交异性板方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正交异性板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构承载能力的差距,并依此给出一修正系数,使正交异性板方法能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程.本文还对部分骨材开裂的双层底板架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得出不同开裂情况下板架的临界载荷.最后文中还通过实船检测资料,对存在着腐蚀缺陷的双层底结构进行了缺陷分析,并与理想结构的临界载荷进行比较,得出了腐蚀状况对结构的稳定性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
秦昊  周力  周波  林哲 《船舶工程》2020,42(11):46-50
以单向加筋板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正交异性板理论和等效板厚理论提出了适用于振动分析的等效厚度正交异性板简化方法,并与常用的简化方法进行了比较。推导了3种简化方法下的加筋板固有频率的解析公式,并计算了四边简支单向加筋板固有频率。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简化方法在求取单向加筋板低阶固有频率时计算结果与有限元结果前五阶误差在15%以内。文中应用该简化方法计算了一船体梁的固有频率,通过对船体梁甲板的加强筋结构进行简化,将模型总单元数降至原模型的27.6%,采用本文方法计算得到的船体梁垂向前三阶和扭转一阶振动频率优于传统的正交异性板简化方法,较原模型偏差在2.2%以内。说明等效厚度正交异性板简化方法在特定工程领域是可用的,且此法相较之前的方法有一定程度的改进,对相关研究和工程计算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一种快速分析双层板结构临界载荷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建立了一种快速分析双层板结构临界载荷的方法,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将复杂的双层板结构(普通平板和加强筋板是它的特例),从其相邻结构中分离出来,用弹性约束计及相邻结构的影响,用正交异性板来描述原结构的力学特性,能够快速得到其界载荷,且有一定的可信度。在工程方案论证阶段此法尤其显优越。  相似文献   

4.
本文建立了一种快速分析双层板结构临界载荷的方法,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将复杂的双层析结构(普通双板和加强筋板是它的特例)从其相邻结构中分离出来。用弹性约束计及相邻结构的影响,用正交异性板来描述原结构的力学特性,能够快速得到其临界载荷,且有一定的可信度。在工程方案论证阶段,此法尤显优越。  相似文献   

5.
考虑横向剪切的双层板架临界载荷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虑横向剪切效应,建立了一种计算双层板架结构临界载荷的方法:将复杂的双层板架结构从其相邻结构中分离出来,用弹性约束计及相邻结构的影响,用正交异性板的方法描述其力学特性,用能量法求解双层板架结构临界载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靠,尤其适合在工程方案的论证阶段应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一系列单轴受压的双向正交密加筋板进行了有限元非线性计算。基于有限元数值计算结果和正交异性板理论,引入纵向加强筋的柔度λx、横向加强筋的柔度λy以及密加筋板的柔度β这3个参数变量,提出了关于这3个参数变量的双向正交密加筋板极限强度预报公式。对3种类型加强筋的双向正交密加筋板的极限强度分析结果表明,预报公式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的绝对误差很小,能准确预报双向正交密加筋板的极限强度。  相似文献   

7.
汤刚  杨平 《船海工程》2012,41(2):59-62
将双向密加筋板简化成正交异性板模型,通过对平衡方程的无因次变换,利用各向同性板的弯曲要素,求得正交异性板在均布载荷下的最大应力值。具体分析5种加筋板结构形式、2种加强筋类型和2种加强筋的尺寸。计算结果表明,文中提供的公式可以准确地对双向密加筋板的强度进行预报。  相似文献   

8.
某大桥主桥钢箱梁板单元为正交异性结构,焊接制作过程中产生明显的角变形。本文结合实际工程中控制顶板单元焊接变形的方法,通过计算与有限元技术对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对称角铺设矩形板结构弯曲解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承宗 《船舶力学》1998,2(5):44-49
本文应用文献「1」给出的各向异性板结构横向弯曲一般解析解对承受均布载荷的纤维增强对称角铺昨合材料矩形板进行弯曲分析,并针对四边简支,四边固支进行计算。分别选取各向异性材料,弱各向异性材料进行分析。讨论了边界条件、向异性、铺设角、铺设九和跨宽比对板挠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罗源湾2×5万吨级泊位采用前板桩高桩码头结构,这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混合结构。为了确保码头结构可靠性,前板桩结构变形计算采用了空间杆系有限元和平面应变有限元两种方法。介绍了两种计算方法的关键参数取值和前板桩变形计算结果,并将计算结果与变形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从而验证了了两种计算方法关键参数取值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