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通过对RN4国道旧路的路面剩余承载力、路面平整度、路面的可视状况、路面沥青层质量和未处理材料质量等方面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并根据检测结果对RN4国道进行旧路补强设计和新建路面结构设计比选,综合拟定RN4旧路改建的路面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2.
公路改扩建是改善和提高现有公路通行能力最直接的措施。根据现有路况调查、原有路面使用状况及旧路改造动态设计中补强方案工艺实践等,提出了补强方案的工艺要求,为公路改扩建工程补强方案工艺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对旧水泥路面共振破碎层分上层及下层进行强度形成机理分析,对破碎层旧水泥路面层及其破碎层进行弯沉测试和回弹模量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层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整体强度虽然较好,但差异性很大,不利于直接补强和加铺新的结构层;共振破碎后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整体强度下降,但均匀性很好,呈现出柔性特征,更有利于路面的补强和加铺,从而可有效提高路面的使用品质。  相似文献   

4.
旧路改建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多年来来对北京地区旧路改建的设计与施工经验,介绍北京地区的一些重要公路改建的路基横断面,以及平面,纵断面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又根据旧路路面状况,提出几种旧路补强的路面结构设计与施工做法,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根据老城区道路路基路面结构调查、取样试验结果,提出对老路不同路基路面结构的处理方法;针对旧沥青路面不同破损情况,设计了路面结构层对应的补强方案,并将玻纤网防止裂缝反射技术运用于试验路.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津滨高速公路的调研,根据2009年检测的路面弯沉资料、路面结构层钻心成果和实地考察,对路面结构的改造制定出一套方案,并提出一种计算旧路补强时旧路路面计算弯沉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根据老城区道路路基路面结构调查、取样试验结果,提出对老路不同路基路面结构的处理方法;针对旧沥青路面不同破损情况,设计了路面结构层对应的补强方案,并将玻纤网防止裂缝反射技术运用于试验路.  相似文献   

8.
苏鹏 《中南公路工程》2014,(2):154-157,184
采用有限元分析改进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厚度设计的弯沉法,考虑多指标因素的影响,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及其基本假定,通过分析旧水泥混凝土板和补强层的模量、厚度与弯沉差之间的关系得出:旧板与加铺层材料的模量与厚度越大,旧板弯沉越小,不同的材料性能存在不同的最佳补强厚度范围,在底板厚20 cm,模量为30000 MPa条件下,最佳补强厚度为12~20 cm,各向应力均在1.2 MPa以下,在合理厚度范围内不会造成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9.
根据旧沥青路面不同强度条件设计出对应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补强方案,并将玻纤网防止裂缝反射技术运用于试验路。  相似文献   

10.
第二届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国际会议将于1981年4月14日到16日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印第安纳满利斯召开。会议目的是交换有关公路、农村道路、机场以及其它特殊情况修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最近设计资料。从经济和实用的观点出发,重点是对新铺路面和旧路补强考虑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的可能使用性。这次会议也是对参加实际工作的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11.
交通、经济的发展要求对原有道路进行改扩建。文章根据扩建工程的特点、功能、使用要求,新建路面结构功能及要求,对新线方案、与原路搭接路段、加宽路段等采用动态设计,并对路面纵坡拟合、互通立交、收费广场、隧道路面、桥面铺装等也均采用动态设计,不拘泥于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12.
有"东方华尔街"之称的天津市解放北路道路改造工程设计,将原交通主干道改变为集商业、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景观道路。该文介绍了此项目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路面结构的设计原则及施工注意事项;在路面结构设计中,采用水泥混凝土与花岗岩石材相结合的复合路面设计思路,能同时兼顾道路坚固耐用功能与欧洲古典景观效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ATB40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实体工程,对大粒径沥青稳定碎石基层(ATB40)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代替半刚性基层的应用技术,包括路面结构设计、ATB40的配合比设计、路用性能以及施工技术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TB40应用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中,可以有效防止路面反射裂缝的产生,并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惠盐高速作为广东地区最早一批建成通车项目,自1994年建成运营,其交通区位优势显著,是深圳地区前往粤东和江西等地最方便的道路,同时也是深圳去往惠州最便捷的通道。结合当前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多种处治方案,综合比选,选取共振破碎后加铺沥青面层为推荐方案,可很大程度的减少建筑垃圾,减少废弃材料运输问题,降低了车辆尾气污染问题。达到改扩建目的的同时实现绿色公路设计理念,为高速改建中白改黑路面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旧水泥混凝土面板击裂稳板试验路进行研究,得出采用冲击压路机YCT25冲击压实10遍即可到达击裂稳固旧水泥混凝土面板的效果;通过对旧水泥混凝土面板注浆试验路进行研究,推荐采用声振法并辅以FWD截距法综合确定脱空板,同时得到了注浆材料最佳配合比设计。根据旧路处治情况,有针对性地给出了沥青路面罩面结构组合设计、罩面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和目标配合比设计。  相似文献   

16.
结合国道320 K1156~K1161段(莲易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进行沥青加铺层结构设计,并对拟定的加铺层结构进行力学分析,确定了最佳的加铺结构,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该文通过介绍一种在重载交通下破损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改造升级的新技术在广州北环高速路面改造工程中的应用,探讨和总结了旧路面冲击压稳结合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罩面加铺技术对道路改造中的病害快速处理、路面结构等级的改善和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和路面状况的恶化,大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都面临着翻修改建的任务,加铺沥青混凝土罩面是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为确定经济合理的加铺结构层,保证路面结构强度,延长道路使用寿命,防治反射裂缝是其关键技术。通过介绍震川西路改建的设计及施工方案,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该文阐述了利用由旧路面水泥混凝土块破碎而成的再生骨料,进行再生修补型路用混凝土的性能试验。着重介绍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干缩变形以及抗冻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所配制的再生早强型和再生快修型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可用于重交通等级路面的修补。  相似文献   

20.
为充分利用筑路资源、节省工程造价、提高路面设计质量,从交通特征、土基强度、筑路材料等影响因素出发,提出了抛石水泥混凝土、小板块水泥混凝土、低强度水泥混凝土路面三种符合山区通村公路建设资源特点的路面结构形式。采用有限元软件对推荐的路面结构进行了力学分析,并对三种结构形式进行经济比较,确定出工程造价最低的路面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