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张家界至怀南区段DF4型内燃机车双机牵引对各工种劳动环境的影响。隧道内有害气体深度较单机牵引增大4倍,且严重超标,补机驾驶室有害气体浓度大部分超标。来源于本务机,气温净增2.4-24.4℃,属高温作业。且与本务机工况有关。本文针对性提出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加强隧道综合防尘工作,我们采用滤膜质量法和仪器直读法,对京九线23座隧道施工中的粉尘,有害气体和气象条件进行了监测与分析,采样品368个,粉尘最高浓度4.7mg/m3、最低0.8mg/m3,平均2.6mg/m3,超标率68.6%,有害气体主要是CO浓度的超标,最高浓度180mg/m3,超过卫生标准的占被测数的57.1%,其次为NO2,SO2和H2S等。气象条件均在允许范围之内。结果表明,目前长隧道施工中关键问题是制定切实可行的隧道通风与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电力牵引的双线铁路运营隧道空气污染状况,选择军都山隧道进行现场测试。在现运行图确定的客、货运列车运行条件下对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总碳氢、醛类、氧气含量及粉尘测试。结果表明,电力牵引的运营隧道内有害气体大大低于国家卫生标准,但隧道内粉尘浓度较高,夏季0.4~2.1mg/m3,冬季1.2~10.7mg/m3;氧含量较低。为此根据隧道运营状况提出了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高坡地区多机车协同牵引同一列车时,本务机车和补机之间信息的互联互通问题,提出开发列车操纵控制辅助系统。对列车操纵控制辅助系统的基本需求与功能方面进行分析,确定了列车操纵控制辅助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方案。系统样机运用试验表明,在2台或3台机车协同牵引列车时,该系统能够实现本务机车与补机之间信息交换,为乘务员协同操纵提供可视化的数字信息。  相似文献   

5.
针对铁路客车车内空气污染的问题,通过试验得出了治理车内有害气体浓度超标的工艺方法:高温水蒸气熏蒸→喷涂药剂→臭氧处理→通风。其中喷涂的2种药剂中分别含有光触媒纳米粒子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利用纳米粒子的光催化特性和微生物的降解能力可以有效的将车内空气中的有机气体分子分解为无机小分子,从而降低车内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对于有害气体浓度超标的车辆,使用该工艺方法处理后,车内空气质量可以达到TB/T 1932—2009《旅客列车卫生及监测技术规定》对车内空气中甲醛和总有机挥发物浓度限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使用DK-1型电空制动机的电力机车双机联挂牵引列车运行中,当本务机车紧急制动或其它原因发生紧急制动时,补机没有在补机位紧急制动时跳主断路器电路会产生的不良后果,为此提出了改进电路。  相似文献   

7.
SS3型电力机车在我段投入运用10年来,由于补机机车乘务员值乘中睡觉,在本务机车减压制动停车后,重联机车(补机)司机没能将调速手柄拉回零位,重联机车调压开关仍保持原级位运行,致使6台牵引电机同时高速空转,轮轨间剧烈摩擦发热,打伤钢轨的事故时有发生。若补机司机未及时发现,极易造成后行列车脱线,直接危及行车安全。针对SS3型机车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为防止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有必要对SS3型机车YZJ得电电路进行改进。1 电路改进说明机车JK—2H监控装置加装了防溜功能后,要求本务机车停车后,能及…  相似文献   

8.
对铁路客车室内有害气体种类及生成途径进行分析、对控制铁路客车室内有害气体释放含量技术进行试验研究,形成了对铁路客车室内有害气体综合治理的有效控制技术体系,解决了客车室内有害气体"TVOC"指标测试超标难题。  相似文献   

9.
1.编组站调度 编组站日接发货运列车数百,日办理车辆过万,担当列车牵引的本务机出入库数百机次,近10台调车机车不停地在站内忙碌,需要在统筹计划和集中调度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安排源源不断而来的车辆中转.  相似文献   

10.
列车重量、速度、密度概述及指标现状 列车重量,是指机车牵引重量,即车列的自重和载重之和,也称为列车总重或牵引总重。列车平均总重,是指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全路、路局等)内,平均每一本务机车公里所完成的总重吨公里数。列车平均载重,是指平均每一本务机车公里所完成的货物吨公里数。列车平均总重和载重,不仅与列车重量标准有关,而且与运量结构、车辆类型、空率大小和组织水平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SS4型机车主接地和牵引过载继电器的恢复线圈烧损频繁,且更换维修不便。文章分析恢复线圈的烧损原因,并对其控制电路提出改进。  相似文献   

12.
对客运枢纽车站的机车摘挂作业提出了解决方案,根据车站列车计划股道,本务机车出、入库线路,经由股道信息等,由CTC系统自动计算出相关调车进路,并为用户生成该本务机的调车作业单,解决了本务机出、入库调车计划无人编制问题。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目前国内高海拔地区(海拔>3 000 m)隧道内燃牵引运营通风设计中,有害气体容许浓度没有相应的规范可参照。通过国内外高、低海拔地区CO、NO2最高容许浓度的比较,国内外隧道运营通风与环境控制标准检索、分析,提出高海拔隧道内燃牵引运营通风控制标准建议值。研究结论:国内相关规范(标准)规定的有害气体最高容许浓度比国外发达国家的标准要求高。初步建议高海拔运营隧道内空气中内燃机车废气的容许浓度:NOx(以NO2计):工作日内平均容许浓度为10 mg/m3,工作日内任何一次30 min内接触废气的平均浓度不超过30 mg/m3。CO:工作日内平均容许浓度为30 mg/m3,工作日内任何一次30 min内接触废气的平均浓度不超过90 mg/m3。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关角隧道洞口风幕式风道通风效果及通风必要性以及通风条件。在现行图确定的客、货物列车运行条件下进行测试,测试条件分自然通风及有风幕的机械通风,以NOx和CO的浓度作为评价依据对通风效果进行卫生学评价。测试结果表明该隧道在没有机械通风的情况下,洞内有害气体浓度超过部标,需要进行机械通风。开两台风机和有风幕的情况,通风13.5min洞内的有害气体可降至允许浓度以下。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分析计算隧道各个分段的有害气体浓度,以把握公路隧道在自然通风状态下,其有害气体浓度在隧道内部的分布情况。研究方法:对于设有开孔的自然通风隧道,根据其隧道气流运动规律的研究成果,以工程实例计算正常工况下隧道各个分段的有害气体浓度;根据热压作用原理,探析交通阻塞工况下有害气体浓度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在正常工况和阻塞工况下,自然通风隧道的内部空气质量皆有明显的改善。研究结论:在顶部设有开孔的单向公路交通隧道中,自然通风可以控制隧道有害气体浓度在卫生标准的之内。  相似文献   

16.
针对铁路客车车内环保指标如何控制的问题,通过大量的分析与试验,探索出一些治理车内有害气体超标的工艺方法,可以明显降低车内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达到《旅客列车卫生及监测技术规定》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铁路运输事业正在迅速向前发展。随着牵引动力的不断改进,内燃机车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内燃机车在长大隧道内运行时,柴油在高温高压下产生的多种有害气体,可对在隧道内和机车驾驶室内作业的铁路工人的健康造成危害。因此给铁路劳动卫生提出了新的课题,遵照毛主席“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教导,我们在有关单位的大力协助下,对东风Ⅰ型内燃机车在长大隧道内运行时,机车驾驶室和隧道内有害气体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本文主要报道机车驾驶室的污染状况,并就其与列车运行情况,隧道内有害气体浓度等因素的关系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东风4型内燃机车主电路接地性质的判别向塘机务段(向塘330201)黄崇淼1引言我段现配有东风4内燃机车88台。1994年机车主电路发生故障127起,其中接地类故障44起,占主电路故障的35%,且主电路接地故障99%属牵引电机故障。目前,机车上的接地保...  相似文献   

19.
鉴于黄骅港站的停时有增大的趋势,车站组织对近几个月停时较大车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空车列在Ⅲ场等本务机是影响车站停时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空车列在港前换挂后等本务机、翻车机卸车时间长、重车列港口Ⅰ场等调车机等。据以提出了黄骅港站采取的措施,以缩短车辆停时。  相似文献   

20.
提速内燃机车牵引齿轮故障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介绍了DF4型等机提速后牵引齿轮箱出现故障的情况,从理论上分析了引起牵引齿轮故障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