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介绍船坞灌水的主要模式,重点分析短廊道灌水系统中虹吸式断流和阀门式断流的原理、设计方法及要点.  相似文献   

2.
虹吸管是作为船坞灌水排水的一种新型式,具有结构简单、防冰防沙、断流迅速的优点。与传统闸阀灌水相比,显示了很大的优越性,避免了锈蚀所引起的阀关闭不严及干船坞的漏水问题。极大地改善了船厂工人的工作环境。虹吸式输水管道作为船坞灌排水的一种新型式,已引起各船坞设计和船舶生产单位的广泛关注。本文是针对山海关船厂15万吨级修船坞虹吸灌水方式,进行了水力模型试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虹吸形成时下游水面上升高度;虹吸形成过程中驼峰水流情况及真空泵抽气流量;驼峰处的流速分布、动水压强分布及空化指数分布;虹吸灌水流道各部分的阻力;单、双侧灌水过程中坞室水流稳定情况;破坏虹吸所需破坏管的管径及其振动、啸叫情况;虹吸灌水的流量、坞室水位及灌水功率过程。研究工作是根据山海关船厂要求,并配合中国船舶总公司上海第九设计院的大坞设计工作进行的,为设计提供了水力最优的方案。山海关船厂15万吨级修船坞于1998年底建成,工程经过5年的运行与实践,证明当时试验研究成果是合乎实际的,所得到的虹吸灌水廊道设计方案是可行的,虹吸灌水方式是成功的。试验研究成果经住了历史的考验。本研究也为我国其他的船坞的虹吸灌水系统设计提供了宝贵的试验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3.
赵鹏  白玉川 《中国造船》2012,(1):123-129
港口与航道虹吸灌水廊道广泛应用在近年来新建的修造船坞中,流量系数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水力指标。结合某修船坞虹吸灌水廊道水力模型试验,建立了基于数值模拟的流量系数计算模型,求解单廊道和双廊道两种不同体型虹吸灌水廊道的流量系数。将计算得到的灌水流量值与模型试验值对比分析,验证了流量系数数值求解方法的可行性,它可为灌水廊道体型的优化和改进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船坞灌水虹吸管的水力学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虹吸廊道驼峰断面上的负压特性及其压强分布,驼峰断面上的负压未超出规范所允许的范围.试验结果表明,虹吸灌水廊道原型设计合理.  相似文献   

5.
王常红  高学平 《水道港口》2009,30(6):426-429
船坞虹吸灌水与阀门灌水、短廊道灌水相比具有结构简单、防冰防沙、断流迅速等优点。针对山东威海造船厂拟建5万t造船坞工程中虹吸灌水系统进行了物理模型试验。设计方案主要研究了虹吸灌水正常工作所需时间、虹吸驼峰处最大负压、虹吸灌水流量系数及水流流态等。由于原方案的驼峰最大负压超过规范要求,水流流态不稳,采用增大驼峰断面面积和增加整流墩等方法对原方案的体型进行了修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驼峰处负压均符合规范要求、灌水时间合理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6.
船坞或修船平台的使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修船企业的生产效益.充分发挥船坞或修船平台使用效率,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益的基础.文章提出了评估船坞或修船平台使用效率的技术指标,建立了相应的评估数学模型,以及具体的评估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弯管磨损的原因,弯管的磨损情况,以及介绍了几种耐磨弯管的材料和形式,并对它们的性能进行比较.通过选择合适的耐磨弯管可以有效地减少弯管的磨损.  相似文献   

8.
长兴造船基地是我国规模最大的造船基地.介绍基地一期工程水工构筑物的规模及结构设计方案,总结了在本工程中获得成功的大型水上基坑建造双船坞坞口、大跨度双排钢板桩围堰建造双船坞坞口、大型钢浮箱结合桩基复合基床建造大型船闸闸首、格型地下连续墙建造超深船坞坞墙、超大面积船坞基坑工程钢板桩坞壁变形控制技术、考虑大面积卸载和周期重载作用条件下的船坞底板桩基设计技术等创新设计理念和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9.
唐叶清 《中国水运》2014,(11):324-325
坞底板基础的处理是否合理关系到船坞底板的稳定性和船坞减压排水系统的安全.在龙穴造船基地民船项目1#、2#造船坞中,原设计坞尾软弱基础采用坞坑大开挖后置换振冲砂,其上理砌块石.若采用该设计方案,船坞围堰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工期也受到严重制约.将置换振冲砂基础改为PHC桩基础,从而保证了围堰的安全和工程工期,在此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适应船坞大型化的发展,对超深船坞坞墙结构进行创新设计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在超深型船坞坞墙中使用格型地连墙结构案例较少,尚须对其受力特性和稳定性方面进一步研究.结合长江口某超深型船坞工程实例,通过有限元模型计算和实测数据,验证格型地下连续墙相较于传统挡土结构具有刚度大、位移小的优点,明确其在超深船坞工程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