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吸收世界上建设高速铁路的成功经验,走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发展我国自己的铁路客运专线,是中国铁路建设者梦寐以求的夙愿.2007年5月18日,铁道部与日方签署了<客运专线板式无砟轨道系统、相关技术以及相关机械设备>引进技术协议.  相似文献   

2.
前言     
党的十六大以来,铁道部党组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 的要求出发,大力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掀起了客运专线 建设的高潮。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是高科技含量的系统工程,必须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 上进行技术创新,必须以  相似文献   

3.
2008年4月26日,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首台国产DWL-48连续走行捣固稳定车在中国铁建昆明中铁集团公司出厂,并交付上海铁路客运专线综合维修中心使用。该车的试制成功填补了国内捣固稳定综合作业车的空白,满足了高速线路对高效、高精度线路养护机械的需要,是我国铁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融资结构优化决策特点的分析,指出铁路客运专线融资结构优化决策实际上是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铁路客运专线融资结构优化决策递阶结构模型、决策指标组合权重熵值法与专家主观意见相结合的计算模型以及模糊投影决策评价模型;并编制了决策系统和分析软件;给出了应用实例进行验证,证明此文建立的评价模型能充分利用信息,对表面上看起来复杂的方案进行优劣次序排列,且能使理论和经验结合起来。排序结果能够比较客观公正地反映我国铁路客运专线融资结构的实际情况,可为铁路客运专线的融资结构提供指标评价及方案优选服务,避免因主观原因而造成的决策偏差。  相似文献   

5.
简述德国旭普林无碴轨道的技术特点,结合郑西客运专线引进旭普林无碴轨道技术的思路及工作进程,浅析旭普林无碴轨道技术国产化在建设理念、规范标准体系、结构设计及力学检算、轨道电路以及设备、材料国产化等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指出了按照“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思路形成并完善我国自己的无碴轨道技术是当前客运专线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所提出的铁路客运专线融资结构方案比选是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根据这个特点,建立了铁路客运专线融资结构方案比选递阶结构模型、指标组合权重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计算模型以及AHP-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决策评价模型;编制了比选系统和分析软件;最后对给出的应用实例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该比选系统能充分利用信息对复杂方案进行优劣排序,排序结果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我国铁路客运专线融资结构的实际情况,可为铁路客运专线的融资结构提供指标评价及方案优选服务,避免因主观原因而造成的决策偏差。  相似文献   

7.
新年寄语     
2007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大秦线重载运输实现3亿吨,客运专线加速建设,京沪高铁获批,铁路步入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新装备、新工艺、新技术,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铁路技术装备水平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8.
7月14—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对京津城际铁路建设、铁路技术创新等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指出铁路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加快铁路改造、建设,是我国陆路交通发展的重点。高速铁路的建设,标志着我国铁路科技、制造、运营、管理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要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通过实施这一项目,攻克和掌握高速铁路建设的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9.
智能铁路是一个结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形成指标集合,全面、客观、准确、系统地评价智能铁路建设进程和发展水平。结合我国铁路实际情况,阐述建立智能铁路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借鉴铁路行业、智慧城市评价领先实践,从系统整体出发,分别从智能铁路技术特征和系统能效特征考虑,构建两套两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明确评价原则和构建思路。反映智能特征、满足我国铁路智能化发展需求的评价指标,能够促进我国智能铁路建设各项工作更加有序、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10.
树立全新建设理念,建设一流客运专线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本文阐述了世界各国客运专线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和特点,并由此阐述了值得我们吸取的经验和教训,指出了我国铁路修建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存在的主要矛盾及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思路和在基础设施上需解决的重大技术问题。是我们在建设客运专线中,树立全新建设理念。建设一流铁路客运专线的指导性文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