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运送速度是衡量城市公共交通客运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城市公共交通运送速度将会影响乘客的出行时间,也会影响其运营成本,同时还会影响运营车辆的配置.所以运送速度这一指标具有多重运营属性.为此在规划中权衡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的同时,运送速度应具有一定的地位.为了体现规划所确定的运送速度在经济方面的价值特征,有必要对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在运送速度方面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上海世博智能公共交通信息系统(Intelligent Public Transportation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IPTIS)是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利用智能公交系统的理论与技术,为公共交通企业运营、公共交通乘客出行服务和政府公共交通决策提供高效、实时、动态的全方位信启、IPTIS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公共交通运营信息服务与公共交通乘客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3.
公共交通为数百万人的出行提供了必要服务。美国公共交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美国乘客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多达1050亿人次,而公共交通部门则在交通服务和基础设施上花费了5430亿美元。公共交通有如此多的线路和乘客,为了保护乘客安全,公共交通部门的雇员和资产花费是个惊人的数目,尤其是预算有限或者不确定时,就更让人头疼了。因受预算限制,就必须要提高运营效率,目的是让安全系统的管理更有效、控制支出和减少管理费用。  相似文献   

4.
不同公共交通类型乘客的出行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实现公共交通通勤乘客准确辨识,有助于获取精细化的公共交通出行特征,更好地满足不同类型乘客的出行需求.基于北京市公共交通刷卡和线站数据,对公共交通多源数据进行关联匹配并提取出行链.利用北京市连续1个月的公共交通刷卡出行数据,采用多层规划理论构建了个体出行知识图谱,提取了出行天数、出行空间均衡度等7类特征指标.通过RP调查获得乘客出行行为类别.以特征指标为输入,乘客分类为输出,构建了面向公共交通乘客分类的BP神经元网络模型.验证表明,模型平均分类精度为94.5%,Kappa系数为0.879.本文研究有助于准确识别不同类别的公共交通乘客,为优化公共交通运营及公共交通精准化服务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5.
海外扫描     
《城市交通》2015,(3):98-99
<正>世界界银银行行:中国应加速公共交通一体化世界银行在发布的《公共交通服务优化和系统整合》报告中称,整合服务计划、车站、票务和乘客信息,可使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更加便捷,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收入。报告指出,公共交通系统缺乏一体化,例如,乘客要到达目的地需要多次换乘,且每次换乘的时刻表和换乘站都不同,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是我国大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主干.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公众对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可靠性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评价指标,对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服务质量和设施设备能力利用率至关重要. 本文总结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可靠性的方法,指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将由工程导向的功能可靠性研究拓展至乘客导向的运营服务可靠性研究,论述了研究服务可靠性与功能可靠性关联关系的必要性,并给出了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服务可靠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正为不断优化公共交通发展环境,提升公共交通服务保障能力,兰州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委托第三方于3月12日至16日面向社会开展兰州市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调查活动。调查最终测定,兰州市公共交通满意度为94.14%,达到了"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城市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85%以上的要求。据了解,此次调查严格按照公交都市创建要求及《兰州市公共交通运营服务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根据交通运输部《公交都市考核评价指  相似文献   

8.
基于公共交通的公益性,综合考虑乘客与公交企业之间的权衡关系,以保证企业运营成本与服务更多乘客为目标,在浮动票价机制的框架下研究定制公交的线路优化问题。首先,引入价格窗概念,以描述乘客出行过程中的支付意愿,并定义基于时空窗与价格窗的出行需求特征;提 出超额均摊的票价支付假设规则,以在保证出行的基础上支付最少费用。其次,构建引入价格窗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以乘客出行的时空窗和价格窗为输入,以企业运营成本最小化和服务乘客数最大化为目标,通过运营盈利约束来保证企业的运营成本,联合优化乘客-车辆匹配和车辆路径两个子问题。最后,采用GAMS软件进行建模和求解,在Sioux Falls网络开展算例分析。结果 表明,引入浮动票价机制可以服务更多的乘客,进而增加企业的运营收入,且在价格窗上界一定 的增幅内,所服务乘客数和企业的运营收入随价格窗上界增幅的扩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考虑公共交通乘客出行的舒适性因素,将车内拥挤程度作为衡量乘客舒适性的指标.选取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和常规公交乘客两个样本,通过嵌入式SP与RP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分析得出车内拥挤程度分级阈值;通过标准Logit模型,分析得出不同车内拥挤程度下乘客出行时间价值;建立车内拥挤程度与时间价值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公交线路各站点的客流情况,同时考虑到公交公司的发车能力,建立适合于优化公交调度的数学模型。该发车间隔优化模型兼顾了乘客和公交运营公司的双方利益,将乘客的等待时间转化为乘客付出的广义费用来衡量乘客的利益,以运营公司全天的发车所需费用来衡量公交运营公司的利益,同时,以公交车平均满载率和全天总发车次数作为约束。所得优化结果,既减少了公交公司的运营成本,又节约了乘客的候车时间,能较好地兼顾乘客及运营公司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快速公交(BRT)服务水平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普通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构建系统、科学、客观、实用的城市快速公交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几种常用的评价方法,运用灰色聚类法对快速公交服务水平进行全面、客观的综合评价,反映快速公交服务质量。结合实际,进行了快速公交服务水平的评价,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公共汽(电)车与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最重要的两种交通方式,如何协调两者之间关系,实现两网融合发展,提高整个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输效率,是现阶段公共交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以广州市公共汽(电)车与轨道交通衔接为例,分析现状衔接水平,并将轨道交通服务区域划分为3个不同圈层。根据各圈层特点,综合考虑乘客对拥挤程度忍受的时间以及轨道交通客流平均运距等特征,选取表征轨道交通服务水平的评价指标,构建公共汽(电)车与轨道交通衔接联动控制模型,并制定相应的衔接联动控制策略。最后,以广州市为例,将构建的模型实际应用于轨道交通三号线沿线公共汽(电)车线路的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13.
乘客候车时间可直接反映公交运输系统的运营状态和服务水平.将常规公交站点分类为是否与轨道交通有衔接,对27路、111路白石桥东站,以及运通105路和87路城铁西直门站进行实地调研,获取各线路晚高峰的乘客候车时间数据,对数据进行拟合与分析.结果表明,客流到站时间分别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和伽马分布.基于客流到站时间分布函数,反推出乘客候车时间模型,同时对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并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14.
随着快速公交在我国城市的大规模兴起,关于快速公交的环境影响评价却相对落后,对快速公交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根据指标的可计算性和代表性筛选指标,建立快速公交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由此得出快速公交的正面效益体现在对环境的影响中,这一结论为以后更好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针对昆明市公交水平发展不高的问题,从公交运营服务水平角度出发,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模糊评价方法对其进行了评价,并结合实际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基本理论和评价指标选取原则,构建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协调换乘的评价指标体系,可在一定程度上为公共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й����ͨ�볣�湫��ϵͳ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系统协调衔接,建设一体化公共交通,是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的迫切需要,是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本文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系统协调的内涵、层次、评价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了系统协调体制、技术、效益三方面评价指标的定义,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分析轨道交通对常规公交乘客选择出行方式的影响,用Dijkstra算法寻找出行时间最短的路径,在此基础上,以出行时间最短作为出行方式选择的规划目标,使用MATLAB软件,设计了轨道交通影响下的常规公交客流量OD矩阵的算法.与传统的重力模型相比,避免了估计阻抗系数的复杂过程.算例结果表明:为了换乘轨道交通, 43.7%的公交站客流量增至轨道交通出现前的2.73倍; 56.3%的公交客流量被轨道交通替代.   相似文献   

19.
从系统主体和乘客感知两个方面出发,根据快速公交的特点,对快速公交可靠性进行分析,并依此建立了以快速公交线路可靠性为目标,系统主体可靠性和乘客感知可靠性为准则,到站准点可靠度、换乘可靠度、线路容量可靠度、行程时间可靠度、出行费用可靠度及乘客服务可靠度为指标的快速公交线路可靠性的3层评价体系.将熵权算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对快速公交线路的可靠性作出评价.利用该方法对杭州快速公交一号线进行线路评价,证明了该评价方法的客观、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城市多模式公交网络出行时间可靠性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的发展,快速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系统逐渐融入到常规公交系统中,构成了复杂的多模式公交网络,在此公交网络环境下乘客公交出行时间的稳定可靠程度直接影响到公交系统的服务性能,因此,本文以常规公交和地铁组成的典型多模式公交网络为研究对象,利用状态增广技术,建立了换乘约束条件下的出行时间可靠性模型,从而为评价和改善多模式公交网络服务性能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