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复杂艰险山区地质灾害问题十分突出,工程建设条件差,高速铁路线型标准高,适应地形及绕避不良地质的灵活性差。对于长达数百至上千公里的复杂艰险山区高速铁路带状工程,众多的地质灾害绕无可绕、避无可避时,只能避大就小,海量筛选技术可行、经济合理、风险可控的线路和工程方案。高效识别“长线路、宽廊道”范围地质灾害,量化百年服役期铁路工程安全风险,科学确定“宏观走向”“空间线位”“工程设置”等多层次风险调控举措,实现以“减灾”为核心的方案群多目标智能优化,是复杂艰险山区高速铁路成功修建与安全运营的关键。本文简介了复杂艰险山区高速铁路减灾选线设计成套技术,该技术以“一套减灾选线理论与方法”+“三大减灾选线支撑技术”为核心,成功突破了复杂艰险山区修建高速铁路的技术瓶颈,支撑了6300 km复杂艰险山区高速铁路的工程建设,指导了1.3万km高速铁路的勘察设计,并被其他陆地交通项目借鉴利用,在服务“交通强国”战略、“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大意义并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艰险山区高速铁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突发事件产生之后还会经历复杂的演化过程。通过突发事件演化熵的计算,可以实现突发事件演化过程的量化分析。归纳总结艰险山区高速铁路突发事件的概念、特点和分类;基于集对分析理论和熵理论,建立艰险山区高速铁路突发事件演化熵计算模型。统计国内外的铁路突发事件的数据,并以此为依据计算各个突发事件下子系统的演化熵,验证突发事件演化熵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突发事件演化熵模型可以识别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系统与序参量、系统间不安全状态传导的关系,该方法可以为艰险山区高速铁路突发事件的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复杂艰险山区高速铁路桥梁设计中的主要技术问题,结合相关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提出了高速铁路高墩大跨桥梁跨径范围和选型原则,提出了高烈度地震区桥梁设计和减隔震技术,提出了峡谷风环境下高速铁路行车安全保障技术。同时,对复杂艰险山区高速铁路桥梁设计中常见的高陡边坡防护、危岩落石防护以及泥石流综合治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原则和解决方法,为复杂艰险山区高速铁路桥梁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康高亮 《中国铁路》2011,(2):16-21,33
2010年工务系统圆满完成各项工作,取得巨大成绩。2011年工务系统的主要工作和目标是以京沪高速铁路开通为标志,推进高速铁路维护管理迈上新台阶;以施工防洪安全为重点,努力实现工务安全管理平稳有序;以质量均衡稳定为目标,全面做好线桥设备维修工作;以实现结构等强为原则,全面完成工务大修各项任务;以强化专业管理为手段,努力使工务管理工作取得明显进步;以提高质量效率为方向,大力提高养路机械运用管理水平;以促进全面发展为重点,统筹完成2011年工务各项任务。  相似文献   

5.
兰(州)新(疆)高速铁路是我国西部第一条建成通车的高速铁路,周边自然环境具有高海拔、严寒、昼夜温差大、风沙大等特点。文章基于铁路基础设施设备网格化管理理论,深入分析兰新高速铁路工务安全风险管理的业务需求,利用信息技术研究构建兰新高速铁路工务安全风险管理系统,将工务安全风险发生位置定位在200 m之内,实现工务安全风险评定从定性化到定量化的转变。重点论述该系统的业务需求、技术架构、数据库设计、数据接口方案及系统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6.
结合渝万客运专线建设项目,以山区高速铁路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为主线,对渝万铁路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价、研究,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小风险的负面影响,为渝万铁路及相关山区高速铁路建设的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高速铁路安全运营实践的基础上,研究提出我国高速铁路工务设备维修管理模式,提出适合我国高速铁路工务设备的检测与监控、标准体系及现行推进的工务信息化等工作要点,为今后我国高速铁路建立与之适应的基础设施维修管理体系提供经验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分析高速铁路工务基础设施检测监测数据信息化需求,结合物联网架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架构的高速铁路工务基础设施状态检测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实现对高速铁路工务基础设施的检测监测信息的管理、控制和运用,有利于提高铁路工务基础设施安全管理和运用水平。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速铁路工务维修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结合我国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和无砟轨道维修特点,借鉴国外高速铁路工务维修管理经验,探讨我国高速铁路工务维修管理体系的建立,提出适合我国高速铁路工务维修管理的几种模式,通过进一步的分析研究认为基础设施的管检修主要体现在各系统的部门化和专业化,并对各种轨道结构维修管理的组织模式进行了测算,为我国高速铁路工务综合维修管理体系的形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工务系统圆满完成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2012年工务系统主要工作和目标是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突出抓好高速铁路和旅客列车安全,实现工务安全平稳有序;以高速铁路为重点,以实现设备质量均衡提高和持续稳定为目标,大力提高设备修理水平;不断强化基础建设,促进工务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全面完成2012年各项工作任务,为推进铁路科学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列控系统集成项目实施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系统研究项目管理、风险管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高铁列控系统集成项目风险管理模式和方法进行研究,重点介绍决策应对措施的过程,目的是希望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铁列控系统集成项目的风险管理方法,有效控制高铁项目风险,保证项目质量,确保高铁运输安全,支持高铁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模糊贝叶斯网络的山区高速铁路桥梁运营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山区高速铁路桥梁风险情况复杂且影响巨大的特点,提出基于模糊贝叶斯网络,建立山区高速铁路桥梁运营风险评估模型。将山区高速铁路桥梁风险损失划分成3类,分别列出各类损失的风险因素,构建桥梁运营风险概率评估的贝叶斯网络,通过专家调查法统计出桥梁风险因素的概率等级分布,并根据链式传递规则计算出风险事故的概率等级分布。然后,结合风险矩阵对桥梁运营风险水平进行评估。最后,利用该方法分析贵广高速铁路上云阳双线特大桥的运营风险。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计算过程简便,评价结果符合实际,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从实行责任制、建立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制度、纵深推进标准化管理等方面对新建高速铁路的安全质量管理与控制进行了论述,最后对如何做好高速铁路的安全质量管理与控制提出了建议,供今后高速铁路施工安全质量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铁路防洪工作中人工判断气象云图准确度低,无法预判降雨影响的具体线路位置等问题,设计基于气象短临预报技术的铁路精准防洪系统,阐述了系统的总体架构、数据源组成、具体功能和关键技术。实际应用情况表明,该系统可有效改善传统24 h天气预报在铁路防洪预警中的不及时、不精准等问题,能够实现铁路雨情、水情的精准判识与险情预警,提升铁路防洪技术水平,提高铁路防洪管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晋中南重载铁路下穿京沪高速铁路立交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晋中南重载铁路与京沪高铁在山东泰安地区交叉,其上跨京沪高速铁路方案存在影响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的风险,而下穿京沪高速铁路方案,其线路在交叉处北临大汶河,设计的路肩高程低于大汶河百年洪水位。如何使晋中南铁路设计既满足铁路防洪要求,又避免重载列车运营时的动应力对高速铁路桥墩产生不利影响,是两线立交方案需要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提出采用路堤式U形槽下穿京沪高速铁路的方案,解决了上述关键技术问题,使得方案顺利通过技术审查并实施,取得了良好的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16.
高速铁路条件下的铁路卫生环保工作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高速铁路对环境保护、职业卫生、公共卫生等方面的正面与负面影响,探讨高速铁路与普速铁路条件下铁路卫生环保工作的差异和特点,提出高速铁路时代铁路卫生环保工作的新思路:一是要合理规划,完善铁路卫生环保服务体系;二是要创新技术,提高铁路卫生环保技术水平;三是要改进服务,增强铁路卫生环保服务特色;四是要科学管理,深化铁路卫生改革。  相似文献   

17.
谈武广高速铁路C3系统集成项目的协调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武广CTCS-3系统集成工作,对于系统集成项目协调管理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强调了集成项目协调管理的重要性,并对其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总结2011年铁路技术标准工作在标准制修订、高铁技术标准梳理、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标准科研和标准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高铁标准制修订工作、技术标准体系和标准化基础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当前铁路技术标准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铁路技术标准工作的总体思路、原则和主要任务,并为进一步搞好铁路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意见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