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桥梁深水基础钢板桩围堰受力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钢板桩围堰结构受力情况及选择合理的受力分析方法,以沪杭高速铁路横潦泾桥为例,分别采用空间有限元、平面有限元和等值梁法对钢板桩围堰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与现场实测值进行比较,系统探讨了深水基础钢板桩围堰结构的合理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空间有限元法能较好地反映钢板桩围堰实际受力状况,采用简化的等值梁法计算围堰结构偏于安全,平面有限元法分析结果介于两者之间,且实际工程中宜根据水压力特征合理选取结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实际工程施工中,拉森钢板桩围堰合拢缺口较难难免,合拢缺口处采用加强结构是必要的、可行的,能有效地减少拉森钢板桩的应力和变形,提升了止水效果,加强了围堰结构强度。采用midas软件计算深水大型承台基础拉森钢板桩围堰闭合结构的受力情况,并通过实际工程检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拉森IV型钢板桩围堰做水中墩承台,考虑到承台施工的实际情况,确定围堰中共设五道支撑,以便于承托承台施工。以大型桥梁主墩承台围堰为例,介绍了对拉森钢板桩围堰的结构形式、受力状态与计算方法,并通过解析法与递推法提出了围堰内支撑布置的最合适方案以及确定方法以及拉森钢板桩围堰的施工工艺做了仔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通过理论计算确定钢板桩围堰的实际受力,介绍兰渝铁路南充嘉陵江特大桥钢板桩围堰的施工工艺和经验。由于河床地质结构复杂,钢板桩打拔施工中常遇到难题,遇上大的石块或其他障碍物,导致钢板桩打入深度不够,采用转角桩或弧形桩绕过障碍物;钢板桩沿轴线斜度较大时,采用异形桩来校正,异形桩一般为上宽下窄的板桩,在插打过程中要加强测量监控。  相似文献   

5.
钢板桩围堰在建筑施工中经常运用,在公路工程建桥围堰中,其一般适用于浅水低桩承台施工。钢板桩围堰工艺相对成熟,投入成本相对较低。本文通过鹤大高速佳木斯过境段松花江特大桥57#承台,重点讲述钢板桩围堰水下承台尤其是桥梁工程水下承台在MIDASCivil中的受力计算及设计,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
钢板桩围堰在桥梁深水基础施工中应用广泛。针对目前已有平面有限元法、空间有限元法和等值梁法等钢围堰分析方法,为研究钢板桩围堰结构的受力情况,本文以某大桥钢围堰施工为工程背景,将等值梁法和有限元法相结合,利用等值梁法基本原理,先将钢板桩简化为等值梁结构,利用平面有限元法对单位长度钢板桩等值梁结构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出板桩每道内支撑的支撑反力,然后对多道水平内支撑分别建立有限元模型,将先前的支撑反力以单元力的形式作用在水平内撑模型上,计算出钢板桩与内支撑连接处的最大位移,内支撑的应力、轴力等。最后,将内支撑最大位移以强制位移的形式作用于钢板桩支撑处,对钢板桩强度和刚度进行验算,计算钢板桩所受应力情况,并与钢板桩围堰空间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和现场实测值进行比较,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钢板桩围堰进行受力分析效果明显,钢板桩围堰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钢板桩围堰的设计和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向道明 《桥梁建设》2003,(3):64-65,78
在大型桥梁的设计中,从美观角度上考虑,一般将水中桥墩的承台顶面设置在常水面以下,当基础采用沉井基础时,钢板桩围堰常被采用。介绍图形沉井钢板桩围堰的结构设计,结构受力计算,以及钢板桩围堰的施工。  相似文献   

8.
针对深水基础施工中双壁钢围堰和钢板桩围堰的选择问题,文中对比分析了双壁钢围堰和钢板桩围堰的结构形式、适用性、施工工艺、工期和经济效益等。结合五峰山过江通道接线工程芒稻河特大桥深水基础施工,确定超长钢板桩围堰为优选方案,并对深水围堰施工所面临的受力和变形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钢板桩围堰广泛应用于江河湖海等水中承台的施工.因现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环境多变,对钢板桩围堰及其内支撑的安全性影响较大.鉴于此,针对海河特大桥R39号墩钢板桩围堰,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各工况下围堰内支撑的受力情况与现场实测结果比较分析,两者基本一致,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泰东河大桥主桥为(51+85+51)m单箱单室变截面连续箱梁,主桥主墩均位于泰东河为Ⅲ级运河河道内距岸边10m,采用筑岛钢板桩围堰法施工。承台基坑开挖深度7.186m,属于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大。本文通过结合基坑开挖过程中实际工况,对钢板桩围堰模型受力分析、计算,探讨了在模型定义施工阶段过程中判别结构变形前和变形后的计算依据和方法,为钢板桩围堰的顺利施工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