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涛  彭毕帅 《水运工程》2021,(11):171-177
将BIM技术引入鸡冠滩航道治理方案研究中,以传统分析工作BIM化作为切入点,首先阐述河道地形模型建模思路;其次基于修正后的河道地形曲面分析滩段的演变规律和碍航特性、建立整治方案BIM模型,并通过模型整合形成便于传递的DWG设计成果和航道工程三维可视化沙盘。本套技术体系可以较好地运用于一般航道整治工程的河演分析、碍航及水流分析、整治工程方案建模等,相应的模型处理方法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比总结了航道整治工程BIM技术的应用特点,将航道整治BIM技术与3DGIS技术融合,引入了航道信息模型WIM概念,阐述了WIM系统的内容、架构与应用方法。并以长江上游某航道整治工程为例,实现了小范围的WIM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水道港口》2022,(1):79-84
长江干线航道工程建设规模大、点多线长、内容复杂,工程建设管理难度大,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高效管理对于保障施工安全和提升工程品质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长江干线武汉至安庆段6 m水深航道整治工程施工要素与控制关键,提出其智慧工地系统的四层级架构体系,基于BIM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深化智慧工地建设方案并开发了平台,为航道工程的智慧管控系统建设与应用提供了典型示范。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由长江武汉航道工程局参与研究的"内河航道整治工程BIM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荣获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这是BIM技术在长江航道领域推广应用以来的首次获奖。据悉,该成果首次创建了内河航道整治工程BIM技术体系与应用标准,填补了内河航道整治工程BIM技术应用的空白,促进航道整治工程行业技术升级,提高航道整治工程建设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BIM(建筑信息模型)和IoT(物联网)技术虽然近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应用愈加广泛,但在航道工程勘察阶段未广泛应用.针对这个现状,研究BIM和IoT技术的集成应用,采用基于BIM+IoT的勘察管控平台技术架构和技术路线,探索其在航道工程勘察安全管控中的应用.以某航道工程为例,利用BIM+IoT平台实现了水上移动巡检、...  相似文献   

6.
针对航道整治工程BIM技术应用问题,研究航道整治工程全生命期的BIM技术路线、关键技术和应用内容。采用欧特克BIM平台和City Maker三维GIS平台,建立航道整治工程设计、施工、维护管理阶段的BIM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并在黑沙洲航道整治二期工程和燕子窝航道整治工程中进行了示范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应用于长江航道整治工程全生命期,可为今后的航道整治工程BIM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BIM技术可实现工程信息在全寿命周期内有效利用与管理,是水运品质工程有效实施的保障。结合航道工程BIM应用现状,从BIM技术方案与应用两方面分别对长江下游黑沙洲、长江中游蕲春水道以及京杭运河八堡船闸整治工程中BIM应用展开论述,介绍BIM技术在提高航道整治工程施工管理水平上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依托山东某内河航道项目,采用Autodesk平台探索研究BIM技术在航道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应用BIM技术可解决二维设计中设计意图难以直观表达、出图量大且易出错、方案变更导致的重复工作等问题,实现航道工程三维可视化、协同化、参数化、精细化设计,从而优化了设计流程、提高了设计效率。在项目的施工及维护阶段,通过BIM模型进行信息传递,可实现设计与施工的无缝衔接,从而保证航道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了施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在航道整治工程中,运用BIM技术可以实现工程的可视化与数字化,保证项目高质量的完成。基于此,文章分析传统管理方法的弊端,阐述了BIM技术在航道整治应用的总体思路,并对其具体应用进行总结,包括施工模型的建立、施工方案合理性、项目进度控制分析、安全管理以及BIM施工管控平台等方面。希望借此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航道整治工程二维设计准确度不够、方案研究时间仓促支撑不足、工程量统计繁琐易出错等问题,以长江中游新洲—九江河段航道整治二期工程设计为例,引入BIM技术,详细阐述航道工程BIM三维建模技术,进行全河段的三维协同设计,总结BIM技术在航道整治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特点,实现了航道工程三维可视化、参数化、协同化、智能化设计,优化了设计流程,提高了设计精度,为类似工程提供可鉴经验。  相似文献   

11.
针对航道整治工程中BIM技术无法管理条带状工程、难以表达工程周边地理信息等难点,通过梳理BIM与GIS数据特点,研究探索BIM与GIS融合技术,提出了通过格式转换、坐标转换和数据关联实现BIM与GIS融合的方法。将研究成果应用在蕲春水道航道整治工程,验证了BIM与GIS融合方法的可行性,实现了BIM与GIS数据一体化浏览、显示、管理、分析等功能,解决了BIM无法管理大范围工程、无法反映工程周边环境的不足,为BIM与GIS技术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针对航道整治工程BIM技术应用中测量数据集成信息丢失、模型更新繁琐等问题,采用Autodesk BIM平台,研究BIM技术在航道整治工程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阐述实现方法,并在武汉—安庆段航道和燕子窝水道航道整治工程中进行示范应用。研究成果可为航道整治工程BIM技术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针对航道工程多源测量数据的集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集成方法。通过技术路线设计、工程案例分析,阐述BIM技术在航道工程多源测量数据集成的具体实施步骤。以长江下游某航道整治工程为例,研究在航道工程中基于BIM技术的多源测量数据集成方法,真实显现航道现状三维地貌。结果表明BIM技术集成方法具有优越性,可为数字航道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明确要求港口规划等相关专项规划的有关技术标准应与之衔接,叠加至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传统港口规划维度仍停留在二维平面布置层次,多维多源空间信息分析手段缺失,全生命周期规划管理的技术体系尚未建立,空间分析和定量优化水平落后,已难以适应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新要求。BIM作为一种集成工程各种信息的数据模型,是一种全新的涉及规划、设计、建造及运营管理的方法,也是一种能够解决国土空间资源相关规划的统筹、衔接问题的有效技术手段。梳理国内外BIM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情况,指出港口规划领域应用BIM技术所面临的应用架构缺失、空间规划技术手段发展滞后、应用标准体系欠完善等问题,进而提出未来BIM技术在港口规划中的应用方向,包括促进BIM+GIS融合发展、拓展港口规划方案优化视角、有效衔接相关领域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等,以推动BIM技术应用于港口工程全过程方案优化和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5.
洪蓝船闸是秦淮河航道重要的通航梯级,建设内容多、涵盖专业广、结构复杂,利用BIM技术建立工程三维建筑信息模型并进行应用,发挥了BIM技术在工程建设中方便协同、利于自检、快速算量、三维可视等优势,提高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6.
袁占全  曾威  郑松  宋涛  王涛  牛作鹏 《水运工程》2022,(11):184-190
针对航道整治工程各参建方基于BIM沟通汇报时无法准确反映工程实际情况、不能清晰表达汇报思路的问题,开发了航道整治工程BIM+GIS三维交互汇报系统。系统利用SuperMap GIS平台实现航道BIM+GIS数据集成和性能优化,通过Unity插件对处理后的BIM+GIS数据进行快速加载,实现了BIM+GIS数据与传统文档的灵活操作与高效融合。在武安段航道整治工程进行了实际应用,通过BIM+GIS数据与PPT文档融合的交互式沟通汇报,提高了参建单位之间协作与沟通效率,进一步促进BIM技术在航道整治工程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航道工程中数据信息利用率低、管理效率低和遇险反映慢的问题,进行多源时变异构数据的集成技术研究,基于统一JSON建立公共数据模型,优化传统数据处理方式冗余度较高的问题,提升航道工程数据集成的效率;搭建基于数据集成技术的航道工程BIM预警平台,将实时数据刻画的航道工程现况以直观的形式在BIM平台展示,依托长江干线武...  相似文献   

18.
吕永祥 《水运工程》2014,(5):127-131
根据长江荆江航道整治特点,从荆江航道整治施工区危险源辨识、通航要素感知、多源监控数据智能融合与安全管理决策等方面入手,提出荆江航道整治工程主动预控与应急处置、荆江航道整治施工区通航安全协同控制与保障、荆江航道整治工程监控、荆江航道整治安全生产管控一体化管理平台构建等技术方案,为荆江航道整治工程安全生产与航道安全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由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BIM技术中心自主研发的"航道整治工程BIM设计工具箱"通过该院验收。该工具箱是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BIM技术中心经过长时间技术经验总结研发而成,旨在解决航道整治工程BIM设计遇到的技术难点以及重复操作、步骤繁琐等问题。通过对Autodesk Civil3D软件的二次开发,BIM设计工具箱  相似文献   

20.
郭涛 《水运工程》2018,(12):21-25
航道工程具有施工工期长、施工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在航道工程的设计、施工、维护的各个阶段,随着对精细化管理的需求日趋提高,传统的实施方法已不能满足工程的强度与精度要求。从航道工程和BIM的特性入手,探讨了BIM技术在航道工程设计、施工、维护等各阶段的应用。在保证设计合理性的前提下,可通过BIM模型完成设计意图的表达与传递,从而保证航道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后续维护阶段航道整治建筑物安全、稳定地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