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谭彬彬 《时代汽车》2023,(9):193-195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关键节点。车站内服务设施的布局直接影响乘客流线的选择,是缓解站内拥堵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不同服务设施布局下的客流冲突。基于Any Logic构建不同设施布局模型模拟客流,总结不同设施布局的优缺点。根据西安地铁2号线小寨站布局,模拟了某工作日的低峰期客流。针对乘客密度图的瓶颈所在,提出优化方案并再次建模仿真,并提出了缓解车站拥堵的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轨道交通初步设计阶段客流预测工作进行梳理,以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客流预测结果为基础,根据沿线城市规划、建设和交通枢纽的调整变化(如线路车站位置、出口分布等的调整)以接驳客流的预测方法研究为重点,对轨道交通客流进行修正预测,为车站出入口、换乘通道宽度、售/检票机、楼/扶梯等设施规模和布局提供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组织的仿真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组织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基于社会力模型的simWalk软件,建立客流的微观仿真模型,并研发评价客流组织方案的技术方法。车站内行人交通特性实地观测和分析表明,客流的步速、步幅、步频服从明确的统计分布,能作为仿真模型的基本参数。实例分析说明了技术方法的可行和有效,能够以多种方式直观、定量地分析和评估客流组织方案的绩效。  相似文献   

4.
喻敏 《隧道建设》2016,36(3):301-308
地铁换乘站是连接城市轨道交通路网的桥梁,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是全线车站设计的重点。以青岛地铁江苏路站为例,从换乘形式的角度,对3个换乘方案从车站换乘及服务功能、附属设置和工程可行性、设计特色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比选,最终选择了方案2。对存在多个通道换乘的方案,客流组织方式的分析也至关重要,以某一方案为例,采用Anylogic仿真软件对换乘形式进行了客流仿真,从量化的角度对换乘客流流线进行了分析,最终确定了该方案以单向循环为主、双向循环为辅的换乘客流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集散过程中的设施瓶颈会导致车站内客流拥堵,严重影响乘客出行效率和系统运营安全.针对客流集散瓶颈进行识别和排序,在利用元胞自动机空间划分理念构建客流集散网络的基础上,分别基于复杂网络、网络最大流、拥挤堵塞等理论,提出了客流集散状态下形态、能力和拥堵瓶颈3种静态识别方法,并结合Anylogic仿真软件,基于集散时间进行静态瓶颈的排序;在动态瓶颈识别和排序方面,结合时间离散化的客流数据,提出基于时空拥堵强度的瓶颈识别及排序算法.以北京西直门换乘枢纽站为例进行概念建模和仿真建模,结果表明,利用堵塞流识别出的拥堵瓶颈在3种静态瓶颈中更符合车站实际运营情况;而排序重要度最高的动态瓶颈为站台处各楼梯起点,车站内客流集散瓶颈多出现在流线交织区且具有传播特性,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组织教学模式存在模式陈旧、软硬件环境还原度低、课程考核模式陈旧等不足,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组织培训需求,本文基于虚拟现实基础开发了轨道车站大客流组织培训系统.此系统包含2个子系统:三维虚拟教学模型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大客流组织培训数字化系统.该系统可为学生们提供1个可视化的数字化信息平台,打破了现有教学模式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沉浸式的学习环境,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张彤松 《隧道建设》2020,40(7):1011-1016
城市核心区的地铁换乘站一般位于繁华地带,车站规模较大、附属建筑较多,且受到线路3站2区间方案的制约,车站方案设计复杂。如果换乘站的其中1条线路设置了小交路,则车站方案设计难度进一步加大,小交路清客的瞬时集中客流与进站、候车、换乘客流形成对冲,增加客流组织难度。以常规的2线十字交叉换乘站为例,通过分析清客过程中的4种工况,采用静态计算方式分析清客状态下的侧站台占用宽度。研究结果表明: 考虑小交路时,采用静态计算的站台宽度较正常情况大,同时,由于客流对冲形成的客流无序状态将进一步加剧侧站台的压力。最后结合案例分析,提出加宽侧站台和增加1个侧站台2种方案,并建议尽量避免将小交路设置在客流量较大的换乘车站。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短期客流预测是列车运力配置和网络化运营决策的基础,预测结果的准确性、精细度及科学合理性决定了运营过程的安全性、运营组织的高效性和资源配置的均衡性.节假日(包括节前一日)客流与平日有明显差异,不同节假日、不同车站的客流规律各异,预测过程同时面临路网结构改变、历史可用样本少等问题,本文综合考虑大型活动、恶劣天气、车站周边土地利用性质等影响因素,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和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构建了适用于路网结构发生改变的车站进、出站量预测模型,并结合北京市轨道交通历史客流数据,对2015年清明节前一日车站进、出站量进行了预测,与神经网络模型、多元回归模型预测结果对比表明,本模型预测结果更好,全路网客运量误差率为0.27%,车站平均预测误差率为3.92%.  相似文献   

9.
在全国高铁网络逐步构成的背景下,旅游城市高铁站站前广场在高铁运营后逐渐显现出了设施配套不足、交通组织混乱等问题.以黄山北站为例,通过分析黄山北站客流特征、站前广场交通设施现状、交通组织及运行,对黄山北站客流进行了预测,对交通设施规模进行了测算.根据预测结果,提出了交通改善策略,并从设施布局、交通组织等方面提出了近期和远期的具体交通改善方案.  相似文献   

10.
何正强 《交通科技》2012,(2):119-122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分向客流预测数据是各出入口通道设计的重要依据,目前适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分向客流预测研究工作开展并不多.文中以车站所属的线路客流预测数据为基础,根据车站周边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情况,采用“逐层分解”法预测各个出入口通过客流量,并研究了全日小时及高峰小时内部的波动系数,通过广州市轨道交通13号线鱼珠站分向客流预测研究证明,预测方法是合理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大型国际赛事对客运枢纽的要求较高,客运枢纽既要满足城市功能和交通功能,又要满足赛事期间的服务功能和保障功能。以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配套设施——崇礼客运枢纽为例,从设计理念和原则、规划定位和建设规模、交通组织、场站功能布局、站房建筑等方面,探索了大型国际赛事条件下客运枢纽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2.
公路旅客运输在综合客运体系中的地位不断加强,而公路旅客运输组织方法却停步不前,仍主要依靠实际经验进行,已暴露出其明显的不合理性和不科学性.针对目前公路客运发展趋势对专业性理论指导的崭新要求,文章对公路客运线路发班车站的组织方案进行了优化研究,提出了综合相对无效费用的概念,建立了总体优化模型,给出了具体求解策略和应用实例,并在某主枢纽城市得到了实际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铁路客运、公路客运、城市轨道交通、公交车、出租车、社会车辆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为一体的"无缝"、"连续"、"零换乘"的要求,该文以南京交通主枢纽南站的南京汽车客运南站建设为实例,通过对场站建设、综合管理和信息化服务系统建设,以及管理组织机构建设的阐述,介绍了汽车客运南站的组成和建设,为实现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
作为国内首条应用氢能源动力的中运量公共交通线路,需要从客流、道路、运营、线网和车辆五方面综合考量确保其成功实施。首先,通过对公交客流的梳理,确定临港中运量的线路走向及车站布置。其次,经过对现状道路条件的分析,提出车道断面布置方案和交叉口节点优化方案;根据建设进度及运营要求,提出切实可行的运营组织方案。再次,对常规公交线网进行优化,进一步提升专用道的使用效率。最后,使用新型数字轨道胶轮电车,构建了临港多模式公共交通准点出行网络。  相似文献   

15.
农村汽车客运站是农村道路运输的重要公益性基础设施,是整个道路运输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汽车客运站的建设对改善农民群众出行条件、提升乡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针对当前农村汽车客运站建设及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思路。  相似文献   

16.
针对公路客运枢纽班线配置问题,对班线组织和配置方法进行研究。在考虑公路客运枢纽布局的基础上,探讨了客运班线的组织和配置原则,提出班线组织主要是协调集约化和分散性两种需求。在总体思路的指导下,宏观配置方法结合场站体系和功能定位,提出了各类型场站班线配置策略;以宏观配置策略为指引,微观配置方法通过建立分区客流预测模型,依据各交通小区到各目标客运站的出行时间和最短路原则,确定各客运站对该类班线的市场划分情况,将该类班线的运力分配到各个客运站,使得总出行成本最小。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状城市交通与高铁枢纽接驳耗时过多问题,以长沙西站高铁枢纽为例,研究提出高效的进出站快速集散系统,以协调整个城市的对外交通。首先,对大型交通枢纽片区的外部和内部快速集散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一是对服务于高铁枢纽旅客进出站的快速集散道路交通系统进行研究,提出“双井”模式,适合于客流量大且客流来向分散的大型交通枢纽;二是对内部到达高铁枢纽的小汽车、出租车交通的进出站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其次,对站前广场周边各类交通设施布局进行研究,确保枢纽服务范围内的交通高效可达。最后,对服务于高铁周边商务区的地下环路交通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地下环路适用情况和单向逆时针交通组织方式,通过地库联络线连通周边地块,利用立体交通组织的方式,从空间上分离高铁枢纽进出站交通与周边商务区交通,减少交织,提高高铁枢纽片区交通效率。  相似文献   

18.
大型综合交通客运枢纽系统是一种集多种运输方式为一体的复杂性、多方位、立体型的复杂的系统,是城市的交通中心,是现代大都市的核心和灵魂。拟采用系统仿真技术对大型综合交通客运枢纽进行模拟,结合认知科学、现代智能算法、现代控制理论和多智能体仿真技术等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的方法、模型和技术应能做到为综合交通客运枢纽布局、枢纽建筑设计、道路交通集疏散设计和管理等提供方案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