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一、山区自然特征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全国山区面积大约占总面积的1/3,北方山区(东北山林区)地势较为平缓,多为丘陵山地,平均地面自然横坡约在15°~20°之间。而南方山区多为山岭地带,地形、地质复杂,山脉连绵,山高谷深,峰峦起伏,山坡陡峻,平均地面自然横坡多在20°~35°之间。在自然横坡大的地段,地表土层簿、岩石暴露,形成悬岩陡壁、峡谷以及岩堆等复杂地形。山区气温随海拔高度变化,垂直性差异非常明显。降雨最一般是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夏秋雨季多暴雨。由于南方山区具有上述的特殊地形、地貌、地质以及水文气象等地理特征,经常发生一些不良地质现象,如滑坡、泥石流、崩塌、岩堆、岩溶及雪崩等,危及公路  相似文献   

2.
厉工厂  倪超超  谭飞  汤瑞  张少国  张羽 《公路》2024,(3):393-399
山区隧道穿越岩堆体时,开挖扰动易导致上覆岩堆体产生局部或整体性的失稳破坏,引起工程地质灾害。以某穿越岩堆体的小净距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 3D软件进行数值仿真计算,对无加固措施、仅在上覆岩堆体注浆加固和岩堆体注浆结合锚索支护双重加固等3种工况进行模拟计算,对比分析了岩堆体表面变形、隧道内拱顶沉降以及隧道上覆围岩沉降变形趋势,评估不同加固方案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地层注浆对控制隧道内的拱顶沉降具有较好的效果;锚索支护结合地层注浆综合加固方案可有效抑制岩堆体在隧道开挖扰动下的变形,有助于提升岩堆体的稳定性。综合加固方案可以较好地解决小净距隧道穿越岩堆体诱发的工程问题,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西藏洛隆县至波密县公路走廊带发育多处大型古老岩堆体,岩堆平均粒径0.7m~1.5m,局部地方还留有3~6m粒径的孤石,对公路工程影响较大,在工程地质调绘、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当地气候条件资料收集等工作的基础上,认为大型岩堆的形成是寒冻风化所造成的基岩剥蚀现象,其形成与特殊的气候、地形、岩性、地震等条件密切相关,结合岩堆的堆积方式、堆积特征及项目定位,提出三种简单实用的处治方法。研究结果为公路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撑,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岩堆体隧道施工经验缺乏和开挖进尺选择随意性的问题,结合云南麻昭高速公路赵家屋岩堆体隧道工程实例,基于筒仓理论,提出了岩堆体隧道洞口浅埋段开挖进尺的计算公式,分析了核心土留设长度和不同岩堆体力学参数条件下的合理开挖进尺。结果表明:岩堆体隧道施工中,若不采取预支护或预加固措施,各开挖进尺下隧道掌子面安全系数均较小,掌子面存在失稳风险;留设核心土能明显提高隧道掌子面的稳定性;开挖进尺对围岩黏聚力敏感,这对岩堆体隧道稳定性不利。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岩堆边坡仿真分析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春 《交通科技》2011,(2):72-73,118
在分析宜巴高速公路三里花岩堆边坡基本特征及破坏机理的基础上,基于FLAC3D理论,建立了山区高速公路岩堆边坡三维仿真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岩堆天然自重、降雨、地震和人类活动等荷载组合作用,模拟分析了岩堆边坡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变形破坏机理和稳定性,并对岩堆边坡的稳定状态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某高速公路拟采用路基方式通过一河谷左岸坡体,该处发育一崩塌堆积层岩堆体,文中在此路基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岩堆体的形成机制,并采用一般条分法、Bishop、Janbu和Morgenstern-Price对不良地质条件下的路基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陈丽 《路基工程》2014,(1):210-213
以渝湘高速公路彭武段铁碛坝大桥工程为例,介绍了岩堆体的稳定性分析,在银盘水电站水位抬升后,对岩堆体的稳定性不利。采用综合工程措施,对岩堆体进行整治。监测显示,整治后的岩堆体处于稳定状态,确保了大桥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川西高原沿溪线常见崩坡积体、岩堆等松散堆积体,受陡峻地形限制,路线多采用挖方从而形成土质高边坡,处治施工风险高、难度大、造价高,成为制约山区公路建设的瓶颈。以国道317线八一电站岩堆边坡处治为例,介绍了在松散体高边坡加固处治设计理念上的创新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大关站在施工中出现病害的处理,分析了岩堆体的特性和产生病害的原因,并总结了在岩堆体上的综合施工技术,对岩堆体地质条件下的施工进行了思考,提出了一些在岩堆体上设计与施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内昆线岩堆地段路基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研究内昆线岩堆的特性和路基工程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岩堆地段路基工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季航宇 《路基工程》2019,(1):203-206
对郑万铁路两河口特大桥岩堆工程地质特征及稳定性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治理措施,并根据岩堆实际稳定情况对参数进行反演,结合室内抗剪强度试验给出岩堆滑动面的抗剪强度用于稳定性计算。综合研究后确定采用双排锚固桩和坡面锚索的综合防护措施。监测结果表明:治理后岩堆体未发生变形,防护设计达到预期目的,确保了两河口特大桥桥墩的稳定性和岩堆下方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2.
蒲增刚 《路基工程》2015,(5):212-218
通过对内六铁路金竹林1号大桥变形数据的分析,结合现场对岩堆的全面调查及钻结果,深入探究桥梁病害产生的原因。对于不同病害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既经济又保证了金竹林1号大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工程建设应避免由于建设主体不同而导致项目融合受限的问题。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堤防达标改造工程通过采用组合装配式二级挡墙、排放口增设闸门井、房屋紧邻岸段钢筋混凝土延伸底板、墙后考虑合理的堆载余量,在工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统筹考虑了后期工程的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14.
工程建设应避免由于建设主体不同而导致项目融合受限的问题.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堤防达标改造工程通过采用组合装配式二级挡墙、排放口增设闸门井、房屋紧邻岸段钢筋混凝土延伸底板、墙后考虑合理的堆载余量,在工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统筹考虑了后期工程的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裂隙岩体隧道工程修建领域,大体量塌方、渐进式围岩失稳、巨石垮落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虽然近几年针对隧道工程的勘察手段、理论模型、数值方法及评价体系研究等很多,但围岩稳定可靠性作为隧道等地下工程修建的“老大难”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数据不完备的复杂地质系统与理论严密的力学模型之间严重脱节,已然成为确定性分析方法的“瓶颈”; 单一的分析手段或确定性计算方法均无法获取准确的评价结果。不同于纯粹的结构工程,有着比较明确的数学模型,裂隙岩体隧道工程修建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岩体结构的不确定性问题。从岩体结构的不确定性这一根本属性出发,分别在裂隙岩体结构信息提取与解译、隧道围岩整体稳定性分析、局部块体稳定可靠性分析以及隧道工程智能反馈与系统评估4个方面进行概述,并对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针对性总结与探究。  相似文献   

16.
HEC-RAS为美国陆军工程师团工程水文中心所开发的河道水面线计算程序,可适用于河渠坡度小于0.1的自然或人工河道的缓流、急流及混合流等流况,并可仿真水工构筑物对水流的影响,其桥梁壅水效应考虑了水流断面束缩与阻力增大,并利用雅奈尔(Yarnell)公式计算桥墩上、下游水面线变化。该文通过HEC-RAS程序,建立武林西桥~孟庄路东桥段河道覆盖模型,对其模型进行数据分析,以确定河道覆盖段桥墩对于河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广州南沙区横沥岛尖项目为例,采用适用性较好的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作为大面积软弱地基处理的推荐方案,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采用理正岩土进行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进行固结验算;并对软基处理结束后堤防深层抗滑整体稳定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堆载期,沉降较大,最大为1.87 m;堆载期结束后,堤防深层抗滑稳定验算满足规范要求。因此,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效果较好,达到设计意图。  相似文献   

18.
顶部堆载作用下坡体的应力应变场与天然状态有很大不同。通过建立顶部堆载环境下边坡的有限元模型,运用有限元计算程序对坡角为45°的均质土坡进行了变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破坏机理分析。结果表明:以计算不收敛为判据的有限元法计算顶部堆载环境下的边坡稳定性是可行的,安全系数与荷载作用的大小关系具有一定的规律;当堆载作用力超过其极限承载力时,边坡的潜在滑面会向临空面移动,后壁变陡;在堆载作用力下,边坡坡面位移在中部最大,且位移会在破坏时迅速增大,堆载诱发滑坡属于推移式滑坡。  相似文献   

19.
依托奉节地区某试验场地三叠系中统巴东组(T2b)岩体,通过抽样法布点取芯,统计岩芯获得率,并与传统波速测试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岩芯获得率与岩体完整程度间关系,评价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岩体完整性。根据岩芯获得率指标将岩体完整程度分为5级,结果表明:岩芯获得率法能直观并量化的反映岩体完整程度,尤其对于岩体完整程度变异性大,或岩体完整程度难以判定的工程场地较为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