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国内某款重型车为研究对象,对车辆右转弯视野和盲区范围做了分析,提出重型车右转弯的两种特殊事故类型。文章结合车辆基本参数和有关安全驾驶的标准和规定,对这两种特殊事故类型的原因做了分析,并详细计算了这两种特殊事故类型中车辆的行驶轨迹和驾驶员的视野范围,结合内轮差边界,得出了重型车右转弯动态危险区域范围。这两种特殊事故类型的提出,使重型车盲区的研究得到了丰富和完善,为提升驾驶安全,改进车辆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所谓可怕的重型货车"右转弯事故",是指少数机动车重型货车驾驶员在十字路口驾驶车辆右转弯行驶,在直行或左拐弯交通信号灯绿灯亮后车辆放行时,由于未认真观察路面情况、  相似文献   

3.
正大型货运车辆交通事故一直是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因客货混行、货运车辆右转弯时因"内轮差"引发的致人伤亡惨剧时有发生。如何加强货运车辆通行管理、有效预防此类事故发生呢?上海是我国华东地区最大的交通枢纽城市,过境和出入市货运交通以大、中型货运车辆为主,涉及大型货运车辆的交通事故也较多。上海交警自2018年5月启动了大型货运车辆交通违法行为整治行动,采取了多项交通管理措施加强货运  相似文献   

4.
车辆主动制动控制利用左、右轮制动力的不同来控制车辆的横摆力矩,利用所有车轮的总制动力来控制车辆减速度,可以改善车辆的稳定性和循迹性能。文中分析了基于主动制动的车辆的临界极限转弯性能以及控制横摆力矩和减速度、对每个车轮施加制动力的作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5.
道路平面交叉口车辆违章右转弯行为识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佟守愚  程三伟  李江 《公路交通科技》2005,22(4):112-115,119
城市道路交叉口场景复杂,流量巨大,是交通事故多发地点。而交叉口处车辆违章转弯是造成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研究道路交叉口处违章转弯车辆的检测、跟踪与识别技术对于减少交叉口处的事故发生,提高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计算机视频技术,并结合道路交叉口交通信号相位特性以及车道内行车标志线等信息,研究了交叉口处违章右转弯车辆的检测与跟踪算法,给出了违章右转弯行为的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少杰 《汽车驾驶员》2012,(2):112-112
这里指的是在路口相对方向的车辆向同一方向转弯行驶,如果没有方向指示信号灯,那么右转弯车辆应该让左转弯车辆先行  相似文献   

7.
针对右转交通空间设计缺乏定量依据的问题,对右转交通环境各要素相关关系以及右转交通空间设计不合理引起的交通问题进行研究,以右转交通环境为研究对象进行数据采集,并对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出路缘石转弯半径与右转弯车速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对道路因素及非道路因素与右转弯车速之间的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中右转弯半径、有无人行过街、相交道路设计车速差3个因素可解释右转弯车速68.4%的变差;对于右转弯设计车速、右转弯半径选取以及路内停车设计等提出若干精细化交通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8.
违反让车规定①不让非机动车先行。机动车右转弯遇直行的非机动车时,应让非机动车先行。有的机动车驾驶员急于抢在非机动车前先行右转弯,妨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结果造成事故。②有的驾驶员在驶入或驶出非机动车道时尚能注意避让非机动车,但在机动车辆受阻路段与非机动车混行时,  相似文献   

9.
低等级公路平面交叉转弯车型中小型车比例较高,若采用规范中规定的鞍式列车和载重汽车进行转弯设计或采用规范中推荐的转弯线形和转弯半径,容易诱发小型车以较高速度转弯,既不利于平面交叉安全运行,也不利于土地节约。为选取合适的转弯线形与转弯半径,该文以低等级公路(三、四级)与等外公路平面交叉右转弯交通组成调查确定的主要服务车型作为转弯设计车型,模拟分析了车辆右转弯轨迹特性,并采用单心圆曲线、三心圆曲线、直线渐变段接圆曲线3种线形对转角为70°、90°和110°时的转弯轨迹进行了拟合,比较确定了适用的转弯线形和转弯半径,研究成果可供低等级公路与等外公路平面交叉右转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0.
《汽车与安全》2011,(2):69-69
随着汽车保有量飞速增加,马路上的机动车辆越来越多。《道路交通安全法》明文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道时应减速慢行,遇行人正在通过时应停车让行,然而很多时候,行人的通行权被一声声刺耳的汽车笛声,或者飞驰而过的右转弯车辆所日渐剥夺。即使站在斑马线,苦等绿灯通行,都要谨小慎微的通过,这就是被“霸道”的机动车剥夺应有权利的普通行人的真实处境。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呈现新的特征。在市郊或城郊结合部的干线公路沿线,由于两侧地块不断开发建设,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量逐渐增长。干线公路大型、重型货运车辆流量大,交通量占比高,因此,在平交口范围内,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争夺优先通行权的矛盾日益凸显,导致机动车辆右转过程中碰撞碾压行人或者非机动车的事故时有发生。那么,如何改善干线公路交叉口通行条件,减少右转弯车辆与行人、非机动车之间的冲突呢?  相似文献   

12.
在建立汽车四轮转向与主动悬架统一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对2个子系统进行控制器的设计研究.在四轮转向控制器的设计方面,提出了修正后的理想参考模型,采取前馈加反馈的跟踪控制策略,在主动悬架的控制器设计中则采用最优控制方法.结合非线性轮胎模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被动系统、四轮转向系统、主动悬架系统以及四轮转向与主动悬架集成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集成控制系统除了能改善车辆在转弯过程中的质心侧偏角响应、横摆角速度响应以及在不平路面上的行驶平顺性外,还能有效抑制由不平路面等外界干扰对车辆转向性能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苏州市轨交建设、路网改造、航道提升等重大工程项目密集施工,工程运输车成为城市建设中交通运输的主力军.因自身体积大、质量重等因素,工程运输车存在驾驶人视线盲区、车辆转弯内轮差等交通安全隐患.为深入推进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大提升 2.0 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昆山公安交警部门主动作为、靶向治理,通过物防 ...  相似文献   

14.
为保证车辆在行驶中安全和舒适,车辆必须具有规定的四轮定位参数。这样,才能轻松地操纵转向盘使汽车高速行驶和转弯,转弯后自然恢复直线行驶状态。  相似文献   

15.
钟蔓芩  钟克华 《汽车电器》2023,(2):29-30+35
车辆在以较快速度转弯时,因离心力的作用,车辆会向转弯方向外侧倾斜,使乘客产生侧推感,影响转弯时的乘坐体验。本文提出了一种转弯时调整座椅侧向高度差减轻侧推感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获取路面信息与方向盘转动角度信息,利用向心力公式计算出转弯时外侧合适的上升高度或内侧的下降高度,综合考虑转弯处路面的倾斜角度,得到侧向高度差。以此高度差调节座椅左右侧向高度,可减小转弯时用户乘坐的侧推感,提高用户乘坐舒适度。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在通常的汽车中,转弯是通过前两轮的转向实现的,这时车身的前进方向与车身的中心线不一致,前后轮产生内轮差,而且随车速、转向角、路面状况的变化,转向性能也随之发生变化,越是在高速情况下,其操纵稳定性越会降低,于是4轮转向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7.
党涛 《汽车实用技术》2014,(11):78-79,95
简述车辆四轮转向技术的应用,经过对机场牵引汽车四轮转向系统的研究,提出一种新的控制方式,在随动轮角度跟随基础上加入汽车行驶速度控制因子,既解决了车辆高速行驶的稳定性问题,也保证了车辆低速转弯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8.
因内轮差现象导致驾驶员右转存在视线盲区而引发交通事故的案例层出不穷,研究设计并开发了一套根据大型货车速度和转弯角度以及危险区域外障碍物的移动来实现以探测器定向探测及光线投射为特点,并向司机端进行声音报警,且地面危险区域可调的层叠式预警系统。开展此研究可在大型商用车于弯道转弯时,提醒行人或其他小型乘用车注意避让,对降低事故发生率,减少人员伤亡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四轮独立驱动(4WID)电动车的转向轻便性,采用模糊控制方法对转向轮的力矩分配进行研究。通过对4WID电动车的转向和助力过程进行分析和标定,设计了以转向盘转角和转角变化率作为输入语言,左、右转向轮力矩差作为输出语言的前轮转向力矩分配模糊控制器,并利用双纽线实车试验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车辆转向时转向轮力矩和滑动率得到有效控制,转向盘转矩减小,达到了助力转向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一、异响的真相车辆在运行中必有正常的响声,它是悦耳的、放心的;但异响就刺耳、不放心了。一辆长安铃木SX4,四缸横置式汽油发动机,累计行驶70 000km时,发现每当右转弯时就会有异响产生(轻微的轮齿碰撞声),时有时无。进厂检修,我们理所当然路试,特别关注右转弯,果真"逢右必响"。查遍整个传动系的各个部件,无果,准备扩大检修范围,抬下变速器。当取下启动机时,发现启动机单向驱动齿轮拨叉的尼龙支架断裂(图1),齿轮处于失控无定位状态。由于发动机横置,当车辆右转弯时,齿轮惯性游动,滑向左边与飞轮齿擦碰。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