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5 毫秒
1.
由于城市主干路存在着大量的通过性交通,一般要求较高的通行速度,若沿线所有进出口均直接进入主车道,将严重影响主车道的通行功能。故对于交通量大的干线性城市主干路,通过设置辅路对沿线进出口起到控制和集散作用以保证沿线主线交通的快速通行。设置辅路的道路的交叉口设计较为复杂,设计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整条道路的通行功能。现结合工程实例,对设置辅路的城市主干路交叉口设计进行探讨,希望能对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辅路功能定位、建设形态、技术标准和交通组织考虑,介绍了主干路辅路的设计思路和研究心得,并对主干路辅路设计中灯控平面交叉口组织问题、公交车道布置问题、辅路与主路交换等几个常见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以合肥市上海路为例分析了交通性主干路设置辅道的条件、辅道的技术标准、主辅断面布置、出入口设置等问题,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4.
城市主干道组合交叉口交通渠化设计方法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城市主干道辅路设置和在干道单侧设置双向辅路时所形成的组合交叉口的交通特征进行分析 ,对相应的交通组织、交通渠化以及交通信号设计方法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是研究城市低碳交通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郑州市为例,通过本地化修正IVE模型后提取汽车尾气排放因子,采用满足城市主干路汽车尾气污染扩散特征的线源和点源排放源强计算方法,再由郑州市主干路试验验证。研究表明:优化的IVE模型可以有效分析城市主干路的汽车尾气污染物浓度;在交通高峰时段,公交车停靠站点时的点源污染明显影响城市主干路汽车尾气CO污染物的浓度分布。  相似文献   

6.
浅谈天津市快速路主路与辅路的设置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主要探讨根据快速路在路网中的位置、区域发展状况及现状地形等综合条件,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主、辅路设置方式,既保证快速路吸引、疏导和服务交通的目的,又提高了辅路服务于周边交通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该文结合我国城市快速路发展实际,分析了城市快速路辅路在规划设计层面的一些基本问题,提出快速路辅路基本职能分三种:服务职能、集散职能、通道职能。辅路因设置目的不同及所承担的任务不同,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即标准服务型、集散型、服务-集散型、综合通道型。每一种类型又都具有各自不同的交通功能及选型条件,以及相应的设计标准和建设规模。该文还结合典型的案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赵永臣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6):50-55,64,313
从各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的交通拥挤与堵塞问题着手,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单向交通设置的基本情况,论述了设置单向交通的基本原理;其次,从宏观角度对单向交通这种交通管制方式的设置条件、设置模式以及设置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最后,针对我国混合交通的特性,阐述了单向交通与公共交通及自行车交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城市快速路普遍存在的出口匝道控制问题,采用VISSIM仿真软件,根据城市快速路的出口匝道交通特性,对软件的交通模型参数进行标定,运用二分法及控制变量法获得匝道出现停车的交通量临界值,确定基于出口匝道交通情况的辅路交通量和主路交通量综合分区图.在此条件下,选取辅路延误和主路延误为评价指标,以福州市南二环快速路首山出入口交通控制为研究对象,针对分区图的不同阶段,分别进行辅路车辆让行主路车辆控制、出口辅路感应控制、现状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畅行阶段采用不控制方式,缓行及拥堵级别Ⅱ阶段采用出口辅路感应控制方式,拥堵级别较高阶段采用辅路车辆让行主路车辆或关闭出口匝道方式.  相似文献   

10.
快速充电站     
<正>城市道路等级城市道路应按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的服务功能等,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个等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快速路应中央分隔、全部控制出入、控制出入口间距及形式,应实现交通连续通行,单向设置不应少于两条车道,并应设有配套的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2、主干路应链接城市各主要分区,应以交通功能为主。主干路两侧不宜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建设发展的推进速度加快、交通量与日俱增,城市道路中主辅道出口与相交道路位置对区域交通组织有较大影响,以两条道路的主辅道出口的实际案例,通过不同的交通组织形式及实测数据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并采用VISSIM仿真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对不同流量、不同交通组织状况下的主辅道出入口通行能力及通行效率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不同流量、出口与相交道路的间距等参数情况下的交通组织方案。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我国交通安全尤其城市道路安全的严峻形势,提出城市道路必须进行安全审计;阐述了实施道路安全审计的步骤和方法,并针对当前城市道路现状,重点推介了几种有效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地下道路工作环境及交通特点进行调查分析,分析表明,城市地下道路特殊的工作环境及交通特点对地下道路路面材料及路面结构会产生一定影响,进而提出城市地下道路路面材料使用性能要求以及地下道路路面结构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城市干道路段交通流速度-流量关系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城市干道交通流为间断流的特点,主要研究了城市干道交通流速度-流量关系。通过对实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分析城市干道路段速度与流量之间的关系,采用分段建模的方法,建立了城市干道速度-流量关系模型,对模型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可为通行能力、服务水平的研究以及交通仿真参数的修订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管理及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为完善山地城市规划和综合交通系统,需对山地城市干线道路规划设计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山地城市旧城区和新区发展模式的介绍,分析了干线道路在山地城市中的作用.从地形地貌、城市空间布局、交通出行及道路网等方面分析了山地城市特性.在此基础上,针对山地城市干线道路规划设计在功能定位、技术标准、交通组织等方面的特殊性,结合贵阳市城市干线道路建设案例,对山地城市干线道路的功能与标准、交通廊道、线形设计、横断面、新技术理念等提出了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城市道路建设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而道路横断面设计是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滨海旅游区整体规划、交通流特征、道路功能需求、城市景观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具有旅游区特色的横断面设计方案,可为同类型的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办理道路外交通事故时,要同处理道路交通事故一样,通过事故现场调查,最后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或《道路交通事故证明》,交强险及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金对道路外交通事故同样适用。在事故现场调查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采取行政强制措施,但涉及与道路外交通事故有关的"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及追究刑事责任方面已超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职权范围,应当及时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相似文献   

18.
城市道路为居民提供交通、交往、休闲、购物、运动等各种服务,是城市生活的重要场所,街道也是政府为居民提供的公共产品。评价街道是否设计得好,必定是一个综合的标准。该文认为:此综合标准需要处理好人与车、美观与适用、技术与人文等关系,并以国内外诸多道路的实景作了图解。  相似文献   

19.
阐述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既是城市的特色也是交通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就城市道路的交通组成研究了对景观设计的要求、城市道路景观对交通的影响,提出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与交通协调的内容与方法。结果表明,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能调节道路使用者的心理状态,对改善交通状况、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