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中小型沿海城市提出的成本模型嵌入到公交站点优化方案中,构建各项成本的表达式,整合并建立以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公交站点选址模型,对TOD公交站点的选址进行合理规划。此模型可有效运用到在中小型沿海城市中港口枢纽处的公交站点合理设置中,即实现乘客从轮渡到公交的零换乘,又能使港口枢纽对港口枢纽出入口与城市道路交汇处的交通现状影响达到最小,公交的通行能力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2.
公交专用道线网规划方案评估是一项重要工作。以武汉市主城区公交专用道线网的布局规划方案为例,研究公交专用道线网规划方案评价方法和指标。采用复杂网络理论和动态仿真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公交专用道线网规划方案评价体系,从复杂网络结构特性角度构建了公交专用道线网评价指标,利用VISSIM对部分路段的公交专用道运行效果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设置公交专用道并规划公交专用道线网使公交车行程延误降低了约59%,行程时间减少约44%,平均车速上升,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为公交专用道线网规划方案的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轨道交通站自行车换乘停车设施选址的影响因素较多,需要构建指标体系和评价比选方法以选择出最优方案。从服务水平、空间影响和建设投入三个层面出发,建立包含8项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各项指标的具体定义和量化方法。提出基于集对分析的自行车换乘停车设施选址方案比选方法,即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值权重,根据集对分析对备选方案进行排序,比选出最优方案。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南京市轨道交通朝天宫站的交通接驳一体化规划中。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站点选址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评价公交服务质量的一些指标进行简单的探讨,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安全性、方便性、经济型、迅速性、准时性、舒适性6个方面12项指标进行研究。由于很难得到部分指标的确切数据,因此无法使用这些部分指标。本文中,采用经验概率作为其可靠性指标,简单直观的反映公交的服务能力。最后,简单介绍效能模型ADC并运用系统效能模型对西安二环2号线公交服务进行评价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党杨瑞 《综合运输》2023,(12):104-108+170
针对高铁车站选址问题,考虑其主要控制因素,构建高铁车站选址方案指标评估体系,并借助于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AHP)对高铁车站选址方案进行评价。首先,分析高铁车站选址方案控制因素,将其划分为因素层、指标层;其次,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计算评价结果;最后通过成都东站实例验证,评价结果表明成都东站选址较优,可为高铁车站选址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非线性规划的算法研究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公务机停场问题,将公务机停场模型根据基地公务机公司和非基地公务机公司停场模式不同进行分类研究,并按照普通时期和特殊时期分开进行研究。得出在普通时期,基地公务机、非基地公务机最优停场时限的计算方法 ;在特殊时期,通过实施超容预警方案和延时停场方案使公务机停场量保持可控。本文对缓解首都机场机位资源紧张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同行业其它机场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了解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衔接的有效性,文章从换乘效率和换乘服务设施协调性两个维度构建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综合评价体系,建立熵权-TOPSIS模型对换乘综合水平进行评价,并对南宁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与常规公交换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熵权-TOPSIS评价模型在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综合评价上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精准的评价公交乘客满意度,本文综合考虑乘客社会经济属性、公交服务主观感知指标以及公交服务客观指标对乘客满意度的影响,建立了更加客观全面的公交乘客满意度评价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广义有序Logit模型的拟合结果,研究各指标是否对乘客满意度有影响,并引入边际效应概念,实现了定量化描述指标调整带来的公交乘客满意度的提升。将该满意度评价方法应用到宜春中心城区公交满意度分析中,甄别出制约公交乘客满意度的瓶颈因素,指明了满意度提升优化方向,对于线网组织优化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更大程度发挥共享租车的优越性,对共享租车租赁点进行客观的评价,本文从客流角度、可达性角度、投入产出角度进行分析,选取了6项指标用以构建租赁点选址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熵权法对各指标进行客观赋权,最终得到租赁点的综合评价值,发现潜在用户比率和可达性对租赁点选址影响较大。采取该方法对成都市某区域内的共享租车租赁点进行评价,最终评价值与实际情况一致,验证了评价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分析公交客流规模的关联因素,梳理与公交客流规模有关的关联规则,有助于决策者把握整体态势、定义现状问题、细分问题类型。本文以深圳市为案例,以交通小区为分析单元,基于公交IC卡数据、人口数据、兴趣点数据、电子地图路径规划数据、微博签到数据等多源数据,从建成环境、人口密度、公交线网设施、交通可达性等维度,定量地表现影响公交客流规模的关联因素。通过构建决策树模型,揭示公交客流规模与关联因素间的映射关系,提取与公交客流规模有关的关联规则。研究结论为基于多源数据的公交客流规模评价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也为公交线网规划提供了决策支持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