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伴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海洋资源开发活动的日益活跃,潜水打捞在国家应急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凸显.第四届国际潜水救捞与海洋工程技术论坛在此背景下由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主办召开.通过对论坛报告内容的梳理和总结,探讨了沉船整体打捞工程、水下装备、"智慧海洋"战略展望、灾害应对与环境保护以及涉海法律法规等当前行业关注的多个方面的热点话题,结合我国救捞力量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并展望了大型救捞船舶、水下高精度感知、大深度潜水、水下潜航器、仿真演练与辅助决策及水下作业工具等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新乡市牧野路雨水中途提升泵站在河南省首次应用了10kV高压大型潜水轴流泵,是一座工艺先进的泵站。该文从抗浮设计、墙体设计、基础及抗震设计等方面阐述了该工程雨水泵房的结构设计体会及经验。  相似文献   

3.
夏润禾 《隧道建设》2013,33(9):751-756
工程保险是一种先进的风险转移方法,大型铁路项目建设具有投资大、技术复杂、建设工期长、涉及范围广等特点,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大了施工技术的难度和建设的风险性,给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带来了挑战。文章以我国首条在建最长的山区高速铁路贵阳至广州铁路为工程背景,介绍了工程保险能规避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风险,从而达到减小损失、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通过介绍大型铁路项目的案例,对工程风险管理进行了阐述和总结,并就这种方式下的风险管理提出了保险索赔管理的6个方面建议和对策,旨在更好地利用工程保险做好大型铁路项目工程风险管理,切实提高利用保险转移风险的效率,降低施工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4.
薛利群  张国光 《隧道建设》2015,35(12):1306-1314
从潜水技术的专业视角探讨潜水技术与盾构施工的应用问题,通过研究隧道盾构带压作业的主要难点和技术条件、所需潜水技术及特征、主要潜水设备、潜水技术应用的一般准则等,以解决隧道盾构带压进舱作业的潜水技术应用问题。主要结论如下:1)潜水技术适用于隧道盾构施工作业;2)潜水技术用于隧道盾构作业,除需解决装备、规程及减压表等软硬件外,潜水人员及作业管理也是其成败之关键;3)与隧道盾构作业所需潜水作业相比,海上潜水面对的环境更严酷,更复杂,人员装备的要求更高;4)我国隧道盾构带压作业潜水,目前需要优先关注的是如何将海洋工程潜水技术科学有效地移植于隧道盾构施工带压作业领域。  相似文献   

5.
2009年3月2日,英达热再生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英达大型复拌就地热再生成套设备和施工技术”通过了由国家交通运输部科教司组织的鉴定,专家鉴定小组一致认定其已达到了“国际领先”的水平。英达大型复拌就地热再生机组使用多组多排路面疏松耙对加热软化后的沥青混合料进行耙松和再收集,代替了传统就地热再生中的铣刨工艺。这套机组在施工中无须打碎骨料,优良的间歇性热辐射加热效果和出色的盘式沥青洒布系统使得道路修复质量、效率及环保方面的效益得到了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2009年3月2日,英达热再生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英达大型复拌就地热再生成套设备和施工技术”通过了由国家交通运输部科教司组织的鉴定,专家鉴定小组一致认定其已达到了“国际领先”的水平。英达大型复拌就地热再生机组使用多组多排路面疏松耙对加热软化后的沥青混合料进行耙松和再收集,代替了传统就地热再生中的铣刨工艺。这套机组在施工中无须打碎骨料,优良的间歇性热辐射加热效果和出色的盘式沥青洒布系统使得道路修复质量、效率及环保方面的效益得到了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7.
提高风量自动投入率首先要保证基础的数据的准确性与稳定性,监测、测量等精密电子设备,长时间运行导致测量不准确,不仅无法反应机组的真实的运行状况,同时增加了运行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机组的整体效率。通过更换测量装置、优化自动化控制方案,提升机组的自动化投入率。  相似文献   

8.
<正>英达大型就地热再生机组有奖征名活动火热展开;交通运输部鉴定"国际领先";全世界惟一不打碎骨料的大型就地热再生机组,真正实现原路面材料100%原价值就地再用;国家发明专利英达间歇性热辐射加热技术确保热粘结质量,提升路面抗剪强度;施工清洁,无废料排放,节约环保,深度契合"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理念;已在北京、江苏、浙江、广东、福建、陕西、河南、山东、河北、云南等多个省市成功应用,并入选长安街国庆60华诞大修工程。  相似文献   

9.
城市污水管网由于部分管道埋设深、距离长,且长期处于满水状态,难以实施检测,如横跨大型河流的倒虹管等。结合实际检测案例,介绍把管道声纳检测探头搭载于ROV潜水机器人进行管道检测的技术,以及形成一体化检测的技术方案,并总结对上海市黄浦江下三根倒虹污水管实施检测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沉管安装涵盖基础、舾装、浮运、安装等施工,潜水作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技术,在沉管安装施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基槽清淤、回淤监测、二次舾装、沉放对接到安装完成后舾装件拆除等都需要潜水员协助完成。结合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安装施工实例,浅谈沉管安装施工中的潜水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VRS及国产NRS技术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实践证明,国产NRS技术不仅可广泛应用于城市连续运行参考站的建设,并因其技术成熟,成本较低,建设方便及实施效率高,目前也可应用于铁路、高速公路、港口、航道等大型工程中.  相似文献   

12.
温新亮  赵康林 《隧道建设》2015,35(3):262-267
在路基开挖和矿山开采过程中,垂直深孔预裂爆破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在大型地下洞库开挖工程中应用较少。地下大型洞库采用预裂爆破后易产生大块及底板不平顺等问题进而影响平行作业及装渣效率。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降低作业成本,通过设计合理的爆破参数并结合水平光面爆破技术,提出一种"预裂成形+垂直深孔爆破掘进+水平光面清底"相结合的爆破方法,文章从钻孔孔径、钻孔深度、孔距和排距方面介绍了洞库的爆破设计方案,并对主爆孔、预裂孔、缓冲孔的单孔药设计及各炮孔的装药结构和堵塞段的设计进行了介绍,有效解决了单独使用预裂爆破时易产生大块及底板不平顺等问题,提高了作业效率,并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对类似工程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桥梁工程检测技术的应用和探索,不仅能够起到保证桥梁运行安全、延长桥梁使用寿命的作用,还能通过对桥梁病害的及早发现,规避因整顿大修、关闭交通所带来的重大损失。对桥梁工程检测中的静载试验、动载试验,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目的、内容、要求等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国内某大型桥梁检测工程实例进行了运用。  相似文献   

14.
大型排水箱涵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箱涵顶部不均匀覆土或超载、箱涵局部损坏渗漏造成地基水土流失及止水带本身的腐蚀、老化等,引起箱涵变形缝拉开、错位、止水带渗漏等损坏,需要对箱涵变形缝进行修复。现以上海排水箱涵变形缝修复的实例,对变形缝修复技术作梳理,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路面重铺施工方式带来的作业周期长、运输量大、资源流失和环境污染问题,对应用SY4500型就地热再生机组在沥青路面大型施工的工作原理、设备组成、工艺流程以及应注意的事项等进行详细介绍,并通过工程实例证明科学合理使用重铺机组能确保施工质量,延长重铺路面寿命。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等级公路、大型堤坝、机场、港口等建设项目日益增多。这些大型工程对基础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密实度都有更高的要求,我国原有的压实机械已经不能完全适用这些大型工程的施工,施工部门希望能提供压实能力更大、生产效率更高的超重型压路机。为了满足生产建设的需...  相似文献   

17.
为确保重庆市铜梁城区有轨电车一期工程实施后城区交通的畅通安全,基于铜梁城区有轨电车一期工程沿线道路条件、周边用地、公交站、道路运行状态和交叉口运行状态的现状及规划条件分析,结合实地调查,运用"四阶段"法和生成率模型进行了交通需求预测,并对其道路交通、主要节点、出入口、人行过街、公交、非机动车等方面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结果显示:2021年有轨电车全日客运量约为23 783人次,铜梁城区有轨电车一期工程沿线的道路饱和度都小于0.9,服务水平较好,同时,出入口的流量主要集中于大型居住小区,铜梁万达广场和蒲吕工业园区等处。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介绍长沙市绕城高速公路入口优化工程节点方案设计概况。该节点为城市主干道提质改造与绕城高速公路相交,根据项目现状和交通需求设计4种立交方案,从设计标准及安全性、运行效率、占地大小、对交通影响和工程费用等方面对4种立交方案进行分析,对各方案的特点及优缺点进行比较,确定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9.
本电站三台机组出口开关轨道通过改造,满足机组正常运行,提高机组出口开关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开关在运行过程中开关不发生异常,避免了设备人生伤害和设备损坏,提高了开关输送的效率,从而确保了人生安全和设备安全,减少因人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0.
刘大洋  韩坤林  潘东宏  王政荣  张朋 《公路》2022,67(1):254-258
以大型桥隧集群智能运营维护为背景,研究BIM技术在大型桥梁隧道集群运维中的关键技术,包括基础设施数字化技术,桥隧构件级解析与编码技术,巡查、检测、监测、养护等多业务协同技术,静态、半静态、动态实时等多元数据融合技术,以及数据集成可视化交互等技术.并以重庆曾家岩嘉陵江大桥工程大型桥隧集群为应用案例,介绍了研究成果的工程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