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编队条件下,仅依靠单平台发展已遇到瓶颈,跨平台的功能协同与信息融合是有效解决方法。本文对海上编队协同电子侦察与信息融合技术展开研究,重点探讨编队协同电子侦察的功能需求、层次架构、协同机制、信息融合等技术途径,并且评估了协同侦察与信息融合所带来的效能,为海上编队电子侦察技术的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海面舰船编队目标的侦察和识别不仅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还有助于海上交通管理和渔船的协同作业,研究海上舰船编队目标的识别和特征提取具有重要价值。海上舰船编队目标的信息采集方式以光成像技术为主,其中,光学卫星遥感图像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光学图像技术。本文针对海上舰船编队目标的识别和侦察问题,研究了光学卫星遥感图像的噪声处理、目标预测和特征提取等内容,对提高海上舰船编队目标的识别精度,提高数据关联程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海上作战指挥控制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无人机及其配套设备发展现状,分析了无人机前置协同舰艇编队海上作战的可行性和作战效能。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利用无人机前置协同舰艇编队作战有助于扩大警戒探测范围,提高海上舰艇编队的作战指挥效能,实现对大范围海战场有效的指挥控制。  相似文献   

4.
美国航母编队作战指挥特点及指挥信息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海军航母编队是当今最强大的海上作战力量,其编队作战指挥和协同异常复杂,支撑其作战指挥的编队指挥信息系统是航母编队能否发挥巨大作战能力的关键电子信息装备.在分析美海军航母编队一般构成和编队作战指挥特点的基础上,综合论述了美国海军航母编队指挥信息系统的发展情况、系统功能及组成,分析了航母编队指挥信息系统特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描述了海上舰艇编队指挥控制系统中有关计算技术、网络结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软/硬武器一体化、智能化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编队作战是未来海上作战的基本样式,进行舰艇编队水声对抗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舰艇编队能够通过数据融合等方式获取鱼雷距离和方位的报警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出鱼雷对舰艇编队的攻击意图,即鱼雷攻击的具体目标舰艇,则有助于指挥员采取有效、合理的对抗方法,从而提高舰艇编队的生存能力。论文在建立声自导鱼雷攻击模型和舰艇编队运动模型的基础上,对鱼雷从不同区域来袭时的态势划分,提出了攻击意图的判断准则,并且通过仿真验证,分析了影响判断准确度的因素,为编队协同水声对抗指挥决策提供了必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首先介绍了海上编队协同作战的概念和思想,然后对海上编队协同作战的研究范畴和层次进行了划分,其中重点分析了海上编队传感器协同探测模式,最后对海上编队协同作战的指挥控制体制进行了概括性总结。  相似文献   

8.
编队作战是未来海上作战的基本样式,进行舰艇编队水声对抗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舰艇编队能够通过数据融合等方式获取鱼雷距离和方位的报警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出鱼雷对舰艇编队的攻击意图,即鱼雷攻击的具体目标舰艇,则有助于指挥员采取有效、合理的对抗方法,从而提高舰艇编队的生存能力.论文在建立声自导鱼雷攻击模型和舰艇编队运动模型的基础上,对鱼雷从不同区域来袭时的态势划分,提出了攻击意图的判断准则,并且通过仿真验证,分析了影响判断准确度的因素,为编队协同水声对抗指挥决策提供了必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与敌海上编队遭遇战斗中的远程通信干扰技术,是牵涉到海战中我能否有效控制敌信息互通,能否有效地阻断其编队海上指挥与控制的重要作战手段。本文以干扰敌海上编队与其海上指挥所间的地波通信为对抗背景,探讨了我海军通信干扰战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协同对象选择是构建JFCCS的基础和前提.在分析协同系统内涵和系统运行流程的基础上,给出了协同对象间的协同关系及选择问题描述,构建了基于训练成绩的协同对象选择模型.模型构建从系统功能表现形式入手,旨在通过"黑箱"理论将物理域、信息域和认知域的协同融合,通过战斗力的物质化表现形式谋求协同系统有序运行,模型的可靠性依赖编队训练信息支撑平台.基于训练成绩的协同对象选择方法,更能体现出人与武器装备的结合、各级指挥员间的默契程度,对增强编队协同作战能力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现代海上作战需要各部门的协同配合,舰队也需要通过编队进行统一部署指挥,整个海上军事领域作战是一个统一人机交互及智能调度过程。云平台是基于分布式架构、并行计算及虚拟技术的信息处理及存储平台,对各类算法及信息进行最优部署调度,基于云平台的海上作战训练系统需要实时性能较好,能快速的响应作战命令。本文主要利用云平台对海上舰队协同作战体系进行建模,建立高并发、低时延的仿真作战网络,最后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海战场舰艇编队对抗中,通信对抗呈现体系化对抗趋势。本文从编队通信对抗的主要内容出发,详细论述了编队通信对抗对流程体系、时空基准和信息融合的需求,重点研究了指控流程、协同定位、目标识别和网电复合攻击的关键技术,以及编队体系对抗所带来的效能提升。本文的研究内容对编队通信对抗体系建设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海上作战样式相较以前发生了巨大改变。本文分析分散部署、攻击灵活,聚优集火、瘫痪核心,动态重构、联合制胜的海上作战制胜机理,研究有人舰艇编队、有人舰艇与多无人舰艇、无人舰艇集群3种协同作战模式,提出传感器组网、多源信息融合、目标威胁评估等关键技术,为深入研究和完善海上作战理论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4.
根据舰艇编队不同的作战任务和使用需求,其信息系统中信息融合的内容、程度、范围和要求是不同的。基于多传感器实时目标信息的舰艇编队目标信息融合,应满足对实时目标状态估计和目标识别的需求。为此,在分析目标信息来源、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了舰艇编队目标信息融合的功能模型。  相似文献   

15.
高分辨雷达在海上目标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军事侦察等领域。合成孔径雷达SAR具有高分辨率、覆盖范围广、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已经成为当前舰船目标识别的重要技术。本文研究的内容包括合成孔径雷达的原理、多特征融合技术、舰船图像的目标识别技术等,对于改善海上SAR雷达的舰船目标识别与侦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舰艇编队网络化体系协同反导作战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介绍了舰艇编队协同反导作战系统的功能体系结构和系统各功能节点的关系,对系统三层网络结构和功能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舰艇编队协同反导作战过程,阐明了舰艇编队网络化体系的作战优势和新的技术挑战。  相似文献   

17.
电子侦察船具有活动范围大、任务持续时间长、综合侦察能力等优势,成为海上电子情报侦察体系的重要组成,论文在研究国外电子侦察船装备情况及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海军转型发展分析了发展电子侦察船的作用意义,提出了我国电子情况侦察船发展建议,为后续装备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滋刚 《中国造船》1998,(A10):124-128
文章简述了我国船船电子装备的发展经历,根据国际上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战略部署,提出了我国舰船电子装备发展的三个层次,即海上舰艇编队电子装备体系,海呀场联合作战装备体系和海战场信息战装备体系。  相似文献   

19.
海上联合机动编队(联合编队)综合集成是实现海军转型的主要途径,"网络中心"模式下,编队中的指挥流、控制流、信息流、火力流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必然对编队作战协同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催生新的作战理论,拓展作战协同空间,增强战场感知能力,加快作战节奏,需要素质复合化的指挥员,但对网络的依赖性增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针对体系化作战中,水面舰艇编队导航面临设备损毁、导航干扰等复杂作战环境的挑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网络的水面舰艇编队一体化导航系统及方法。[方法]通过分布式协同导航提升编队应对复杂环境的可靠性和灵活性。编队一体化导航系统分为设备层、系统层和体系层,设备层输出原始的GNSS/INS导航数据,系统层输出节点独立导航数据,体系层融合生成编队协同导航数据。为实现体系层编队协同导航数据融合,采用Floyd算法,以基线传递路径最短的原则构建分布式编队协同导航网络,在节点独立导航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动态基线传递生成节点协同导航数据;通过加权最小二乘法融合多个节点协同导航数据输出编队协同导航数据。[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可成功构建分布式协同导航网络。通过导航支援,保障了受毁伤节点导航的不中断;通过精度支援,提升了受干扰节点的导航精度。[结论]分布式协同导航具有抗毁伤、抗干扰、可提高精度的优势,并可有效应对复杂的作战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