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蓄电池电力工程车需要辅助逆变器提供三相交流电源供给辅助负载,同时需要牵引蓄电池充电机向牵引蓄电池充电。文章介绍了一种集成式辅助变流系统,该系统不仅包括辅助逆变器和牵引蓄电池充电机的功能,还具有电路结构简单、安装体积小、成本低、维护方便等特点。该辅助变流系统的设计为实现蓄电池电力工程车平台化设计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轨道工程车动力电池温升特性,对电池在充放电倍率为0.5C和1.0C时实测的生热功率数据进行二次函数拟合,得到了动力电池在不同荷电状态和充放电倍率时的生热功率。根据电池包传热特性和电池生热功率,对动力电池温度进行了计算。研究表明,在环境温度40℃条件下完成所选严苛线路的牵引时,电池温度为45℃;磷酸铁锂动力电池通过自然冷却能够满足轨道工程车低倍率放电、短时间运行和长时间停留使用的冷却需求。  相似文献   

3.
无人驾驶地铁列车由地面运营控制中心统一控制,在运营过程中实现没有司机和乘务人员参与的自动控制功能。为了实现上述功能,从车体、司机室、灭火器和客室电气设备柜、转向架、烟雾和火灾检测设备、蓄电池及其他设备、紧急疏散门这些结构及设备配置方面,以及车门、空气制动系统、空调和通风、牵引系统和辅助系统、列车控制系统、乘客信息系统这些功能设置方面,分析无人驾驶与有人驾驶地铁列车的差异,为其他无人驾驶地铁列车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利用数据链技术的优势和特点,在地铁车辆应急驾驶防碰撞系统中实现列车间点对点的无线通信和测距功能,并通过现场试验进行测试验证,为地铁车辆应急驾驶防碰撞系统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长沙地铁2号线蓄电池电力工程车车辆的基本特性,主要介绍了电传动系统、辅助电源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的组成和特性,着重对电传动系统的主要设备及功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电传动系统采用的一些新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实践证明,该系统能够实现接触网和牵引蓄电池双电源供电,无论在车辆的控制性能、可靠性以及节能环保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以西成高铁线路常用工程车为例,结合线路条件和特点,对轨道工程车在长大坡道线路上运行时的牵引、制动性能进行理论计算和试验验证,总结工程车在长大坡道施工、维修作业中遇到的问题的原因,提出加大工程车牵引功率和采用电阻制动的建议,可以有效提高天窗利用率并解决工程车下坡制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了结合轨道交通线路的客流变化,实现大客流大编组,小客流小编组,以最经济的方式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轨道资源的利用率,设计了列车无线重联系统。该系统主要通过对列车间无线通信、列车间隔控制、列车重联控制算法等关键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室半实物仿真和试验线装车测试对列车无线重联功能进行验证,其中列车间无线通信采用了4G云及Wi-Fi通信,保证了列车间隔控制的稳定性,列车定位则采用了无线Uwb信标确保了列车起停的准确性,该系统硬件主要包括无线重联控制单元、远程输入输出单元、交换机等,软件主要包括无线重联控制单元、地面控制中心、车载显示单元、远程输入输出单元等涉及的程序。该系统最终经验证实现了在多种运营场景下的列车无线重联。  相似文献   

8.
介绍我国首列完全自主研制的100%低地板车牵引变流系统的组成及其牵引控制技术:采用先进的矢量控制技术来实现独立轮转向架牵引电机的控制,控制性能良好;分析列车控制功能的实现机理和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给出了载荷调整、防滑/防空转等重要的列车控制策略。给出现场试验波形,验证其良好的牵引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9.
高速磁浮是利用电磁力将车辆悬浮于导轨上,利用直线电机驱动列车前进的铁路系统,其悬浮导向系统、轨道梁系统、牵引运控系统等与高速轮轨有着显著区别。通过线路工程、轨道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及牵引供电工程、运行控制工程、无线通信工程等方面,对比分析了高速磁浮与高速轮轨主要技术参数,以期为高速磁浮工程设计与技术研究方向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高速磁浮对轨道结构精度、平顺性,桥梁频率、变形以及隧道内车辆气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时要求桥梁一阶竖向自振频率不小于1.1倍列车通过频率;此外,高速磁浮采用地面控制、固定闭塞方式,1个分区只能有1列车运行,其信号控制、无线通信与牵引供电三子系统间耦合更为紧密,对车地无线通信数据传输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牵引定位数据时延要求不大于5ms。  相似文献   

10.
介绍电力蓄电池工程车牵引蓄电池的充电控制策略,包括牵引蓄电池总体配置、供电模式的合理选择、充电模块设计、供电模式开关设置、不同充电模式的控制及辅助控制等,提供了一种提高牵引蓄电池性能,降低整车寿命成本的电池充电控制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地铁工程车多种用途、用户分散的特点,搭建了基于受电式电力牵引多源制地铁工程车平台。文章介绍了地铁工程车平台的总体、电气系统的主要结构与技术参数,重点阐述了蓄电池及充电系统、控制系统重联运用、制动系统冗余控制等符合地铁工程车运用环境特色的部件的技术特点,并对工程车平台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姚健嘉 《中国铁路》2001,(11):53-54
1概述 GSM-R系统是一种用于列车控制员与列车司机通信的通用列车无线通信系统.所有其它独立和并行的无线通信系统,如平面调车通信、隧道无线通信系统以及供维修使用的无线通信系统都可集成到GSM-R之中,从而形成一个功能完备的独立系统.未来还将通过GSM-R系统,实现自动列车控制管理(ATC).无线通信接口设计速度达500km/h,GSM-R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3.
在对巴西里约地铁1A线牵引系统及地面信号系统工作原理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牵引系统进行牵引系统回流与信号系统电磁兼容性影响的测试方法,并且通过现场动态及试验室静态测试,验证了巴西地铁交流牵引不平衡电流在单列车运行时所产生的谐波成分对地面信号系统的影响都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轨道工程车制动软管需定期进行试验,而普通的试验设备使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行设计且价格较为昂贵。介绍了自主研制的轨道工程车软管试验平台的整体结构、电气控制原理、参数等,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该试验平台采用电气控制技术,通过各个电气元件之间的连接设计,实现设备的过程自动控制。应用表明,其性能可靠、操作简单、制造成本低,能满足轨道工程车制动软管的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列车通过车载电池实现应急自牵引,将迫停于区间的列车自行牵引至就近车站,能有效解决因列车不能受电引起的应急处置问题,提高处置效率。分析了锂离子电池作为电池载体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在AW3(超载)载荷条件下,在30‰坡道上爬坡500 m,再在平直道上运行1 000 m的电池系统的能量和功率需求,给出了既有列车实现车载电池自牵引功能的改造方案和相关改造要点。介绍了对既有列车(试验列车)的改造,以及为验证自牵引功能进行的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列车应急牵引电池满足设计需求,并有一定的余量,改造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介绍机车同步操控系统自动过分相功能的设计原理和实现过程。针对成昆线多机牵引列车的特点,采用分别独立过分相的控制方法,与重联运行相比,列车动力不会产生间断,有利于列车在坡道上牵引动力和电阻制动力的保障。经现场使用验证,机车同步操控系统自动过分相功能保证了成昆线多机牵引列车安全、平稳的自动通过分相区。  相似文献   

17.
在对巴西里约地铁1A线牵引系统及地面信号系统工作原理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牵引系统回流与信号系统电磁兼容性影响的测试方法,并且通过现场动态及试验室静态测试验证了巴西地铁交流牵引不平衡电流在单列车运行时所产生的谐波成分对地面信号系统的影响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基于伊朗3个城市地铁车辆项目,介绍Mitrac~? TCMS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结合项目车辆的特点,介绍Mitrac~? TCMS系统的拓扑结构和主要设备及其功能。同时,简述Mitrac~? TCMS系统在该项目上主要实现的列车控制功能、牵引控制功能、高压检测控制功能、列车操作与控制功能、制动控制功能以及故障诊断功能。  相似文献   

19.
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综合检测列车以高速动车组为载体,装备专用检测系统,在保证各系统时空同步的前提下,可对线路轨道、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等基础设施,轮轨和弓网接触状态及列车舒适性指标等进行高速动态检测;具有检测列车精确定位、在线数据集成、综合处理和分级评判等功能,是提高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检测效率、指导养护维修的重要技术装备.重点分析我国最新研制的400 km/h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的系统集成、轨道、弓网、动力学、通信、信号等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方案,介绍试验验证情况.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轨道列车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参数及功能验证的需求,对国内外研究进展及成果进行了调研,结合轨道列车的实际需求,对系统结构、功能和电路模型进行了深入分析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LCC-S谐振耦合拓扑的大功率无线电能传输试验平台,并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工况以及不同气隙高度下的大功率负载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轨道列车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