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铁快速发展带来的高密度客流冲击,对地铁的运行效率,乘客出行的快捷性、实时性、舒适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基于以上问题,对客流分布进行研究并提出基于图像采集技术的地铁站台客流引导系统,此系统是基于车厢内的摄像头采集客流信息,通过地铁运营方的数据库与处理中枢对客流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出客流引导信息,同时显示在站台门上侧的屏幕上,实时显示列车客流信息。结果表明,通过本系统对于客流的引导,可以部分代替引导人员的安排,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使乘客快速舒适出行,可以有效提高地铁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通过对转辙机表示杆末端边缘位置图像的监测来反映道岔尖轨密贴状态的方法,以及对道岔尖轨密贴状况监测所采用的图像检测微小位移的基本方法、原理和步骤。对采集的图像使用中值滤波和高斯滤波相结合的预处理方法滤除噪声,通过迭代阈值分割、小面积删除、图像边缘检测得到表示杆位置特征,并采用Hough变换完成坐标提取,从而得出表示杆位移具体数值,并通过实际监测测量分析系统对转辙机尖轨密贴状态的监测精度和应用中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综合客运枢纽站客流的监控与管理需求,利用LabVIEW图形化编程平台和相应的硬件设备开发枢纽站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使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图像采集模块采用独特的方法解决了大范围监控的摄像头设置和视频分区显示等难题,并实现了监控视频的自动化分类存储。视频播放模块可以按要求对监控视频进行加减速和回放等播放操作,还可以通过扩展加入追踪定位功能。客流检测程序模块应用了LabVIEW视觉开发包中的图像处理与机器视觉相关函数,通过对监控视频的实时处理,得到车站客流信息,以实现对车站客流的智能化预警管理,为综合枢纽站客流管理提供了一定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对呼和浩特铁路局工务段各工区现有轨道长波不平顺激光检测仪进行研究。由于其工作时检测数据是靠人工来读取投射到激光靶面上的激光光斑位置,很难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而且在读取数据时,高亮的激光光斑会对人眼造成一定的伤害。由此本文提出,利用工业相机对激光靶面上的激光光斑图像进行采集,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采集到的光斑图像进行逻辑运算处理并进行轮廓提取,再运用椭圆拟合算法对处理后的光斑图像进行椭圆拟合,最后提取出拟合出椭圆参数的中心坐标就是检测的激光光斑中心坐标。以此方法来代替人工读数,从而减小人工读取坐标数据带来的误差并减少高亮光斑对人眼的伤害。  相似文献   

5.
现有的钢轨表面伤损检测方法存在鲁棒性差、误检率高和容易漏检小面积伤损区域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多层级特征融合的钢轨表面伤损检测方法。首先,利用高速综合检测车搭载轨道图像采集系统,在实际的铁路线路采集轨道图像,并对表面伤损进行人工标注;然后,在钢轨图像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利用钢轨表面伤损数据集构建策略,提升训练样本图像的数量和多样性;最后,利用上述数据集,训练基于多层级特征融合的目标检测网络,实现钢轨表面伤损区域的自动检测。将所提新方法与现有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在钢轨表面伤损数据集上具有最优性能,实现了端到端的钢轨表面伤损检测,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6.
由于缺乏准确的实时客流数据,铁路客运车站的客运组织一直主要依靠经验来调配设备、人员等所需资源。为此,开发了铁路客运车站客流监测与预警系统,通过有效利用铁路客票预售数据、车站历史客流数据、旅客进出站实时数据、列车正晚点数据等相关数据,建立基于K均值聚类的支持向量回归机客流预测模型,实现车站每日进站客流、分时段进站客流、候车室客流的监测、预测及超限预警,方便车站工作人员随时掌握客流动态,及时根据客流变化进行设备和人员动态调配,更加精准、高效、安全、有序地开展车站客运组织作业,有助于改善车站客运服务水平,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铝合金蜂窝板钎焊接头连接状态与超声检测C扫描信号的关系,建立了钎焊接头有效连接面积的超声检测分析模型,并基于该模型生成C扫描图像。利用图像增强、边缘检测等图像处理方法对C扫描图像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能够清晰地显示出钎焊接头形貌。将钎焊接头尺寸的实际测量值与超声检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超声检测所得焊缝有效连接面积与实测值绝对误差小于0.11 mm,证实了超声波检测可用于铝合金蜂窝板钎焊连接面积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8.
地铁隧道裂缝病害的自动检测技术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针对地铁隧道复杂场景和弱光环境下,全局图像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分块图像局部纹理处理算法,将大视场裂缝图像进行网格化处理,在分块区域内完成预处理与纹理提取,基于图像细化与骨架提取算法,提出裂缝和虚假裂缝纹理的差异性计算模型,可有效提高真实裂缝图像的检测精度,滤除虚假裂缝的干扰。针对硬件系统,提出多目高速线阵相机的图像采集方案,研制裂缝图像采集系统样机,可安装于轨道小车上进行图像连续采集。利用研制的图像采集处理设备,可以自动采集和检测隧道裂缝图像,对于纹理简单的普通裂缝图像样本,裂缝的识别率达到0.96;对于地铁隧道裂缝图像样本,裂缝的识别率达到0.84,验证了硬件系统和软件算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气弹簧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列车载客量的计算方法,并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采集空气弹簧的内压值来计算列车的载客量,采用Zigbee技术实现车地数据传输,最终由以太网传输到客流分析服务器,实现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实时检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比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历史客流清分数据,得出车站在相同特征日具有相同的客流特征.据此提出以特征日历史客流清分数据为基础,计算得到的换乘站的基本客流数据.再利用AFC系统收集的进出站客流数据修正基本客流的总体大小,利用热敏探头,视频采集等收集的车站关键通道内的客流数据修正基本客流的比例结构,最后基于这些精细化客流数据进行换乘站客运组织管理.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随着城市水底隧道工程的大量涌现,城市隧道防火灾是当前城市隧道设计和运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其消防对策的探索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重要课题。由于城市水底隧道车流、人流复杂,深度深,呈现中间低、两头高的u型几何特点,发生火灾时烟气向两端蔓延,人员、车辆疏散困难,因此有必要对城市水底隧道的人员疏散方式进行研究。 研究结论:目前城市水底隧道常用的疏散方式为双孔隧道横向联络通道疏散,水平辅助隧道疏散和内部纵向通道疏散。通过对3种疏散方式技术经济性分析比较,得出城市水底隧道的人员疏散方式应根据具体的地质和施工条件,采用不同的疏散方式和不同的疏散通道问距。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监控等方面的应用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个人群异常行为检测系统.目前,大部分的监控系统只能进行运劝检测和跟踪,而本文设计的系统主要是对待检视频进行人群密度分析和人群运动分析,根据密度分析和运动分析得到的结果推断人群行为是否异常.其中密度分析部分主要是利用纹理特征分析结合支持向量机分类,实现了密度分级.运劝分析部分主要是改进传统的块匹配算法,再结合支持向量机分类,实现人群运动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城市地铁站内行人拥挤识别时多指标和多等级带来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采用改进云模型构建行人拥挤状态辨识模型。基于AHP-熵权法标定指标权重和行人拥挤状态等级,以标定的指标权重和各指标等级阈值作为输入,计算云数字特征值,采用正向正态云发生器,建立模板云和待识别云模型,计算两者之间的隶属度,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辨识车站内各服务设施的行人拥挤状态,最后输出各服务设施的拥挤等级辨识结果。以宁波市鼓楼站为实证对象,对辨识结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四级行人拥挤状态划分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4.
线路客流预测分析与运营组织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运营需要出发,提出客流预测的年限和内容;通过对客流量级的阐述,分析客流预测三级数据,确定运营的规模;根据OD(起讫点)客流分析来研究行车交路,做出满载率和拥挤度的评价;最终确定车辆编组与行车密度的合理组合,形成系统全面的技术方案,使客流预测更好地为运营组织服务.  相似文献   

15.
德国与我国机车车辆用螺栓技术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DIN25201《铁路车辆及其部件的设计准则螺栓连接》对紧固件的风险等级分级、设计、防松和安装等要求,并与我国目前铁路用螺栓紧固件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列举我国机车车辆用螺栓在应用上的一些成绩和存在的差距,推广先进的紧固件应用理念。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列车通信网络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0,他引:4  
简述与列车通信网络有关的一些计算机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现场总线的情况,重点叙述列车通信网络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情况,提出作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铁路轨枕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本文对轨枕的主要功能和分类方法加以论述,同时简述我国铁路轨枕的发展过程及存在的问题。研究方法:通过搜集资料了解我国铁路轨枕及城市轨道交通轨枕的发展历程;总结轨枕分类方法;介绍木枕、混凝土枕及城轨交通用特殊轨枕的主要特点,并调查研究了各类轨枕在设计、制造、使用、养护维修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提供了先进国家适用于高速铁路轨枕的发展动态,以及我国已运营4年的秦沈客运专线用轨道板和正处于设计招标阶段的京津城际轨道交通用轨道板等信息。研究结论:我国铁路轨枕及城市轨道交通轨枕的发展应遵循:增加混凝土枕类型以满足不同铺设条件的需要;提高混凝土枕的使用寿命,并开发研制轨枕新品种,适应我国铁路高速、重载以及城市轨道交通迅猛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组建网站常用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开发网站的实际工作中,对网站的运行平台,Web服务器和响应的开发工具记性了研究,对所采用的开发工具,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了比较,,结合网站的开发实践,给出了组建网站所使用的技术及网站的Web服务器配置的实例.  相似文献   

19.
论述在岩溶发育区盾构施工需考虑突水、地表塌陷、岩溶顶板塌陷、盾构机体下垂等风险。在运营期间,车辆振动可能引发地表塌陷、管片下方溶土洞坍塌,导致车辆运行存在风险。广州地铁在岩溶发育区的多条线路采用盾构施工,大多于2010年底投入运营。结合岩溶发育区盾构工程实践,总结、思考广州地铁在勘察—设计—施工建设全过程的综合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20.
介绍地铁区间隧道发生的罕见接触网短路事故:由于短路电流,造成盾构隧道管片螺栓烧熔,产生高温引起管片破损,使止水条变形漏水.为确保运营隧道的安全,对受损管片钢筋及混凝土进行检测及鉴定分析,并对该区间管片受损段进行深入的数值模拟分析,在此基础上完成管片的修复加固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