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船电技术》2017,(12):I0004-I0006
T26型护卫舰,或称为“城市级”护卫舰,是正在为英国皇家海军建造的一级新型护卫舰。根据英国国防部设计和建造计划,这艘被称为“全球战斗舰”(GCS)护卫舰将部分地取代皇家海军现役的十二艘23型护卫舰,并用于出口。该舰还将赋予更多的战斗使命,被设计成为一个多任务舰艇,支持反潜、防卒和通用作战等用途。  相似文献   

2.
《船电技术》2009,29(7):27-27
BMT集团公司的子公司——BMT防务服务公司日前成功完成英国皇家海军未来水面作战舰艇(FSC)计划的技术评估以及路线图研究。FSC是在现役22型和23型多功能护卫舰的能力基础上进行建造的,并最终将其替代。FSC将作为平衡舰队的主要组成来满足并支持英国未来各种防御任务。  相似文献   

3.
据《道W,arship Technology》报BAE系统公司宣布英国皇家海军T26型全球战舰(GCS)签订了新设计合同,目前该项目的评估阶段已接近尾声,该型战舰的最终定案于2014年底确定。
  据了解,T26型战舰将从21世纪20年代初开始替代现有的T23型护卫舰,满足全球部署、多任务战舰及独立或编队操作能力,可承担广泛的任务,包括高强度作战、人道主义救援等,将夯实英国战舰长期的建造能力和集成能力。按照目前计划,13艘T26型战舰将交付给英国皇家海军,预计2016年开始建造,该级舰艇将有望在2060年前成为英国皇家海军的水面作战主力装备。  相似文献   

4.
船舶     
《航海》2010,(3):25-26
俄第一艘20380型隐形护卫舰下水 据俄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由俄北方造船厂为俄海军建造的首艘20380型隐形护卫舰,在圣彼得堡下水。这是俄建造的第一种以“护卫舰”定级的水面舰艇。  相似文献   

5.
据俄《观点报》4月1日报道,由俄北方造船厂建造的首艘量产型20380型护卫舰“机敏”号于3月31日在圣彼得堡下水。该舰是俄罗斯战舰建造史上首艘被称为护卫舰的通用型水面舰艇,其主要用途是打击水面舰艇、潜艇,为俄海军编队提供防空保护,并对海军陆战队员登陆作战给予炮火支援。  相似文献   

6.
崔为耀 《船艇》1992,(6):35-37
23型护卫舰正在取代曾深受英国皇家海军青睐的琳达级(Leander)护卫舰,并还将取代现役的21型护卫舰。它将成为下一世纪的皇家海军反潜舰的骨干力量。HMS诺福克(Norfolk)号护卫舰的性能完全满足海军官兵的愿望,这已清楚地表明,皇家海军新型护卫舰的庞大计划正在成功地进行。一、船体性能特征英海军将士最迫切的要求之一是在舰艇运动作为操纵因子的限度内,在北大西洋冬季条件下,反潜直升机能发挥出最大效  相似文献   

7.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海军已成为世界上一支重要的海上作战力量。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一批新型水面舰艇的陆续下水服役,中国海军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加快了向远洋迈进的步伐。从总体上看,建设一支强大的、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海军无疑是我们的最终目标。目前,中国海军大吨位水面舰艇的数量较少,而且从各方面情况看,今后大吨位水面舰艇的建造数量仍然有限,至少在近期不可能有太大的变化。在此情况下,为保证海军整体作战能力,建造吨位小、作战能力稍弱、建造费用较低的护卫舰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我国设计建造导弹护卫舰至今,已建成40多艘各型护卫舰,占海军水面舰艇主力的60%以上。其中数量最多、性能最先进的就是在90年代初期建造服役的江卫级护卫舰,它代表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导弹护卫舰设计建造能力的最高水平,对我国未来新型护卫舰的发展也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台湾海军目前水面舰艇的主力是8艘成功级、6艘康定级和8艘诺克斯级护卫舰,这三型护卫舰都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实施的“光华”计划中的一部分。“光华”计划是台湾海军最大的舰艇建造计划,其主要内容就是建造第二代水面舰艇,以取代服役多年的老旧的“阳”字号驱逐舰和“山”字号护卫舰。成功级和康定级分别称为“光华一号”和“光华二号”计划,属于全新建造的舰艇。但这些新舰的建造速度却无法赶上旧舰的退役速度,从而造成了台海军实力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有所下降。作为“光华”计划的补充,并加快二代舰的换代速度,台湾海军以租借的方式从美国购入了8艘诺克斯级(台湾海军称为济阳级)护卫舰,作为台湾海军的补充。诺克斯级是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建造的一型远洋反潜护卫舰,80年代中期逐步退出现役。台湾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比较特殊,四面环海,其所有进出口贸易基本上都要通过海运来实现,所以保卫海上交通线的安全畅通就成了台湾海军重要的任务之一,而潜艇作为有效的破交兵器自然也成为台湾海军主要的作战对象。因  相似文献   

9.
台湾海军目前水面舰艇的主力是8艘成功级、6艘康定级和8艘诺克斯级护卫舰,这三型护卫舰都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实施的“光华”计划中的一部分.“光华”计划是台湾海军最大的舰艇建造计划,其主要内容就是建造第二代水面舰艇,以取代服役多年的老旧的“阳”字号驱逐舰和“山”字号护卫舰.成功级和康定级分别称为“光华一号”和“光华二号”计划,属于全新建造的舰艇.但这些新舰的建造速度却无法赶上旧舰的退役速度,从而造成了台海军实力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有所下降.作为“光华”计划的补充,并加快二代舰的换代速度,台湾海军以租借的方式从美国购入了8艘诺克斯级(台湾海军称为济阳级)护卫舰,作为台湾海军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护卫舰是印度海军中比较重要的水面舰艇。自20世纪90年代后.印度海军明显加快了护卫舰的更新换代速度,继3艘“塔尔瓦尔”级之后,最新的“什瓦里克”级也即将成军,使印度海军护卫舰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1.
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7月2日报道,俄罗斯海军已经列出计划,建造至少20艘“20380工程”多用途轻型护卫舰,使这种护卫舰成为要的水面舰艇。根据俄罗斯国防部新近公布的  相似文献   

12.
据《简氏海军国际》2010年3月25日报道,BAE系统公司水面舰艇部从英国国防部(MoD)获得了价值1.27亿英镑(1.89亿美元)的合同,内容是开发一型“多功能”护卫舰,以替代22型和23型护卫舰。  相似文献   

13.
在70年代“旅大”级驱逐舰服役之前,中国海军只有4艘“自豪”级和2艘二次大战时期的日本驱逐舰,这就是一个大国海军所有的重型水面舰艇力量。60年代初期,中国在江南造船厂开始建造6610型火炮护卫舰,该级舰也称为“江南”级护卫舰。这是中国首次尝试自行设计大型作战舰只,目的是为替代越来越不堪使用的老式水面战舭做准备。中国当时奉行的外交政策使其没有任何办法从国外获得装备以更新破败不堪的海军舰队。  相似文献   

14.
4艘F100护卫舰将是未来十年内装备西班牙海军的最为重要的水面舰艇。因为该型舰在技术上将采用隐身技术,装备“宙斯盾”系统和垂直发射装置;同时该型舰的研制,表明西班牙已经从NFR-90护卫舰计划失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从战略上看,F100级护卫舰的研制使F70“巴利阿里”级护卫舰的换代不至于继续拖延。然而,西班牙政府考虑更多的是政治和财政的因素,而不是防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海军有多艘70年代装备的主力舰艇陆续退役,同时也有一批后期建造的同级舰艇进行了现代化改装,其各项战技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在这之中,生产装备数量较大的“江湖”级导弹护卫舰的变化十分引人瞩目。本文对“江湖”级护卫舰的改进情况、军用舰艇进行现代化改装的意义和作用、此前中国海军部分驱护舰的现代化改装和部分在役国产舰艇的未来改装方向表述一下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6.
1991年,中国海军新型驱逐舰和护卫舰加入现役,大型水面作战舰艇开始具备防空能力。2002年,外媒不断传出中国新型驱逐舰和护卫舰下水的消息,并且刊登了舰艇上安装中程防空导弹和“宙斯盾”的局部图片,由此引发了对迅速提高中的中国舰队防空能力的极大关注。与世界各国海军一样,中国海军每种舰艇都有与作战思想相配套的系统,由于近年来新军事思想的变革和技术的进步,围绕中国海军舰队防空作战的系统配备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海军水面舰艇的发展发生了极大变化,曾经称霸大洋3个多世纪的战列舰被舰空母舰所取代,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导弹武器的出现不仅改变了现代海战的作战样式,对各型水面舰艇的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现代水面舰艇的作战能力。尤应指出的是,二战中处于从属地位的驱逐舰和护卫舰也从后台走向了前台,一艘排水量不到万吨的驱逐舰装备了先进的现代雷达电子设备以及防空、反舰、反潜等新式导弹武器后,综合作战能力就要比二战中拥有大口径舰炮和厚重装甲、排水量达数万吨的战列舰高出数倍,即使一些只有几千吨的护卫舰也具备了挑战大型舰艇的能力。同时,由于具备了多用途性,一艘驱逐舰或护卫舰可以同时担负多种不同的作战任务,不仅减少了舰队对各型不同功能舰只的保有量,提高海上编队的作战灵活性和机动性,还大幅减少了装备使用、维护的费用。由于驱护舰有良好的性价比,因此战后不仅中、小国家将发展多用途驱护舰作为首选,就是像美、苏那样的海军超强也同样发展了众多驱护舰作为大型舰艇的补充。  相似文献   

18.
护卫舰作为当代世界各国海军的重要舰种之一,早在17世纪便开始出现,但当时仅仅是单层炮舰的含义,负责一些近海巡逻与警戒任务,其真正的发展始于二战结束之后,随着参战国的军费紧缩,越来越要求吨位偏向小型化的护卫舰走向“多功能之路”。同样,耗尽“日不落帝国”最后一滴血的英国皇家海军在打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得不重视起护卫舰的发展。二战期间,英国对次于驱逐舰的护航舰艇分类极细,除护卫舰外,还有小型护卫舰(sloop)和轻型护卫舰(corvette,也译作驱潜快艇),型号极为繁杂。二战后,英国除将小型护卫舰等舰种统一划归护卫舰外,还将一些二战中建造的“战时应急”型驱逐舰改装为15型和16型反潜护卫舰。而二战中复杂的舷号字母前缀(如驱逐舰的G、H和R.护卫舰的K,小型护卫舰的U等)则皆按北约标准改为F(代表护卫舰)。战后英国皇家海军的护卫舰设计虽有数项重要的发展,但总体上系根据标准的反潜设计——12型护卫舰(又称“惠特比”级)演化而来。  相似文献   

19.
《船电技术》2009,29(5):32-32
【据英国《简氏国际海军》报道】俄罗斯海军两个主要水面舰艇的采购项目——新的护卫舰和轻护舰——已经延误了2年。俄罗斯海军直到2012.2013年才会接收第一艘“戈尔什科夫”(Gorshkov)级护卫舰,或者直到2010年才会接收第二艘“守护”(Steregushchiy)级多用途轻护舰。  相似文献   

20.
水面舰艇对潜搜索能力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水面舰艇对潜搜索能力是水面舰艇反潜兵力作战运用的基本战术指标。给出了水面舰艇编队对潜搜索能力的数学模型,计算了某型猎潜艇、护卫舰、驱逐舰的对潜搜索能力,分析了在指定海域对潜搜索的兵力需求量和搜索持续时间。结果表明,水面舰艇对潜搜索所需时间长、兵力多、效率较低,指出改进声呐性能,增大声呐有效工作距离是提高水面舰艇对潜搜索能力优先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