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随着危化品水上运输的快速发展,其安全监管问题引起相关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建立全国统一的危化品水上运输监管平台对提升监管部门的安全监管能力极其重要。由于该平台涉及国家、省、地方3级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不同层级的信息化建设程度不一,数据交换特征不同,无法采用单一的数据交换标准。基于对面向流程标准的 RosettaNet 和 ebXML 2种数据交换标准的研究比较,结合全国危化品水上运输监管平台自身数据交换的特点,提出了适合全国危化品水上运输监管平台的数据交换标准体系。通过结合 RosettaNet 标准的 PIPs 体系和 ebXML 标准的框架优势,建立了适合危化品水上运输监管平台的流程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2.
以海事安全监管应用为背景,结合 GIS 和移动通信技术,提出建立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系统,实现面向多用户、多应用的水上安全动态监控及预警综合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客运驾驶人准入管理及日常监管的规章制度和经验做法,提炼发达国家营运驾驶人安全管理模式的先进特征,梳理中国营运车辆驾驶人培训考试、准入管理及日常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论述了国外营运车辆驾驶人集成驾驶许可与运输资质管理模式、低龄营运驾驶人职业初期安全监管、职业化教育输出保障机制、运输单位安全主体责任制度等方法措施;指出签注式职业驾驶人营运资质管理便于根据运输业务开展从业资格准入和继续教育管理,定期限定权限的签注方式便于执勤执法,也方便从业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营运许可;提出整合交管和运管资质管理、职业化教育定向委培、防御性驾驶教育实践、行车动态监管平台化等创新模式,促进中国大型客车驾驶人职业化教育改革平稳推进。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客运驾驶人准入管理及日常监管的规章制度和经验做法,提炼发达国家营运驾驶人安全管理模式的先进特征,梳理我国营运车辆驾驶人培训考试、准入管理以及日常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重点论述了国外营运车辆驾驶人集成驾驶许可与运输资质管理模式、低龄营运驾驶人职业初期安全监管、职业化教育输出保障机制、运输单位安全主体责任制度等方法措施。"签注式"职业驾驶人营运资质管理,便于根据运输业务开展从业资格准入和继续教育管理,定期限定权限的签注方式便于执勤执法,也方便从业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营运许可。研究提出整合交管运管资质管理、职业化教育定向委培、防御性驾驶教育实践、行车动态监管平台化等创新模式,为我国大型客车驾驶人职业化教育改革提供对策建议,促进江苏、安徽和云南等地大型客车驾驶人职业化教育改革平稳推进。  相似文献   

5.
水上交通事故与水运安全监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丁继民 《交通科技》2003,(4):118-120
根据目前水运安全存在的严重问题,从水上交通主管机关的角度论述加强水运安全监管的必要性和措施,以避免或减少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本文梳理了国内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罐车罐体的安全管理现状,重点分析了常压罐车罐体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和原因,围绕罐车罐体出厂检验和定期检验两个关键环节,从推动完善法规标准、健全管理机制、落实安全监管职责等方面,提出加强常压罐车罐体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切实加强道路运输危险货物安全管理,消除事故隐患,遏制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事故频发势头,文中围绕企业经营范围及人员从业资格,安全生产基础,从业人员管理,车辆、设施与设备管理、运输过程监管与应急处置,以及事故报告与处理等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安全检查项目,整理分析了我国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安全检查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为行业管理部门的安全监管、企业日常的自查自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专用汽车》2011,(7):57-57
6月30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在天津组织召开京、津、冀、晋、蒙、辽、鲁七省(自治区、直辖市)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联控机制第一次会议,签署了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联控协议。作为华北及相邻省区的重要支柱产业,石油化工、煤化工、海洋化工和精细化工等产业不断迅猛发展,与此相应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更加频繁。为了加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减少和预防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的发生,按照国务院安委办的要求,京、津、冀、晋、蒙、辽、鲁七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危  相似文献   

9.
《上海公路》2006,(4):71-72
学会组团出访澳大利亚、新西兰为进一步学习、了解国外在公路交通运输方面先进、科学的管理方式,探讨交流公路交通运输方面的技术和经验,由学会组织的会员单位技术骨干出国考察和交流团一行5人于2006年10月7~19日对澳大利亚、新西兰进行了学术交流和技术考察。代表团在考察期间与两国专家探讨交流了公路交通运输方面的技术和经验,以及在上海运用的可能性,并进行了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10.
《驾驶园》2015,(8)
<正>7月初以来,面对持续不退的高温闷热天气,廊坊市交警二大队把危化品运输车辆安全管理做为重中之重,坚持治理与教育相结合,狠抓辖区运输车辆和从业人员安全监管不松懈,确保夏季每辆危化品运输车辆安全文明行驶。该大队辖区共有四家危化品运输企业,车辆以省内和京津地区运输为主,时而有外地危货运输车辆过境。气候炎热潮湿,对车辆特别是危化品运输车辆提出  相似文献   

11.
结合大芦线航道整治二期工程20座跨航道桥梁施工的水上交通组织实例,重点阐述了该工程采取的具体交通组织措施,包括引入第三方警戒单位、设置临时停泊区、建立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体系、部署水上交通的总体方案、设置水上通航安全警戒标志、编制安全应急预案等。这些措施为大芦线工程的顺利推进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为今后内河航道多桥梁施工的水上交通组织提供借鉴经验,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内河水运主通道的布局规划是"两横一纵十八线",由20余条河流组成的约15 000 km航道,目前我国已在长江干线、京杭运河、西江干线和嘉陵江、汉江、湘江、赣江、右江及红水河等建船闸900余座,其中大中型船闸300余座。船闸的修建改善了航道的航运条件,提高了航道的通航等级,提高了航道的通过能力。以三峡双线五级连续船闸的建设为代表,我国的船闸设计、施工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文中对我国船闸建设及技术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常州城市设计水位建议值研究中综合的各因素。常州城市河道通航、防洪、建桥、取水、供水、排水、农田水利及控制城市临介地坪标高等均具有统一要求,该水位建议值可统一常州城市设计水位,确保达到预期效果和所指定的安全标准,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针对内河水上交通主要要素的特点,提出了基于船标岸一体化技术的内河航路信息服务体系框架,并着重分析了其中的信息感知层和信息交互层结构等关键技术。通过对水上交通状态所涉及信息种类的讨论,提出了船标岸协同下的内河水上交通状态感知体系的信息结构,并分别分析了它们在船标岸一体化技术下的感知方法。对内河水上交通信息交互技术进行了研究,在内河水上交通信息交互系统框架基础上分析了信息传输和数据管理的实现方式,分析认为基于船标岸一体化技术,构建内河航路信息服务体系是可行的,可以极大地促进水上交通管理向信息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内河搜救区域环境感知系统的研究开发为全面获取救助水域气象水文信息,实现内河水上船舶交通事故的全天候应急和救助提供技术支撑。在分析内河搜救区域环境感知系统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三层框架,即信息采集层、信息解析层与信息显示层,设计了环境感知系统硬件的整体架构,包括气象水文信息的采集模块、信息传输模块、监测控制模块等。  相似文献   

16.
针对道路交通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但是目前国内道路交通安全预防措施和方法研究却仍处于起步阶段的现实,通过对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调查及其现状分析,并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经验,阐述了如何逐步形成一整体套系统性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从而采用有效的道路交通安全预防和应对措施改善道路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17.
水上危险货物集装箱监控系统应具有水上危险货物集装箱状态监控信息采集、预报警、信息远程传输、远程监控与应急决策支持等功能,其框架应为4层架构,即信息采集层、现场监控层、信息传输层、远程监控层。文中分析了构建内河水上危险货物集装箱运输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设计了信息采集与传输层的硬件电路,提出了开发远程应急管理系统的支撑技术与决策模型方法。  相似文献   

18.
石国政 《交通科技》2014,(1):117-119
根据目前内河船舶重大改装的现状,对重大改装的界定、有关管理规定、重大改装检验及适用技术标准进行了探讨。为方便重大改装的检验、设计及建造,就有关内河船舶重大改装问题对《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和《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提出了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19.
澜沧江是我国云南省一条重要的通航河流,也是我国连接东盟的一条重要渠道,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政治地位。2001年,中、老、缅、泰4国正式通航以来,航行于澜沧江(湄公河)上的船舶越来越多,航运越来越繁忙。澜沧江流域上游航道狭窄多弯,两岸多丘陵,自然条件恶劣,移动公网和GPS系统都不能对其进行无缝覆盖,使得航行于澜沧江(湄公河)上的船舶常年处于"看不见、叫不通"的状态,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通过对澜沧江国际边境河流船舶监管系统的研究,构建了一套全方位、数字化跨区域监管系统,集成了语音、视频、网络等多种信息化技术,完全达到了"看得见、叫得通"的建设目的。  相似文献   

20.
图像景深和天空亮度值的求取是图像复原方法去雾的核心问题,但目前的去雾算法都是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来求取这2个值的,对于色彩单调、天空区域较大的内河图像去雾效果不理想。通过对内河航道视频图像的研究,提出将直方图多峰均值法和位平面分解法相结合的方式来求得天空亮度值并分割天空区域;采用分区域的景深计算方法求得图像任意一点的景深值。然后基于大气散射模型,完成内河雾天单幅图像的去雾处理。为了客观评价去雾后图像的质量,从图像的可见边数目比、平均梯度比和图像熵值三方面进行了去雾效果的比较。实验证明,该算法对内河航道图像有良好的去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