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部交通科技》2011,(4):I0005-I0005
日前,由浙江省公路管理局等三家单位联合完成的课题“公路特长隧道及隧道群运营安全及防灾救援技术研究”获2010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迅速发展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而隧道事故也成为高速公路安全运营的一大难题。公路隧道防灾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就像是给隧道建设戴上了安全帽,使公路隧道的运营安全系数大大提升。作者在《高速公路隧道及隧道群防灾救援技术》中认为,公路隧道灾害危及生命、损毁车辆、中断交通,还损  相似文献   

3.
随着西部高速公路的发展,隧道群及其特殊形式毗邻隧道大量出现,但由于隧道群中各隧道的通风、照明及防灾救援控制相互影响严重,现有的针对单体公路隧道的控制方法不再适用。文章在介绍当前公路隧道群智能联动控制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公路隧道群智能通风控制方法、照明特性研究、防灾救援控制流程等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此项研究可为公路隧道群联动控制技术的下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建设中,一般将长度超过3 km的公路隧道称为"特长隧道"。当隧道长度超过4 km时,隧道内的空气污染就会随着隧道长度的增加和交通量的增大变得极为严重,因此,特长公路隧道往往因通风问题而导致修建难度加大,通风运营费用成倍增加。正因如此,设计人员有时往往迫于无奈,尽可能地在洞外增大纵坡,避免采用特长隧道方案,这样"退而求其次"的设计使得高速公路在以后的运营、安全等方面埋下了诸多隐患,同时也使得汽车在山区高速公路运行的油费增加、磨损加大。特长公路隧道双洞互补式网络通风技术研究,在高速公路隧道的通风理念、理论计算和设计方法等方面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发明并首次在国内外隧道工程中实施了一种全新的通风隧道方式,利用"双洞互补"的原理,巧妙地绕开了特长隧道需要修建通风竖井或通风斜井的困挠,有效解决了长度为4~7 km的特长高速公路隧道通风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5.
西华岭特长公路隧道位于浙江省诸暨至永嘉高速公路金华境内,按双向四车道平行分离式山岭公路隧道设计,设计行车速度为80 km/h,其中左隧道长4 291 m,右隧道长4 312 m.设计采用全射流风机纵向通风方案.文章通过对该隧道火灾蔓延和烟气扩散规律、人员疏散安全分析及逃生救援方案的研究,确定了车行横通道和人行横通道的间距及相关疏散参数.  相似文献   

6.
乌池坝特长公路隧道消防与防灾救援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即将开工建设的乌池坝特长公路隧道位于沪蓉国道主干线湖北恩施至利川的公路上,长约2×6.7 km,考虑到隧道所处的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它受空间的限制,在发生火灾事故时,很有可能扩大到后续车辆,酿成更大的灾害,特别是特长公路隧道发生紧急事故时,救援困难,更容易造成严重损失,消防与防灾救援就显得十分重要.文章通过介绍该隧道的消防与防灾救援设计原则,以及采取的具体措施,提出了目前消防与防灾救援设计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超长公路隧道日益增多,文章从隧道地质、快速施工、运营通风、防灾救援及行车安全五个技术方面作了论述且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期推动超长公路隧道建设管理水平.实践表明.我国从设计、施工到运营管理已完全具备超长公路隧道建设相应的技术水平,也存在不足.从交通运输效益、生态环境保护、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角度看,采用长隧道方案要有利得多.  相似文献   

8.
龙潭特长公路隧道运营通风方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潭隧道系沪蓉国道主干线宜昌至恩施公路上的特长隧道,长约2×8.7 km,是控制全线工期的重点工程,其运营通风又是整个设计中的关键一环。文章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从通风、防灾救援和施工组织等因素综合考虑,介绍了通过技术经济比选确定的相对可靠、经济实用的运营通风方式。  相似文献   

9.
长度5 000m的特长公路隧道方案选择和勘察设计难度很大,且隧道路线方案的控制因素很多。文章以广西南丹至天峨下老高速公路燕来隧道的勘察设计为依托,同时结合相邻省份高速公路特长隧道的建设运营情况,研究特长隧道的路线方案选择及相应的辅助坑道设计,为特长隧道路线方案的选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群运营管理较为复杂,在发生火灾事故时必须考虑各隧道之间的相互影响.文章提出了隧道群-路段-互通式立交协调交通控制策略,即将高速公路划分为不同交通控制区段和交通控制单元,在发生火灾事故时,遵循“先内后邻”、“由远及近”的原则实施联动控制;以增从高速公路为例,列举凤凰山特长隧道火灾工况下的应急管理预案,并对其理论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1.
《西部交通科技》2014,(3):I0002-I0003
近日,由四川兴蜀公司、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设计院、西南交通大学共同参与,并以303省道巴朗山隧道工程为依托的“巴朗山单洞对向行车超特长隧道通风与防灾救援技术研究”交通科技项目,通过了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组织的课题验收。  相似文献   

12.
乌池坝特长公路隧道斜井、竖井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即将开工建设的乌池坝隧道系沪蓉国道主干线恩施至利川高速公路上的特长隧道,为满足隧道运营期间通风、防灾救援要求,并综合考虑施工组织,设置了1斜井 1竖井。文章结合具体工程,叙述了斜井、竖井方案比较,以及斜井和竖井的布置、纵断面、净空断面、结构设计、防排水设计,介绍了斜井、竖井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夹活岩特长公路隧道通风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夹活岩特长公路隧道位于沪蓉国道主干线湖北省宜昌至恩施高速公路上,长约5 200m.文章通过对隧道运营通风系统各比选方案进行计算、分析,确定技术可靠、经济相对较省的运营通风方式,期望能对以后的公路隧道通风工程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公路隧道火灾事故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路隧道内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其后果通常极其破坏性和危害性。文章根据对欧洲、日本、中国等多起重大公路隧道火灾事故的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公路隧道火灾事故的成因、特点以及应急救援措施;总结了以往公路隧道火灾事故的分布、类型,以及防火安全工作的经验教训,以期为我国公路隧道防灾减灾设计与应急救援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越岭隧道由于大型山脉的阻隔而不便修建竖斜井的困境,文章以跨越天山的某特长深埋公路隧道为研究背景,提出了高速公路隧道平导运营通风方案。并通过大量的风网解算及通风系统总造价的正交设计分析,研究了特长深埋公路隧道取消斜竖井、采用平导进行通风的设计方法,分析了该隧道近远期通风机理和通风方案。结果表明:影响通风系统总造价的因素排序为:独立通风段长度、排风量、排风道面积、送风道面积;甄选的近远期通风方案很好地解决了较低交通量条件下高速公路隧道的运营通风难题;通风道长度达数公里的条件下,前段污风不宜全部从排风道排出,要充分利用大断面主隧道排风,减少能耗。  相似文献   

16.
为给高海拔特长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位置选型提供理论依据,进而完善高海拔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设计要求,文章以某典型高海拔特长单洞双线隧道为依托,分别采用火灾动力学三维模拟软件FDS及人员疏散软件Pathfinder建立全尺寸火灾模型和疏散模型。通过分析不同海拔高度、不同紧急救援站位置时站内纵向可见度、温度分布规律及人员必需疏散时间分布规律,得到各情况下人员可用安全疏散时间及必需安全疏散时间,进而明确不同海拔高度下紧急救援站位置。研究结果表明:海拔高度在3 000~4 000 m时,人员可用安全疏散时间、必需安全疏散时间均满足6 min要求;高海拔铁路隧道位置选型应以人员必需安全疏散时间最短为原则;海拔高度为3 000m,3 500 m和4 000 m时,紧急救援站最佳位置分别为距洞口10 km,20 km和15 km处。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隧道区域的病害问题对道路工程的安全运营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施工单位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防治隧道病害,确保公路的使用安全性及可靠性。文章分析了目前高速公路隧道病害基本情况,提出了有效防治隧道病害的相关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现代隧道技术》2020,(2):133-133
近期,由西南院参建的“雅安至泸沽高速公路”项目喜获第十七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雅安至泸沽高速公路项目全长239.844 km,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由四川盆地边缘向横断山区高地爬升,被称作“云端上的高速公路”。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公路建设项目,是交通运输部确定的“科技示范和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双示范项目。西南院依托雅泸高速工程,参加完成了交通部重大科研项目“高速公路螺旋型曲线隧道运营安全控制技术研究”、四川省交通厅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小半径螺旋型曲线隧道施工通风与防灾技术研究”等项目、“大相岭泥巴山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研究”及“超高墩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梁设计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雅泸高速公路干海子和铁寨子Ⅰ号两座小半径螺旋型曲线隧道工程、泥巴山隧道工程及腊八斤大桥和黑石沟大桥两座桥梁工程的设计及施工中。  相似文献   

19.
为了降低高速公路隧道事故发生率,做好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管控,浙高运公司基于数字化手段,对当前浙江省隧道运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事前主动预防、事中主动发现、事后及时处置等内容做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开发浙高运公司高速公路隧道数字化管控系统,并在所辖路段高速公路隧道进行实际研究与融合应用。  相似文献   

20.
国道317线雀儿山特长公路隧道具有"高海拔、高地应力、低温、低气压、低氧"等特点,施工初始阶段通风效率低、内燃机械排放的有毒有害气体含量高等因素造成隧道内施工作业环境差,极大影响施工人员身体健康,威胁人身安全。基于此,文章开展隧道内施工通风、制氧供氧及内燃机械有害气体减排技术研究,提出了高海拔特长公路隧道施工作业环境改善关键技术,实现了雀儿山隧道安全、均衡、快速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