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背索斜拉桥多采用大倾角斜桥塔,使用爬模施工时存在仰面受力过大,成品直塔爬模施工系统存在无法直接使用的问题,以某无背索斜拉桥桥塔施工为例,提出将传统液压爬模模板横背楞处与劲性骨架增设拉杆拉结,并利用混凝土凝结过程侧压力减小特性,以小时距分次间断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即“1次立模,2层浇筑”工艺,对此施工工艺以及将液压爬模模板横背楞处与劲性骨架拉结的构造方式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劲性骨架能有效分担爬架仰面压力,爬架及模板背楞的受力与变形均满足规范要求。施工过程中实现了较大的塔柱分段浇筑高度,解决了斜塔爬模施工时存在的受力安全问题,且能缩短工期,降低工费。  相似文献   

2.
《公路》2017,(6)
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涨模问题日显突出。涨模作为长期困扰大体积混凝土的难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侧压力监测对决定适当的浇筑速度及确定什么时候模板承受的压力最大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采用埋设土压力盒方式监测浇筑至3d龄期期间混凝土侧压力值,侧压力减退的数值是混凝土从液化状态逐渐凝结直至终凝所损失的侧压力。通过分析得出侧压力在初凝期内随浇筑层数增加而增大,终凝后浇筑层数增加侧压力值不再增加。混凝土侧压力最大值出现在第二层浇筑时,随后其值随着时间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3.
赵栋山 《公路交通科技》2013,(11):376-377,408
城川河特大桥主墩最大墩高113.6m,对施工的安全性要求高,高墩的竖直度及节段间错台等指标控制较困难,施工采用液压爬模系统,将模板系统及操作平台同时提升,既提高了施工作业的安全性,又保证了施工质量,有效控制高墩的竖直度等指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云浮罗定至茂名信宜(粤桂界)高速公路排步特大桥为(55+100+100+5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考虑该桥位于山区,桥墩较高,最终确定采用液压自爬模施工方法作为高墩施工方法。结合山区高墩桥梁施工特点,选择合适的爬锥埋件型号、增大导轨型钢尺寸以及承重三角架的规格尺寸,增强了自爬模结构的抗风稳定性;采用机制砂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保证了混凝土质量、降低了工程造价;采用6m一节段、6d一循环的施工进度,确保了山区高速公路桥梁空心薄壁高墩液压自爬模快速、安全施工。采用MIDAS Civil分析液压自爬模结构在浇筑状态和爬升状态下的受力、变形和稳定性。结果表明液压自爬模结构整体安全性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5.
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桥塔上横梁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为主跨567 m的斜拉桥.该桥桥塔上横梁为单箱单室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长23.85m、宽8.4m、高8.0m,桥塔采用液压自爬模施工,上横梁与上塔柱采用异步施工.上横梁浇筑支架采用在两塔柱内侧设置剪力槽,安放对拉式钢牛腿作为支架受力支承点的方案.上横梁分2层浇筑,在第2层混凝土浇筑前张拉部分预应力筋.采用MIDAS Civil建模分析上横梁施工过程,结果表明,分层浇筑和分次张拉预应力钢筋可以有效减小现浇支架的荷载,且混凝土应力满足规范要求.该桥桥塔上横梁施工技术切实可行,实现了桥塔快速化施工.  相似文献   

6.
《公路》2020,(2)
为研究不同角度倾斜塔柱新浇混凝土模板的侧压力分布,制作了3个倾角分别为45°、60°和75°的正方形截面(侧面相当于90°)钢筋混凝土倾斜塔柱试件,采用土压力盒测试混凝土浇筑及之后模板侧压力的分布及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随着浇筑高度增大,模板侧压力增加;从浇筑完成到混凝土初凝的时间段内,模板侧压力减小;初凝之后,混凝土由半固态向固态转变,由于水化热反应温度升高出现膨胀,导致模板侧压力再度增加。随着模板倾角的增大模板侧压力增大,说明倾斜塔柱的模板侧压力的计算同垂直塔柱不同,现行的规范及计算公式不适用于倾斜塔柱模板侧压力的计算。温度升高引起的模板侧压力远大于浇筑时有效压头引起的侧压力,施工中应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以减小膨胀引起的侧压力。在测试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现有倾斜塔柱模板侧压力的计算公式提出了修正建议。  相似文献   

7.
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桥塔为H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高190.5m,采用液压爬模法施工。为满足液压爬模在高塔施工过程中快速化施工的需求并确保施工安全,针对桥塔结构特点,选用将5m节段液压爬模改进成6m的节段液压爬模进行桥塔施工,并对液压爬模结构进行优化改进,包括整体制作大装饰槽和大倒角模板并固定在液压爬模上,在大装饰槽处附墙装置下增加牛腿,将塔柱内、外侧面液压爬模上支架后移平台加长50cm。通过合理布置桥塔液压爬模轨迹,桥塔液压爬模只在中下塔柱转角处进行1次转换,避免了液压爬模在高空中多次转换的风险;液压爬模采用分组整体转换,加快了桥塔施工速度。实践证明,该桥采用液压爬模施工技术,实现了高效快速化施工目标,且施工过程安全。  相似文献   

8.
陈文博 《公路》2004,(9):41-43
陕西省黄延高速公路葫芦河大桥主桥为双薄壁空心高墩连续刚构桥,最大墩高为138m。为确保工期、质量,墩身模板设计采用外翻模、内爬模.内模整体提升.一次循环上升6m,与传统的翻模及滑模工艺相比,具有施工速度快、劳动强度低、工程质量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蔡文波  张铭  陈卉  廖原  张家元  岳磊 《世界桥梁》2013,41(1):5-8,25
武汉三官汉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190 m的双塔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介绍该桥主桥设计与施工.主桥采用塔、墩、梁固结体系;主梁采用大悬臂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塔设计为古琴造型,采用独柱形四面镂空截面形式,索塔锚固采用单根可更换式锚固系统;斜拉索采用竖琴式中央索面布置;主墩采用实体双薄壁圆倒角矩形墩、钻孔灌注桩基础.主墩承台采用钢管桩围堰施工,墩身及塔柱采用爬模施工,主梁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三水河特大桥建设为依据,其墩身施工采用6m节段,液压爬模系统架体高、自重大,结构刚度及稳定性要求高,项目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保证了主墩液压爬模施工的顺利完成,为总体工期控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为主跨567 m的钢桁梁斜拉桥,桥塔为H形混凝土结构.该桥桥塔塔柱采用液压爬模施工;下横梁采用落地式支架施工,与下塔柱节段混凝土同步浇筑;中塔柱施工时设置2道临时横撑,以改善塔柱施工阶段的受力;上横梁采用梯形桁架施工,与塔柱混凝土异步施工,上、下横梁混凝土均分2层浇筑.采用MIDAS有限元软件建模对桥塔施工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下横梁混凝土分层浇筑时混凝土应力满足规范要求,且可有效降低现浇支架荷载;临时横撑的设置保证了施工阶段桥塔应力及位移均满足要求;上横梁梯形桁架支点处塔柱局部应力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2.
深安黄河大桥主桥为下承式蝶形拱桥,主墩采用V形墩,分5次浇筑成型,其中V形支腿分3次浇筑,需设置2道临时预应力钢筋.为指导V形墩施工、确保施工安全,采用ANSYS建立V形墩三维仿真模型,分析施工过程中V形墩及模板支架的应力和变形.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施工过程V形墩和模板支架的应力和变形比较小,临时预应力的设置正确,按此指导施工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利雅得瓦蒂纳玛大桥设计为双肢空心高墩加挑臂巨型盖梁,施工采用液压爬架翻模,并且以双肢柱联体平台形式同时进行2个支柱的施工,当施工到墩顶最后一节模板时,再将爬升平台转换为盖梁施工膺架平台,进行盖梁施工。介绍双肢高墩联体平台液压爬模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4.
思剑高速公路乌江特大桥位于贵州省思南县境内,横跨乌江峡谷,主桥设计为116 m+220 m+116 m采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主墩高121 m,桥面至乌江水距离195 m,主桥位置地形险峻,施工环境复杂。施工中开展技术攻关,利用绞坡道解决材料运输问题,采用液压爬模方案解决高墩施工问题,研究了0#段自承法施工技术和利用挂篮施工边跨现浇段等技术。  相似文献   

15.
深水大跨度宽桥面斜拉桥施工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鹿山大桥全长1 502 m,主桥为(118+256+118)m双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桥面宽33 m。结合该桥水深、跨度大、桥面宽的特点,通过方案比选,确定最终施工方案为:大直径钻孔桩基础采用栈桥和水上管桩及护筒组合平台施工;圆形大体积混凝土承台采用钢套箱围堰施工;双薄壁墩采用翻模法施工;独柱式塔采用爬模法施工;单箱五室倒梯形展翅主梁采用后锚固菱形挂篮悬浇施工。施工实践证明所采用的施工方法得当,满足质量、工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黑山南北高速公路项目Moracica大桥设计为连续刚构混凝土桥梁,跨径为95m+170m+3×190m+125m。墩身均采用6m液压爬架施工;横隔板采用空中附壁式脚手架与墩身异步施工方法实现墩身快速化施工;下墩身转换到上墩身施工的液压爬架采用空中变轨的方式,大大缩短了液压爬架改造时间;同时研制了专用混凝土布料系统,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布料连续均匀,以P3墩为例详细介绍Moracica大桥墩身施工过程,实践表明,该桥墩身施工形成的一系列技术成果,能有效解决施工难题、降低安全质量风险和缩短工期。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外砂河大桥主墩0#块超大体积、高等级混凝土一次性浇筑的具体工程实践,从钢筋绑扎、模板固定、混凝土下料、振捣及温控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确保混凝土一次性浇筑成功。该成果在外砂河大桥主墩0#块2 369m3C55混凝土一次浇筑中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8.
马水河特大桥为(116+116)m的大跨度T形刚构桥。主梁采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单箱单室直腹板,箱梁顶宽10.7 m,梁底缘按圆弧变化。主墩高108 m,墩身采用矩形空心高墩,墩顶不设实体段,与梁部按空间框架形式相接,桩基采用24-2.5 m钢筋混凝土钻孔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在墩底设置7.5 m高的导流堤。分别采用BSAS和ANSYS对全桥进行结构静力计算及空间静力和动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桥静力、抗风、抗震、车桥动力响应验算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该桥主墩墩身采用后倾式悬臂模板法施工,主梁采用对称悬臂浇筑法施工。  相似文献   

19.
五里坡特大桥为85 m+4×160 m+85 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其最高主墩墩高153 m,墩高居全国第二。基于超高墩具有的特殊受力和变形特征,考虑钢筋、劲性骨架及混凝土的作用,建立了高墩精细化数值模型,分别采用静力风压荷载和动力冲击风荷载对超高主墩在施工过程中的典型工况进行了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增加的风撑横系梁构造可显著改善高墩的抗风性能,施工阶段全桥应力满足混凝土结构强度要求,施工过程整体抗风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0.
<正>日前,沪通长江大桥29号墩混凝土第一次沉井接高圆满完成(见图1)。2015年3月27日安装第一块井壁模板,4月10日开始浇筑,4月23日浇筑完毕。该桥塔墩沉井的主要特点是施工面积大、井孔多、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由于一次性浇筑混凝土量过大,分3次浇筑,依次分别浇筑29号墩混凝土沉井第一节中心区、上游区、下游区,共浇筑混凝土6 893.4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