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偕良 《铁道建筑》1996,(10):16-17
用常规方法检测钢轨-孔上斜裂纹时,容易发生漏检,文章提出一种采用0°+37°组合探头的相关逻辑判伤技术,以弥补这一缺陷。  相似文献   

2.
陈春生 《铁道建筑》1996,(10):13-15
当钢轨螺孔裂纹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成25° ̄5°时,用常规的30°探头此类小角度裂纹极易漏检。经过二年多的探索实践,终于找到一种能探测钢轨螺孔小角度裂纹的切实可行的方法。从而填补这一技术上的空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70°探头的测量分析,利用“假想声源”原理建立声场模型,计算出钢轨70°探头几何超声场分布情况,并对相关的钢轨超声检测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了解采用双轨式钢轨超声波探伤仪检测钢轨伤损的效果,对比分析一次波和二次波轮式探头中70°超声波换能器布置,模拟计算的声场覆盖范围,以及钢轨伤损检测效果。结果表明,采用一次波和二次波轮式探头,均能检测钢轨伤损;采用一次波轮式探头检测时,检测范围在钢轨轨头两侧存在盲区,而采用二次波轮式探头检测时,检测范围能够覆盖整个钢轨轨头,还能检测出钢轨鱼鳞伤下的小核伤。  相似文献   

5.
核伤是钢轨重要伤损之一 ,对行车安全的危害很大。传统的探伤方法对核伤的探测 ,特别是对核伤初期的判断还不尽人意 ,这一直是各级领导所关心的问题。随着铁路运输业的发展 ,列车的轴重的增加 ,行车密度的加大和速度在不断提高 ,对核伤及时准确的判断就更具有现实意义。近年来 ,随着我局钢轨探伤车的运用和不断的探索 ,我们对核伤的判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 ,现就核伤的判定谈一谈我们粗浅的认识。1 核伤的成因与分类根据我们近年新探出的的核伤的统计分析 (见表 1) ,结果表明 ,线路上出现的核伤大体分为五类 :  表 1 各类未加固核伤…  相似文献   

6.
指出轮箍崩裂的原因,分析了直探头,横波斜探头和双晶探头在探测轮箍的冶金缺陷和疲劳缺陷时的超声波图形特征,据此指出在轮箍探伤时,应选用双晶探头,必要时辅以直探头和斜探头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7.
新研制的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动态检测装置,控温精度高、模拟热源热分布均匀,实现了对地面红外线探头探测方位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SC325型可动心道岔长心轨尖轨断面的变化,使普通探伤仪不能对该范围的钢轨进行全面探伤,利用GHCT 1型焊缝探伤仪的37°探头,K2.5单探头,通过对探头保护膜加工改进、设置仪器、扫查方法及伤损判定方法的介绍,以及现场判定后与实际重伤伤损对比,对可动心尖轨探伤问题进行解决,从而保证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北京铁路局湖东工务段管内大秦重车线钢轨接头掉块、鞍型磨耗十分严重.一般采用线上焊补的方法进行处理,现存焊补达500多处.由于受技术操作、作业环境等的影响,在焊补区域中形成薄弱环节,进而在焊补层下发生成核伤,严重危及行车安全.而焊补伤损的探测,目前使用CGT-7型等探伤仪,由于焊补层的特殊性,如存在"空气界面"等,使70°探头声波不能正常入射到钢轨中,且大部分焊补长度超过185 mm时仪器很难发现伤损,极易造成漏检.所以,亟待寻求探测焊补层下伤损探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选择性椎管减压及融合术治疗合并椎管狭窄退变性腰椎侧弯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2007年2月-2011年1月,经后路治疗合并椎管狭窄退变性腰椎侧弯患者28例。男11例,女17例;年龄54~73岁,平均67.3岁。病程4~8年。术前 Cobb 角15~49°,平均31°;腰椎前凸角(T12~S1)-30.6~3.3°,平均-10.5°。对 Cobb角< 20°的5例患者,行选择性椎管或神经根管减压,经后路椎体间融合,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对Cobb角> 20° 的23例患者,行椎管减压,长节段固定侧弯矫正,后路椎体间融合及后外侧自体骨植骨融合。采用VAS评分、JOA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应用SF-36调查问卷对患者治疗前和末次随访时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进行评价。 结果:28例患者共减压113个节段,平均减压4.0 个节段;共融合90个节段,平均融合3.2个节段。术后随访24~70个月,平均32个月,平均手术时间为(3.5±0.5) h,出血(600±30) ml,末次随访时腰痛及腿痛VAS 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 0.05),侧凸由术前平均31°矫正至术后平均15.2°,改善率平均为51.0%。腰椎前凸角矫正为5.4~28.2°,平均18.4°。腰椎前凸角及侧凸Cobb 角均明显改善(P< 0.05)。术前JOA评分平均13.6分,末次随访时平均27.5分(P<0.05)。所有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SF-36调查问卷表中的8个维度分值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 结论: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的治疗应个体化地选择治疗方案。手术治疗以减压为主、矫形为辅,应准确判断责任节段,临床疗效满意,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铁路红外线轴温探测站大多分布在铁路沿线的偏僻小站,红外线探头安装在股道两侧。冬季降雪和列车通过卷起的雪雾堆积在探头箱保护门窗口,冻结后阻碍保护门动作,使轴温探测失效。通过研制除雪装置,可以保证红外线轴温探测器正常工作,经过现场实际运用检验,效果较好,消除了因雪堵造成的红外线探测故障。  相似文献   

12.
1 问题的提出 红外测温仪(以下简称探头)是接收车辆轴箱热辐射的器件,运用中探头的"响应率"必须满足定量测温的要求,测量误差小于±3 ℃.探测方式采用"下探式",探头的安装位置和探测方位必须准确无误,探头光轴要探测到规定的轴箱扫描部位.  相似文献   

13.
U71Mn钢轨焊缝处核伤扩展寿命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昌红 《铁道学报》2011,(11):76-79
根据包兰线银川段U71Mn 50kg/m钢轨运营情况,在应力比R为0.1、0.5条件下对钢轨轨头焊缝处材料进行三点弯曲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测试。采用七点递增多项式法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其裂纹扩展速率材料常数C和m。按照50kg/m钢轨实际尺寸建立模型,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其轨顶动弯应力,并根据Paris公式对焊缝处钢轨进行使用寿命估算。相同运营情况下,若核伤由可探测范围(核伤直径不小于10mm)扩展至核伤面积占轨头面积的30%,则应力比为0.1时,容许通过总质量不超过8.65Mt,运营时间不超过87d;应力比为0.5时,容许通过总质量不超过6.28Mt,运营时间不超过63d。研究成果可为确定线路探伤周期和正确评价钢轨运营现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HBD-Ⅲ型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动态检测装置是在原HBD-Ⅱ型的基础上由路局车辆处与航天科技集团502所合作研制的,新研制的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动态检测装置具有控温精度高,模拟热源热分布均匀等优点,实现了对不同机型地面红外线探头探测方位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1核伤与斜裂纹的特点钢轨轨头横向疲劳裂纹俗称轨头核伤(简称核伤),呈椭圆形,长、短轴之比约3:2。核伤疲劳源一般位于距踏面8~12mm、距内侧5~10mm处。核伤方向与轨头侧面近乎垂直,与踏面多呈10°~25°夹角(单行线上)或近乎垂直(复行线上)。核伤在未发展到外表面时肉眼不可见,称"白核";已扩展到外表面时,因氧化变为黑色,称"黑核"。核伤可导致钢轨横向折断,严重影响铁  相似文献   

16.
相较于贯通节理,岩桥的存在使非贯通节理岩体受力破坏过程更加复杂。为探明其对破岩影响,通过采 用 PFC2D建立单向非贯通节理岩体滚刀破岩离散元模型,研究岩桥长度和倾角对岩体破碎模式、法向力、裂纹数 量及比能耗等参数的影响,揭示非贯通节理岩体滚刀破岩特性。研究发现:岩体以张拉破坏为主,节理对裂 纹扩展的“导向作用”明显,裂纹扩展方向总是趋向于和其距离最近的节理;竖向应力水平随节理倾角增加呈现 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 45°倾角下达到最大值,应力区形状受到节理位置影响,两者具有一致性;完整岩体法 向力均值和峰值均大于节理岩体,节理对于破岩过程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0°、60°、90°节理倾角下的比能耗值 明显低于其他节理组合,60°倾角下呈减小趋势,在岩桥长度为 25 mm 时取得最小值;0°、90°倾角下呈先减小后 增大趋势,在岩桥长度为 15 mm 时取得最小值。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探头的几种探测角度,通过比较不同探测角度的优缺点,确定当前适用的探测角度。通过京广线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的实际数据说明了结论的正确性;确定了广深线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探头的探测角度。  相似文献   

18.
红外线动态检测车在全路投入使用以来,主要检测红外线探测网设备,重点针对红外线探头的定标精度,探头角度、探头响应率、磁头响应、轴距等。对于早期诊断红外线探测网设备的故障隐患,提高红外线设备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对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进行高原应用研究,进行设备稳定性、安装方式、防雷措施、探头角度和抗风雪性能等方面的改进。主机元器件采用军极产品,增加保温机柜,机柜内增设新型温控箱,对主机系统进行自动温度控制,确保其在高原环境下正常工作。线缆连接采用插接方式,方便安装。对探测方式进行的研究表明,平探探测方式虽能很好解决大雪覆盖问题,但不适应冻土路基环境;通过对下探方式探头箱加装吹雪装置,对下侧探方式探头箱加防雪罩和箱体上表面局部加热,从而解决粘雪使探测口变小或堵住的问题。设备防雷和接地电阻采用串联方式,室内主机采用电源电涌保护箱防雷设备。为保证车辆安全运行和减轻恶劣环境对维护人员造成的危险,提出加密探测点和在5 000 m以上高海拔地区及重要地点采用双机采时在线备份方案。  相似文献   

20.
螺孔裂纹检测研究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金化所黎连修,钱仁才,边福生1.螺孔裂纹及其探测方法螺孔裂纹是从螺孔周边开裂发展而成的疲劳缺陷,孔裂与水平线的夹角一般在0°~45°之内。其探测方法如图1所示。其中0°探头主要用来探测水平裂纹,而斜探头则主要用来探测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