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纪金耀  薛涛  楼晓平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12):81-83,138
为了使潜艇成功规避主动定向声纳浮标阵,免遭反潜武器攻击,根据主动定向声纳浮标对潜跟踪的定位方法,构建了潜艇机动规避主动声纳浮标阵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最后通过仿真结果具体分析了潜艇机动规避主动定向声纳浮标阵的一般行动原则。  相似文献   

2.
进行潜艇搜索,在获知潜艇可疑初始位置后,其具体的航速、航向通常未知。在先验信息不足的条件下采用何种搜索方式能发现目标,以及采用该种方式的搜索效率如何,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文章以双机扇形搜索为例,对直升机搜索潜艇问题进行研究。建立了水下目标位置分布模型,并利用蒙特卡洛法对搜索概率进行仿真验证,为提高搜索效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布置在潜艇艇壳上,顺应艇的线型的多点阵测向系统的数学模型;对3点阵、4点阵直到10点阵进行了不同方向目标的测向验算,并对误差进行了统计估计。其特点是不要求各点阵之间共线和等距,给基阵布置带来方便。最大限度地利用潜艇壳布置基阵,提高潜艇地目标的探测能力。  相似文献   

4.
尽管由于担心主动声呐脉冲的“目标指引”效应暴露潜艇而使被动声呐代替了大部分主动声呐,但探测潜艇潜艇的主要手段仍然是声学探测。虽然每隔一二年都会提出一种非声学探测方法,但是离开了非常特殊的环境,这些非声学探测方法在实验室外便不能有效地工作。  相似文献   

5.
美国海军从1949年开始研究利用直升机进行反潜作战,1951年在佛罗里达州基尔维斯特基地组建了第一反潜直升机中队(HS-1),装备了西科斯基飞机公司的11045直升机(后改称H-19,公司编号S-55)。作为世界上第一种专用反潜直升机,H04SX具备搜索潜艇的能力,不能攻潜。1952年6月,美国海军又向西科斯基公司订购了HSS-1反潜直升机(后改称SH-34,公司编号S-58),这种绰号“海蝙蝠”的直升机从1955年8月起进入美国海军服役。HSS-1是装备吊放声呐的第一种实用反潜直升机,它在作战时采用搜潜与攻潜分别执行的方式,即装备声呐的直升机只负责搜索潜艇,挂载反潜武器的直升机只负责攻潜。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潜艇规避多艘反潜水面舰艇平行搜索的战术机动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并根据仿真结果对潜艇为判断敌我态势而实施的占位机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潜艇规避搜索的相应方法。  相似文献   

7.
1980年来,陆基和海基反潜直升机威胁对潜艇敲响了警钟。海军开始研制一种适合潜艇自卫的武器,其重要特征包括该武器能从潜艇潜航位置反射,并能正确识别目标。  相似文献   

8.
现代潜艇随着声学设计的深入研究,潜艇的声隐身性能不断的提高,潜艇的声纳平台区自噪声也逐渐降低,在本艇声纳工作频段范围内,海洋环境噪声在某些场合下的量级与声纳部位的自噪声级相当。因此,如何排除海洋环境噪声对实艇自噪声检测分析的影响,是亟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声纳作为探测潜艇的有效装备,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潜艇技术的发展而发展。鉴于低频大功率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特性以及与基阵的关系,开发大孔径低频被动声纳技术是解决远程探潜问题、进行有效反潜的必要前提。二十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拖曳线列阵声纳是在这种低频大孔径水声技术的  相似文献   

10.
闫晓伟  段立召 《船电技术》2013,33(1):18-21,24
通过潜艇磁场的偶极子模型和直升机磁异探测模型建立了潜艇的磁异场模型,然后依据文中所提出的磁异强度指标曲线确定了直升机的磁异探测宽度,在此基础上对潜艇磁矩与反潜直升机磁探宽度的关系进行了仿真分析。大量仿真结果表明,潜艇磁矩对磁探仪探测宽度的影响较大,随着潜艇磁矩的减小磁探仪的探测宽度快速减小,当潜艇磁矩减小为原来的0.3倍时,探测宽度减小一半。同时反潜机航向对磁异探测宽度随潜艇磁矩变化关系的影响在东西航向上达到最大。另外,在对潜艇磁矩对磁探仪探测宽度的影响近似估计时,可采用偶极子磁场的最小探测宽度模型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1.
根据登陆编队对潜防御的要求,分析了登陆编队前置直升机对潜防御警戒幕配置方法,提出了前置直升机警戒幕的近界和远界;构建了直升机警戒幕防敌潜艇突破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直升机警戒幕防敌潜艇突破仿真系统。通过仿真实验,对直升机警戒幕对潜防御效率进行了详细分析,为直升机伴随护航反潜的作战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常规潜艇在对水面舰艇进行攻击后其发射阵位点很可能会暴露,水面舰艇会利用舰载直升机对潜艇进行搜索和攻击.常规潜艇为了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脱离发射阵位点,其脱离速度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采用高速,并保持恒定.但由于常规潜艇受到电池能量的限制,在整个脱离过程中其速度不可能始终保持恒定高速,脱离速度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反潜直升机从水面舰艇飞到潜艇发射阵位点需要一定的时间,从而产生时延.在这段时延内,潜艇会采用恒定高速脱离.因此,反潜直升机的时延对潜艇位置圆会产生影响,相应的探测概率也会变化.  相似文献   

13.
周佩芬 《舰艇武备》1991,(12):40-42
本文介绍一种水声诱饵,它是一种浮标状的干扰物,由水听器、浮体及本体组成。当潜艇被水声装置跟踪时,潜艇可发射水声诱饵浮标,以欺骗主动声纳浮标之类的声探装置。水声诱邬浮标通过接收声纳的超声脉冲,并将其变成电信号,经时间延迟,再经放大,转换成超声脉冲发射出击,使声探装置接受的即为欺骗性的回波,从而达到干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BP神经网络与L-M算法的潜艇声纳自噪声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M(Levenberg-Marquart)算法与BP(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相结合,使神经网络在多样本、大变量输入的情况下,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高的逼近精度。将BP神经网络与L-M算法相结合应用于潜艇声纳自噪声预报;分析了影响潜艇声纳自噪声的各种声源参数;利用潜艇声纳实测数据进行网络训练,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可以对潜艇声纳自噪声进行精确预报。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海军建设上,向来有潜艇与航母之争,至今仍无定论。不过从我国海军所面对的海洋地理态势和可能的作战对手特点看,重点发展潜艇战力,无疑是一项较适宜的选择,航空母舰则是好看但却昂贵的东西。在我国海军潜艇中,核潜艇风头最劲,但因数量有限,承担主要作战任务的是常规动力潜艇。到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已先后研制生产过五种常规动力潜艇,建造总数超过一百三十艘。在我国海军武库中,论吨位、论数量,至今没有任何其他类型舰艇的建造和装备规模超过常规潜艇。可以说,常规潜艇部队一直是我国海军的主要作战力量。90年代之后,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宋”级常规潜艇开始装备部队,向俄罗斯采购的“基洛”级常规潜艇也进入现役。随着新一代潜艇的陆续服役,我国常规潜艇的战力必将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本文拟对我国常规潜艇发展历程加以回顾。  相似文献   

16.
利用蒙特卡罗法仿真潜艇航向对规避航空磁探仪搜索的影响,为实际潜艇规避过程提供理论指导。首先分析航空磁探仪所测磁异常信号的表达式,然后将潜艇作为一个具有三轴磁矩的磁偶极子,并考虑其航向及地磁倾角等因素,根据理论分析得出以潜艇为中心的直角坐标系下的磁场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建立航空磁探仪搜潜的数学模型。最后利用蒙特卡罗法对潜艇不同航向时被航空磁探仪搜索到的概率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潜艇在规避磁探仪搜索时应尽量东西向航行。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正在跟踪目标的潜艇在其深度变化后,影响声纳继续跟踪该目标的因素,进而给出了变深后保证声纳得以继续跟踪目标的本艇航速及其预报方法和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系统误差、随机误差两个方面,对潜艇在扇形波束声纳测速场中所测水下航速的精度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举例分析得出具体量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给出了最高跟踪速度的概念和估算方法,并结合现役潜艇给出了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0.
潜艇的运动模型对于作战模拟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针对潜艇水下正常航行时的运动规律,提出了生成规避运动航迹算法,建立了潜艇规避运动模型。并针对该模型生成的航迹,给出了目标强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