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无缝线路的稳定性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对于一些特殊地段的无缝线路,必须对其强度和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然后确定设计施工方案。南昌铁路局管辖的九江桥和泊水湖桥之间的一段线路,由于其路基段线路长度不足《铁路线路设备大修规则》要求的300m,故需对此段路基上的无缝线路进行特殊设计。根据此段的线路结构,提出了两个锁定轨温,施工时对长轨条实施两次拉伸等一系列指施,并提出对该段无缝线路养护的一些特殊要求,使该段无缝线路的强度和稳定性能都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
利用无缝线路稳定性理论,从计算入手,定量分析了道床横向阻力和轨道原 不平顺对无缝线路稳定的影响程度。并结合轨道的实际工作六况,提出了提高临界温度力值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铁路无缝线路钢轨焊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世界各国铁路无缝线路的钢轨焊接技术,介绍了我国铁路钢轨无缝线路焊接技术的发展情况,并列出钢轨焊接接头几何偏差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4.
结合锡林浩特铁路无缝线路铺设工程实践,给出适用于高寒地区无缝线路缓冲区轨缝设置的计算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际,较好地解决了高寒地区无缝线路稳定性问题,对其他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无缝线路发生胀轨跑道与断轨的原因,利用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的特殊性能,提出了自适应无缝线路的结构方案,阐述了该线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并对此进行了有限元分析。  相似文献   

6.
高速铁路特大桥上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计算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将轨道结构、桥梁及墩台基础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建立了桥上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计算的有限元模型,以京沪高速铁路中两座特大桥为例,研究了桥上无缝线路钢轨温度附加力、挠曲附加力的分布及其对桥梁墩台的传递规律,同时还分析了断轨力和制动附加力的影响.计算结果符合桥上无缝线路的基本原理。编制的计算软件(BCWR),可用于高速铁路特大桥上无缝线路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基于LabVIEW的无缝线路钢轨温度实时监测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LabVIEW平台及NI相关硬件设备,开发了铁路无缝线路钢轨温度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数据采集、数据传送、监控中心实时显示和储存及数据共享等基本功能。钢轨的温度应力由实时轨温和锁定轨温推算出并实现实时显示。通过对无缝线路钢轨温度的实时监测,提高对铁路无缝线路的管理,为工务维修作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线路爬行对无缝道岔受力与变形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无缝道岔辙叉及辙跟结构不同,则纵向力的传递机理不同,致使不同结构的无缝道岔受力与变形规律不同。分析比较了固定辙叉、长翼轨可动心轨、短翼轨可动心轨三种辙叉型式、限位器及间隔铁两种辙跟型式的无缝道岔纵向力传递机理及无缝道岔各部件受力及变形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提高线路阻力,控制无缝道岔前后线路的爬行量,有利于提高无缝道岔的铺设轨温范围。  相似文献   

9.
冻结无缝线路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钢轨接头抗扭刚度的计算模型 ,推导了冻结无缝线路稳定性的计算公式 ,分析了接头阻力、预留轨缝、曲线半径等因素对冻结无缝线路稳定性的影响。最后还列表给出了不同工况下的临界温度压力值  相似文献   

10.
推导了小半径无缝线路轨道在温度力和列车动力共同作用下的单元方程,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温度力及列车动荷载对小半径无缝线路轨道横向位移的影响.提出了控制小半径轨道横向位移的加固措施,对各种计算工况条件下的小半径无缝线路轨道横向位移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动力效应系数的概念用来分析列车动荷载对小半径无缝线路轨道横向位移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回顾船舶稳性发展的基础上,对现阶段完整稳性、随浪稳性、倾覆现象、破舱稳性的研究进展做了进一步阐述,最后对今后船舶稳性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前对施工过程中静风荷载对钢管砼拱桥整体稳定性的研究还不多,通过一个工程实例在这方面做了一些研究.通过有限元分析,结果证明风速越大,整体稳定安全系数越低;风荷载较小时对稳定性影响不明显,当风速超过一个定值以后,影响效果非常明显.风荷载作用下,同时考虑材料非线性以后,荷载稳定安全系数降低较大;风荷载作用下,考虑双重非线性比考虑材料非线性的稳定安全系数有所降低,但是降低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13.
静风荷载对大跨度钢管砼拱桥施工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施工过程中静风荷载对钢管砼拱桥整体稳定性的研究还不多,通过一个工程实例在这方面做了一些研究.通过有限元分析,结果证明风速越大,整体稳定安全系数越低;风荷载较小时对稳定性影响不明显,当风速超过一个定值以后,影响效果非常明显.风荷载作用下,同时考虑材料非线性以后,荷载稳定安全系数降低较大;风荷载作用下,考虑双重非线性比考虑材料非线性的稳定安全系数有所降低,但是降低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全程动稳定度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有车辙试验的基础上研究新的方法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进行准确评价,对现行高温稳定性评价方法的缺陷进行分析,确定采用动稳定度DS进行判定的误差来源.提出采用全程动稳定度DSWP进行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判定,对AC-13、AC-20、SMA-13、SMA-20、ATB-25等5种级配在不同成型荷载(500,700,...  相似文献   

15.
弦支穹顶结构动力稳定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阐述了弦支穹顶结构动力稳定性分析方法,论证了基于严格数学定义的Lyapunov运动稳定性理论和方法不能对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多自由度系统的稳定性提供有效判别准则.提出了基于B-R运动准则的改进判别方法,以此为基础结合结构的时程响应曲线判定弦支穹顶结构的动力稳定性,分别研究了水平、竖向和三向地震作用对不同矢跨比弦支穹顶结构动力稳定性、稳定形态及拉索形态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失稳形态不同,矢跨比对结构动力稳定性能的影响不同;矢跨比不同,对结构稳定性起控制作用的地震作用分量不同;地震加速度接近临界值时,一些拉索开始逐步退出工作状态,但在振动过程中可能重新产生张拉力.  相似文献   

16.
通过马歇尔设计方法确定基质沥青、松香基纳米增强沥青和SBS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在此基础上,对各种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进行对比研究,得出纳米层状硅酸盐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及水稳定性较基质沥青混合料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与SBS改性沥青的改性效果相当,在实际工程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th moment stability of neutral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ith multiple variable delays. The equation has a much more general form than the neutral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ith delay. A new kind of ψ-function is introduced to address the stability, which is more general than the exponential stability and polynomial stability. Using a specific Lyapunov function, a stability criteria for the neutral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ith multiple variable delays is established, by which it is relatively easy to verify the stability of such equations. Finally, the proposed theories are illustrated by two examples.  相似文献   

18.
航路网络系统结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路网络系统的结构稳定性直接影响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实施的有效性。本文考虑空中交通流与道路交通流的共性,借鉴堵塞流理论对航路网络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并提出了衡量系统稳定性的指标和提高航路网络结构稳定性的措施。通过对典型的航路网络结构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了提高稳定性措施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说明了航路稳定性研究能为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提供技术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以一个工程实例———江西吉安赣江钢管混凝土拱桥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竖向保向力和非保向力对该桥稳定性影响,考虑了双重非线性(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对桥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竖向保向力和非保向力对桥的稳定性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考虑非保向力后桥的稳定安全系数较大,非线性对该桥稳定性的影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0.
Strong form collocation with radial basis approximation is introduced for the numerical solution of transient dynamics. Von Neumann stability analysis of this radial basis collocation method is performed to obtain the stability conditions for second order wave equation with central difference temporal discretization. The shape parameter of the radial basis functions not only has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spatial stability and accuracy, but also has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temporal stability. Numerical studies are conducted and show reasonable agreement with stability analysis. Conclusions of selecting shape parameters as well as spatial discretization for solution stability are also pres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