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钢板桩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建筑工法,在平原地区内河航道护岸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综合考虑挡土高度、土质、作业空间、施工条件等因素,分析适用于平原地区内河航道护岸的结构形式;并结合技术、经济比较,分析各自的适用范围及条件,以便设计阶段合理选用桩型和结构,充分发挥钢板桩护岸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2.
格宾护岸因其良好的耐久性、透水性、绿色性,特别适用于地质条件差、水流条件复杂的河岸护坡,但存在施工管控难度大等问题。为研究格宾生态护岸在工程中的适用性及施工质量管理,结合实际施工管理经验,依托典型内河航道整治工程,从技术措施、原材料控制等方面进行重点分析,提出格宾生态护岸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控制措施,并成功用于京杭运河施桥船闸至长江口门段航道整治工程,提升了施工质量,提高了施工效率。应用成果可为类似格宾生态护岸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仝佗 《水运工程》2021,(8):145-150
锚泊区是内河平原航道的重要配套工程,主要包含船舶停泊水域及系靠泊设施。目前内河平原航道锚泊区多采用重力式结构。传统的重力式结构混凝土用量大、造价较高,且由于干地施工需求,局部航段需设置施工临时围堰。内河平原航道多同时承担防洪、灌溉、排涝任务,河道中建临时围堰施工工期长,汛期影响防洪。针对传统锚泊区结构形式存在的问题,以京杭运河济宁至台儿庄(济宁段)航道“三改二”工程为例,创新地采用趸船浮式结构和高桩墩式结构。与传统的重力式结构相比,该结构无需临时施工围堰,可水上施工,更有利于河道行洪,对地基适应性强。为内河平原航道锚泊区结构形式的选择提供了新思路,对类似工程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型生态护岸在连云港港疏港航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内河航道护岸结构往往只片面强调岸坡的耐久性,较少考虑护岸与河道生态之间的关系,而如何在满足内河航道航运功能的前提下,实现护岸结构耐久性与生态性的有机结合,最终达到恢复河岸生机的目的,是近年来护岸建设和研究的一种趋势。文章介绍在连云港港疏港航道工程中成功应用的新型生态护岸结构,为在内河航道中应用生态型护岸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内河航道护岸弯曲段常用圆弧线型,本文认为在某些场合采用椭圆弧线更具灵活性,并以盐河灌云南桥椭圆弧线弯曲护岸选线型为实例,论述了施工放样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威  ;徐业飞 《中国水运》2014,(9):300-301
合裕线航道是全国内河高等级航道规划布局"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中的一线,是安徽省国家高等级航道"两干三支"中一支。由于运输需求不断增长和船舶大型化趋势发展,现状航道已经不能满足运输需求,迫切需要升级改造。由于航道疏浚范围大,且两岸堤防条件欠佳,护岸工程是航道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在选用抛石、预制块等传统护坡形式以外,尝试将近年来部分水利治理使用的模袋砼和生态砼护坡形式借鉴到航道整治工程上来。发挥模袋砼施工速度快、水下施工便利且整体性好优势;发挥生态砼在水位变化区的柔性防护特性,既能满足中低水位时生态景观需要,又能满足丰水期抗水流冲刷要求。  相似文献   

7.
史云霞  陈一梅 《水道港口》2007,28(5):337-341
在内河航道整治工程建设中,护岸结构型式的选择问题一直困扰着设计人员,为了更好地评价护岸型式的优劣以便作出最合理的选择,在分析影响护岸优劣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内河航道护岸结构型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内河航道护岸结构型式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江苏某内河航道的护岸结构型式选择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运用于内河航道护岸结构型式的评价与选择过程,为增强决策的系统性、客观性和科学性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史云霞  陈一梅 《水道港口》2007,28(4):261-264
随着国内外内河航运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各种内河航道护岸结构型式正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因而国内外内河航道护岸工程已开始积极探索一些新型的护岸结构型式,努力寻找既能保证功能要求同时又具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特点的新型护岸型式,内河航道护岸结构型式的发展呈现出全新的形势。通过现场调查、网上搜集等多种方式对国内外内河航运发达的一些地区(如江苏、浙江、上海和美国等)涌现出的新型护岸结构型式进行了调查搜集,对这些新型的内河航道护岸型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概括,进而总结了国内外内河航道护岸型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采用复形优化方法,结合《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中推荐的抗滑、抗倾稳定的分项系数计算方法,考虑内河航道船形波等荷载作用效应,对衡重式护岸进行优化设计研究,并对工程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0.
结合珠江三角洲小榄水道航道整治护岸工程砂枕护脚施工实践,对砂枕护脚在内河护岸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探索,并对施工工艺进行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1.
雅口航运枢纽二期围堰是采用河砂填筑、管袋砂护坡、复合土工膜防渗、土工布反滤、丙纶布防冲的新型复合结构,过水条件下易诱发围堰失稳问题。以试验数据为支撑,从渗流、应力变形、稳定性角度分析复杂工况下围堰稳定安全性,对比土工布、丙纶布与管袋砂层间稳定性。结果表明:围堰过水对坡脚处渗透梯度影响明显,加固后可增强局部抗渗透破坏的能力;过水条件对围堰基坑侧边坡稳定最不利,加固后应力变形、整体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丙纶布与管袋界面摩擦作用小,存在层间滑动的可能,在丙纶布与管袋砂间布置土工布可有效提高层间稳定性。经2021秋季汉江特大洪水考验,围堰在挡、过水工况下均能稳定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2.
芜申线航道全长92.084 km,护岸总长度约106 km,护岸挡土墙大部分座落在粉质黏土层和淤泥质粉质黏土层上,地质条件较差,为了护岸的安全,对软土地基进行小木桩和水泥搅拌桩处理.详细介绍了原状土地基和复合地基现场摩擦系数试验的方法、工况和成果,为内河航道护岸设计中摩擦系数的选取提供了现场试验资料,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周跃 《中国水运》2010,(1):108-109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船舶大型化和快速化的发展趋势,内河航道的规划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而护岸结构形式的选择及高程的确定对航道工程投资、航道美观效果、护岸的使用寿命、护岸的日常维护、船舶的航行安全、航道的日常管理等都有很大的影响,文中通过对已建或拟建的江苏、山东、浙江等地区的内河航道的研究和分析,提出内河航道护岸高程的确定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对内河航道的有效整治,需要科学合理地应用钢板桩护岸技术,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具有很多显著的优势特征,如:施工用地少、工期短、可以进行现场装配等,所以在我国内河航道的整治中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基于此,本文主要结合案例工程对钢板桩护岸的施工方案、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领域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赵丽  范小晶 《水运工程》2017,(11):209-212
目前,维护疏浚已成为内河航道主要的养护方式之一。由于大多航道两岸的护岸建设年代久远,所以很难收集到完整的航道沿线护岸资料。为此,维护疏浚既要改善航道通航条件,又要保证航道沿线两岸岸坡稳定和建(构)筑物结构安全,成为维护疏浚设计和施工的重点和难点。结合上海市2010—2017年已实施的近百条内河航道维护疏浚项目的工程经验,总结维护疏浚过程中岸坡稳定控制办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大型土工管袋(抗浪砂袋)结构在国内外的应用和应用年限的增加,其管袋材料强度(抗浪流)和耐久性(无防护)已得到认可,被广泛应用;该结构的特点和优势重点体现在不用护面和就地取沙方面,具有较大的经济优势。本文通过波浪荷载下土工管袋稳定性的安全核算等方面简述了土工管袋规格及尺寸的选择依据,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土工管袋在港口工程的护岸围堰结构中的应用及施工技术要求,为土工管袋的技术推广提供可靠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常熟某江边枢纽为通江泵闸,具有防洪、排涝,兼顾畅流活水、通航等作用。工程施工采用断流施工,布置内、外河围堰形成干地施工条件。根据枢纽布置、施工条件、施工工期等因素,经多方案比选,外河围堰采用钢板桩围堰,内河围堰采用粘土围堰。施工过程中,通过合理组织,30天完成了围堰施工,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顾宽海  周松泽  宋凡 《水运工程》2020,(12):147-154
传统的内河航道建设重点关注航运、灌溉、防洪排涝等功能,但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也越来越关注传统功能外的生态美、景观美、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以某内河航道整治工程为例,针对平面规划线型与现状线型差异大、文物保护要求和生态景观要求高、环保压力大等工程特点,通过对航道平面线型、护岸结构、文物保护、生态景观、节能环保等关键技术要点进行研究,提出自然型护岸线、生态型护岸、矩形航道断面的文物保护方案、节能环保的装配式护岸建造方案等设计对策,达到航道建设的生态美、景观美、人与自然和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浙江省内河航道养护事业迅速发展,除传统重力式护岸结构型式外,许多新的护岸结构型式、新技术被推广应用。在总结归纳浙江省内河航道养护典型护岸工程基础上,结合各自的结构型式和技术特点,提出工程质量评定的总体原则以及具体评定指标。研究成果对于有效规范浙江省内河航道养护典型护岸工程质量管理验收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满足内河航道的通航需求,钻孔灌注桩在加固护岸中的应用最为普遍。本文以京杭运河浙江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四改三)为例,介绍内河航道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验收标准及相应检测方法,并对施工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解决方案,为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