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城市和农村在许多领域呈现出的关系写照,但历史上城乡之间的隔离发展却使得各种经济社会矛盾不断凸显。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了城乡一体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二十世纪末,城乡一体化、进一步推动城市和农村平衡发展作为国家经济社会战略被提出。而在统筹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探索中,运邮合作也成为被看好的一种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道路客运大力发展和城乡道路客运管理体制转轨的情况下,全国各地纷纷提出在道路客运行业实行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那么,什么是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呢?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概念及内涵并不十分清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相当一部分人把农村客运公交化和城乡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城乡交流对客运的需求日益明显,农民对乘车条件和候车环境的要求已越来越高。以北京市为例,近年来,北京市大力发展公交,积极倡导公交优先,特别是在农村客运公交化方面下了很大手笔,对促进农村客运事业发展规划出了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4.
《综合运输》2011,(10):91-92
9月16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在江苏省溧阳市召开的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现场会上指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要突出抓好六方面工作:第一,进一步明确城乡客运的属性定位。明确和坚持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的社会公益性定位,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东兴市城乡客运和农村客运站场建设基本情况,分析了该市城乡公交与农村客运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快农村客运站建设和完善城乡公交网络两方面提出了适合于东兴市农村客运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2013年1月1日,在浙江金华婺城区虹戴公路上,一名乘客正在新建的公交候车亭内候车。为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加快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乘客候车条件,相关部门投资约240万元,在市本级建了100个农村客运候车亭,其中在婺城区虹戴公路建了30个,金安公路建了20个,金东区赤松镇上钱村至傅  相似文献   

7.
截至2009年底,重庆市已开行农村客运线路2327条,投入农村客运车辆1.1万台,车辆总座位数近19万座,建成投入使用的农村客运站点1222个;全市880个乡镇、9028个行政村中,已开行客运车辆的乡镇有863个、行政村5832个,全市乡镇、行政村客运车辆通达率分别达98.1%和64.6%,为农村百姓出行创造了良好条件,促进了城乡交流、农民增收和农业经济发展,对城乡统筹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嘉兴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通过的要求实行“五个统筹”重大决定中,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新时期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扭转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金钥匙”。在这个火背景下,农村客运与城市公交二元分割的客运市场如何发展,做好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官,已成为道路运输业内人士的关注焦点,也是摆在各级行业管理部门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虽然很多地方存经济发展规划或交通发展规划中部提出了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这一说法,但是对十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具体含义一般都没有涉及,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广为大家认可的关于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概念。并且,实践中还有一些意义相关的说法,例如城乡交通一体化、城乡公交一体化、客运城乡一体化、农村客运公交化、道  相似文献   

10.
北京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我国城镇化进程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方针,以城市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要求。同时,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是城市进步和交通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如何构建城乡一体化交通体系,是影响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要建立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农村交通运输系统,就要用系统思想及方法论,对农村交通运输系统进行综合分析,统筹考虑系统内外各相关因素,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充分体现交通运输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改革城乡客运管理模式打破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的局面采用多样化的手段、用有效可行的模式改造城乡公交,合力促进偏远山区县市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早日开展。"偏远山区的农村客运发展没有达到与公路通村同步发展,农村客运网络还不健全,而且城市公交发展缓慢,经营效益不尽人意,假如在县城城市公交运营还不够成熟的情况下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以求"一步到位",恐怕会欲速而则不达。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期间,贺州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128.12亿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到2010年年底,贺州市将初步建成以铁路、高速公路为主要载体的出省主通道,以城乡高等级公路、农村等级公路为配套的"东靠西连,南北贯通"交通大格局。日前,  相似文献   

14.
在广大农民对“车头向下”政策的叫好声中,政府、企业这种惠民举措背后,农村客运却受客源稀少、黑车冲击等因素影响出现亏损。外加不少经济欠发达地区,因财力有限,公路建设欠账太多,使农村客运成本进一步加大,如何合理使用有限的资金,促进城乡、区域和谐发展,成了各地交通部门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15.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出的重大决策,旨在解决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进一步突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深化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打破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局面,统筹融合城乡公交资源,构建相互衔接、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城乡公交网络,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是摆在我们交通管理者面前的重要任务,还有许多难点需要攻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城镇化率以每年近1个百分点速度增长,每年1000多万人从农村转入城市,尤其是地县级区域,打破城乡二元壁垒,建立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出行网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因经营区域及线路重复设置引起的利益之争,虽是促成统筹考虑城乡道路客运协调发展的直接诱因,但真正使城乡公交一体化得以实施,则要归功于交通部2003年在全国开展"农村客运网络化试点工程"所提供的良好契机,以及农村大规模建设公路基础设施所奠定的硬件基础。  相似文献   

18.
我国要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宏伟目标,道路运输必须先行,因为它是连接城乡之间的重要纽带,是实现目标的基础和前提。为此,近年来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各级政府做出了发展区域内农村客运的规划和目标。并投放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不遗余力地改善各地区道路状况,建设乡村客运站,出台多个扶持发展农村道路运输的措施和政策。这些措施的采取为在农村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宏伟目标,奠定了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9.
如何完善农村客运发展的思路和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县域内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提高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切实解决山区群众出行难题,让长期居住在偏远山区的群众乘上车,有力促进城乡和谐发展,是当前政府部门急需为山区群众解决的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关于“十一五”农村公路发展规划的政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桦 《综合运输》2004,(11):11-14
“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科学发展观对于新形势下农村公路的规划和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用新视角、新思路进行农村公路规划和建设,才能使其充分发挥出促进农村地区社会经济进步、缩小城乡社会经济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作用,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做出贡献。这些要求主要包括:1.农村公路的规划和建设应服务于城镇化建设的需要;2.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