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探讨了一种基于ArcGIS Server的道路养护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平台架构,运用包括道路养护空间数据组织和设计、空间数据的缓存技术、空间数据的多尺度处理及表达、空间动态分段等技术,建立了道路养护地理信息实验平台。系统划分为3大功能模块:用户权限管理维护模块、数据服务模块、信息发布模块。以重庆市巴南区公路养护管理为例,介绍了地理信息平台的功能和应用,验证了文中的各种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微尺度的燃烧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微尺度燃烧系统的特征长度很小,其流动、传热和燃烧特性明显不同于常规尺度燃烧系统,为了研制高效、安全的微燃烧器,微尺度燃烧特性研究也已成为当前的热点.本文分析了微尺度燃烧面临的挑战和实现微尺度燃烧的方法,归纳了微尺度燃烧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现状,同时提出了未来微尺度燃烧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基于小波变换的混沌信号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小波方法将混沌信号的频谱特征和吸引子的几何结构相结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尺度上对混沌信号进行连续小波变换时,其小波系数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但不能够完全重构原来的吸引子.对信号进行多尺度分解后发现其低频系数部分基本能够重现原吸引子的结构特征,而高频系数部分不能实现这一目标.为了定量刻画混沌信号在小波变换条件下的分形特征,计算了其在不同尺度时的关联维数,并分析了关联维数计算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基于Curvelet变换阈值法的地震数据插值和去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功的信号分离和去噪依赖于所用的变换能否足够稀疏地表达该类信号.事实上,信号在某变换域的系数越稀疏,阈值去噪的效果也就越好.Curvelet变换是一种非自适应的多尺度.多方向性变换,地震数据在Curvelet域有着几乎最优的稀疏表达.最近的研究表明,Curvelet阈值能够得到比小波阈值更好的随机噪声抑制效果,更高的提...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土地利用数据库,采用对象关系型数据库管理GIS图形和属性数据通过对土地信息系统多尺度空间数据模型的研究,建立支持土地信息多重表达的土地数据库,实现不同尺度地理空间下土地管理决策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6.
多尺度模拟和计算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热点与前沿研究领域,特别是在多物理领域(如:材料学科、化学、流体力学等领域),即不同尺度下的过程和现象是由不同特征的物理定律支配的。根据多尺度的思想,基于ABAQUS软件对一座桥梁的倒塌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多尺度模型可以更加精确地模拟结构局部的损伤发展过程,从而更有效的反映出结构的破坏机理和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RGIS面临数据之间和系统之间不统一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具有高效空间数据交换机制的铁路地理标记语言(RGML)来解决,重点论述铁路地理标记语言的对象模型,包括地物特征对象和几何对象,地物特征对象定义了空间对象的内容和结构,几何对象提供了详细的基本空间几何组件定义.最后给出RGML描述省界的实例,说明用RGML处理铁路空间数据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针对在佩戴口罩等有遮挡条件下的人脸检测问题,提出了多尺度注意力学习的Faster R-CNN (MSAF R-CNN)人脸检测模型. 首先,为充分考虑人脸目标多尺度信息,相较于原始Faster R-CNN框架,引入Res2Net分组残差结构,获取更细粒度的特征表征;其次,基于空间-通道注意力结构改进的Res2Net模块,结合注意力机制自适应学习目标不同尺度特征;最后,为学习目标的全局信息并减轻过拟合现象,在模型顶端嵌入加权空间金字塔池化网络,采用由粗到细的方式进行特征尺度划分. 在AIZOO和FMDD两个人脸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MSAF R-CNN模型对佩戴口罩的人脸检测准确率分别达到90.37%和90.11%,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根据交通管理的需求,选择行车道作为道路网络的最小建模单元,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行车道交通路网模型。模型利用几何和逻辑这两种网络结构,实现了道路网络几何特征表达和拓扑连通关系的分离;利用两层路网结构实现道路网络的多尺度表达;最后应用该模型讨论了移动对象的时空管理并以实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真实路况中的运动车辆图像进行图像分割时,图像中往往存在多个车辆车牌信息,且这些车牌信息具有尺度不一,位置随机等特点,加之光照及复杂背景的影响,如何兼顾多个车辆车牌的分割效果是车辆检测和跟踪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类工程应用中的问题,需要在尺度空间下对多目标图像进行分析.因本文在前期多尺度分割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视觉注意机制,利用不变性特征实现多目标的定位及最优分割尺度的选取.经大量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较好地实现了图像中多个车牌图像的分割并且具有较好的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粗分格网的空间对象范围索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充分分析格网索引和空间对象范围索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粗分格网的空间对象范围索引结构.对该索引结构的基本原理、数据组织方式、索引结构的实现和该索引结构在空间查询中的应用等都作了详细的论述,证明了该索引结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该索引结构能有效减少索引数据存储量,降低查询所需的时间,并能显著提高空间查询的效率和查询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2.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矢量数据组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所涉及的空间目标进行了定义,提出了用三维矢量数据模型的结构来表达三维空间目标。分析了三维矢量数据结构GIS的拓扑关系。并对空间对象的数据结构进行了形式化描述。  相似文献   

13.
以GIS为基础平台,数据为主线,研究了公路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中数据处理与数据的集成方法.采集并组织了矢量数据、属性数据和栅格数据,实现了数据的浏览、检索,解决了数据集成中的2个重要问题:空间对象及其属性信息、图像数据的一体化;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的无缝集成.系统通过提供乡镇、河流、路网等的分布情况,已建公路及拟建公路沿线的相关信息,为路网规划、管理以及拟建公路的选线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05-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在考虑空间效应的情况下,运用空间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国内R&D投入、人力资表和专利授权数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积极影响,而外商直接投资几乎无影响;省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影响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如何利用好外商直接投资、发挥东部地区溢出效应等是解决我国能源效率发展非平衡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为构建基于GIS的交通信息发布系统数据库,采用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分离的数据库结构,利用数据捆绑和ODBC动态连接技术实现数据之间的互访.在数据库设计中,提出了基于联机处理和基于车道的两种数据模型设计方法.通过对交通信息发布实验系统的运作表明,该种数据库设计方法能明显提升系统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6.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上海市域职住空间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居民居住地与工作地的空间关系是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依据.基于手机信令数据,提出分区域的居民通勤距离和就业岗位通勤距离计算方法.通过对比验证了手机信令数据与居民出行调查数据的职住空间和距离分布特征较为吻合.重点分析上海市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的职住空间关系及通勤距离.提出职住通道平衡概念,并分析职住通道不平衡地区与轨道交通拥挤程度的关系,指出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对职住通道平衡的重要性.通过分析不同新城的职住空间特征,探讨新城范围划定对统计分析的影响,总结了新城职住空间较为独立、居民内部就业率较高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信息化测绘标准建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信息化测绘的技术发展背景、国家信息化测绘标准建设状况以及重庆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SDI)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国家地理空间基础设施总体框架要求与重庆市各行各业信息化对地理信息数据基础的基本需求,总结出重庆市地理信息基础设施数据建设的基本内容,从而探讨重庆市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内容和保障机制,并介绍了已经编制完成的标准情况,提出了今后在标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城市交通流数据修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卷积网络和多头自注意力机制的自注意 力图自编码器模型。该模型包括基于拓扑图结构和图信号捕获交通流时空关联性的 STGCN (Spatial-temporal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s)网络。在该网络中使用 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网络学习数据中时序规律,通过注意力网络计算道路自注意力及一阶临近道路注意力系 数,用图卷积网络对图信号重组,达到对缺失数据的精确修复。同时,采用多头自注意力网络计 算数据的注意力权值并对数据重组,捕获交通流数据中的二阶及高阶临近道路空间关联性,提取 已知数据与缺失数据的时间关系,以残差链的形式加入到模型中,作为对STGCN功能的补充。 基于真实数据的实验表明,在多种缺失模式和缺失率下,该模型能够学习路网拓扑关系,捕获数 据中的时间规律性和时空关联性,有效地修复缺失数据。  相似文献   

19.
Geodatabase是ESRI推出的新一代空间数据模型,其开创性地将面向对象的理念引入到空间数据库的数据组织和结构设计之中.极大地拓宽了此种数据模型的应用领域。通过介绍Geodatabase数据模型的结构特点和设计方法,并利用其对城市公交线网数据库进行设计研究.可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中国公路自然区划的定量化与自动化,从概念、逻辑和物理层面进行了中国公路自然区划空间数据库结构设计,利用空间数据引擎技术,借助大型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存储与管理功能建立了空间数据库,基于此数据库,利用多因子权重法计算了公路工程困难程度指数。分析结果表明:海拔高程、地形坡度、地表切割深度、地表切割密度、硬岩覆盖度以及植被覆盖度是影响公路工程困难程度指数分布的主要因素,根据困难度指数分布图,从地貌角度直观地反映了中国不同地区公路建设的困难程度。可见此数据库系统的建立实现了公路自然区划的量化分析模式,解决了海量空间数据的存储与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