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介绍车载旅客信息系统中信息终端部分基本构成与配置及主要功能等,阐述了该装置在列车旅客信息系统中工作原理以及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重要作用。通过地铁列车旅客信息系统试验和运用考核,其性能满足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2.
《京铁科技通讯》2004,(4):20-20
2003年1月30日,瑞典高速列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旅客提供实时移动因特网连接的列车。1列在哥德堡、马尔默和哥本哈根之间运营的Linx X2000型摆式列车已经装备了无线电通信网络,该网络也可以支持旅客信息和列车维护系统。  相似文献   

3.
为提早发现列车监控系统(TCMS)与旅客信息系统(PIS)接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列车监控系统仿真平台对旅客信息系统进行通信数据和逻辑处理功能的验证,以便为后期装车调试提供更高的质量保证,同时有效缩短调试时间。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高速列车智能化水平,搭建高速列车智能视频分析系统,主要由车载摄像机、视频监控服务器、智能分析主机等设备构成,可通过车厢控制器与其他车载系统和设备进行信息交互。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构建智能视频分析模型,实现车厢敏感人员识别、车厢乘客拥挤度检测、车厢遗留行李检测、车厢重点位置监控、司机疲劳驾驶监测等功能;当检测和识别出异常事件时,告警信息可在旅客信息系统的显示终端上自动显示,或由广播装置播放告警信息。  相似文献   

5.
高速列车下线运行的经济距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熙  杨浩 《中国铁路》2006,(6):46-48
高速列车下线运行对铁路企业来说,能够吸引客流量,带来较高的运营收入,但同时增加了高速动车组购置、运营、维修等成本;对旅客来说,在节约旅行时间,得到优质服务的同时,还必须承担高速运价。跨线高速列车的下线开行范围一方面取决于旅客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取决于铁路系统企业经营方式。在理论上,高速列车存在一个合理的开行范围,即在既有线上的运行距离存在一个极限值,使得企业的投入和产出合理,从而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也需要从旅客角度分析经济距离的合理范围或取值。通过建立通用数学模型,从旅客角度给出算例,从而为高速列车下线运行相关问题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根据地铁列车旅客信息系统的控制要求,利用C8051F系列单片机及图形点阵液晶模块和智能键盘控制器,构建了稳定的司机控制单元硬件结构,开发了基于Modbus协议并利用RS 485总线实现的司机控制单元功能.应用表明,该部件的软硬件设计及通信完全满足地铁列车旅客信息系统对终端设备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维修和维修性的概念及相互影响,指出改善高速列车维修性的必要性,说明了高速列车维修是高新技术的集中体现,是提高高速列车效能的重要途径,讨论了高速列车的维修制度,阐述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及制订高速列车预防性维修大纲的意义及方法,对于高速列车寿命周期费用分析及其在维修领域的应用,建立高速列车维修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及维修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Logit模型的客运专线旅客选择行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铁路旅客为研究对象,模拟客运专线建成后的情景,调查旅客在客运专线建成后对高速列车和高频率列车换乘方式的选择偏好.介绍了非集计模型的特点、意向调查问卷设计及调查的实施方法.基于2008年6月旅客调查的样本数据,分析影响旅客选择行为的重要因素.利用非集计理论和方法,构建旅客的选择行为模型,包括旅客对高速列车的选择行为模型、旅客对高频率列车换乘模式及直达列车的选择行为模型,进行了参数标定和分析,量化影响因素对旅客选择行为的影响程度.利用所建模型对旅客选择行为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观测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两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85.27%和81.18%.所得结论可为快速客运网络条件下客运服务产品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今天在长途运输的现代化动车组中,旅客可通过各种显示器不断获得广泛的行车信息.电子预订席位在这里也是国际标准化的.用机车牵引的可自由联挂的旅客列车迄今还不具备这些特点,其主要的技术难点在于列车编组是不固定的.在这期间制定的欧洲统一列车通信网络的UIC标准和IEC标准,为非固定编组的旅客列车装备这种现代化的旅客信息系统奠定了基础.从而欧洲许多国家正着手在大量的客车中安装这种现代化的旅客信息系统.文章介绍了这种旅客信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0.
辅助供电系统是高速动车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了保证高速动车组长时间的高速运行,列车需要稳定、高效的辅助供电系统为空气压缩机、冷却通风机、油泵/水泵电机、空气调节系统、采暖、照明、旅客信息系统等众多辅助设备提供电源。辅助供电系统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高速动车组能否正常行驶。高速动车组的辅助供电系统主要包括两部分: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现代高速列车维修的新观念和新发展,其中包括高速列车维修的系统工程观点、故障和维修质量的新观念;高速列车维修制度的发展及其维修制度改革;阐明了高速列车维修相关技术的新进展,其中包括高速列车维修性设计、诊断技术、维修信息系统和维修基地。  相似文献   

12.
国外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方案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外高速铁路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运营经验积累,形成了成熟和高效的旅客运输组织方案,主要体现在紧密结合市场需要,设计高效益的列车开行方案、列车运行图、种类丰富的客票以及构建基于“无缝运输”理念的联合运输体系。分析国外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方案特点,结合我国铁路高速客运产品的开发实际,提出编制市场导向型列车运行图,创新列车开行方案与列车运行图设计,加强铁路旅客联合运输体系研究,以使我国铁路适应客运市场需求,提高客运服务质量,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论京沪高速铁路客流及其组织方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对京沪沿线社会经济状况,客运市场规模,客流结构及特点调研后表明:京高速铁路建成时,吸引客流的范围将是长,中,短全方位的。2010年京沪铁路通道承担5496.1万人次本线客流。这些客流有三种旅行方式:绝大多数选择高速列车,部分旅客对“夕发朝至”列车十分青睐,小部分旅客会选择便宜的中速列车;该通道承担跨线客流4598.5万人次,可分为四种类型:必然和自愿换乘高速列车的客流,占10.2%;直接过线上高速线的中速客流,占57.9%,直接过线在既有线间旅行的常速客流,占31.9%,京沪高速铁路在运营初期采用高,中速混跑的运输组织模式,开行高速列车,中速列车,夕发朝至列车,中速列车比例控制在20%-30%为宜,既有线开行输送地区客流的常速列车,京沪高速铁路在2010年全线贯通时,开行列车总数195对,其中,高速列车149对,中速列车36对,“夕发朝至”列车10对。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CRH_3型动车组旅客信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进一步分析了与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通信接口信息,以及各车型的共性和异性。旅客信息系统的通信接口技术依托TCN技术发展,实现了现代化的工作模式和控制功能。分析了现有技术发展对通信接口的影响,以及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城市和干线的铁路运输得到复兴.在旅客运输中,高速列车为解决道路堵塞和空域拥挤,以及提高环保意识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高速路网紧密相连的欧洲,这种高速列车具有特殊的运输政治意义,轨道高速运输(HGV)在国际上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文章对欧洲几种高速列车方案,即动力集中和动力分散动车组、单个车辆方案和铰接式列车、双层列车和加宽车辆列车以及ICE 3和磁悬浮列车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对无人驾驶列车车载旅客信息系统的架构、安全、外部接口等方面进行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高速列车设计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法国TGV为例,阐述了高速列车动力学性能,制动距离,牵引功率和旅客舒适等设计问题,并介绍了业已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00年2月7日公布的数据,在法国、比利时、荷兰和德国间运营的高速列车,1999年运输旅客总量为498万人次,比去年增加了5.5%。该运量中,53%是目前高速铁路线市场的先导巴黎—布鲁塞尔间的旅客;到德国和荷兰的旅客各占17%。 回顾1999年,营业额增加了15%,达到了2.197亿欧洲英镑,这是由于更好的运输管理和为Confort 1旅客改进车上的服务,包括免费赠送报纸和在座位用餐提供更大的选择。目前商务旅客占泰里斯旅客的35%。纵观泰里斯铁路网,巴黎—阿姆斯特丹运营增长最快,旅客人数增加了8.5%。 期望在2000年旅客人数达到530万人次。2000年5月28日开始,夏季每天将运营布鲁塞尔—日内瓦的列车。并且于2000年6月24日—8月28日间,在周六将开行1列阿姆斯特丹—瓦郎斯的列车。往返巴黎—汉诺威的运营将从2000年6月1日—10月31日,采用Expo 2000车。由于高速铁路网的延伸,旅客人数期望在2006年达到1 000万人次,2010年达到1 200万人次。 万芳译自《Rly Gaz.Intern.》 2000,№3,152 魏晓东校  相似文献   

19.
为探析及定量化揭示高速巴士与普通铁路列车竞争下旅客出行选择行为机理,从购票、到站、中转换乘、出行和离站全过程视角科学地设计旅客出行选择行为实验,获取旅客出行活动的RP数据,解析旅客购票与出行特征、交通枢纽集散特征及运输方式服务质量感知水平;以普通铁路与高速巴士作为旅客乘车方式选择肢,设置影响旅客乘车选择的特性变量,将高速巴士作为参考方式建立旅客乘车选择模型,研究普通铁路列车与高速巴士竞争下多维影响因素对旅客出行选择行为的作用机理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拥有小汽车、网络购票、到站时间、出行距离、舒适性和准时性对普通铁路列车和高速巴士竞争下旅客出行选择行为有较大影响,其中富有弹性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准时性、舒适性和出行距离,弹性值相应为1.86,1.66和1.58。研究成果对于充实完善区域交通选择行为理论、揭示区域交通方式竞争机理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铁路》2009,(2):78-78
2008年运行在法比荷德4国运营的Thalys高速列车旅客发送量增长了8.6%。Thalys高速列车充分发挥了3h旅行优于航空的特点,迫使航空运输从巴黎至布鲁塞尔、科隆至巴黎的航线上撤出。这是Thalys卓越的市场意识和优质服务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