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使地铁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求,应重视地铁车站的规范性建设,特别是地铁车站建筑的防火设计。文章对地铁车站防火及安全疏散设计进行分析,旨在保护地铁站的安全性,营造一个安全规范的地铁乘坐环境,从而为人们出行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2.
地铁站作为运输线的一个空间节点,是提供旅客换乘和候车的一种静态设施,也是乘客在地铁线路上最能直接接触到的建筑空间。本文研究总结了地铁站空间情节的性质和类型,将地铁车站建筑的空间情节划分为四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营造良好地铁空间情节的意义及其方法。  相似文献   

3.
城市交通的建设越来越离不开地铁交通的发展, 处于中心城区的地铁车站常常因周边条件受限, 无法正常布置地铁出入口、 风亭及地面冷却塔等车站附属建筑, 而带来方案的不确定性。 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以项目全局为依托, 以线路总体设计为前提, 再结合站点周边条件进行详细设计。 文章基于地铁车站与商业建筑结合设置经验探讨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喜来 《交通与运输》2014,30(5):65-65
斯德哥尔摩地铁车站享誉世界,几十年来,被人们称为"地下艺术长廊",是欧洲最漂亮的地铁车站,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艺术化的地铁车站。  相似文献   

5.
明挖法是地铁车站基坑开挖采用的主要设计方法之一,以某地铁工程车站主体基坑设计为背景,从围护结构选型、支撑系统设计、基坑抗浮和抗突涌稳定设计等几个方面,对基坑围护设计过程中的主要参数和设计方法进行了介绍,对深基坑围护结构的选型及设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期为类似项目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通过车站建筑防火分区及防火墙设置、防烟分区、安全疏散三个方面详细的阐述了地铁车站建筑防火及安全疏散设计,旨在为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地铁车站设计中,客流是众多车站部位规模和能力核算的重要参数。本文从地铁运营管理和功能疏散的角度,深化研究,提出超高峰客流量、最高聚集人数、紧急疏散人数三个参数指标.为地铁车站设计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自1863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后,全世界已有100多座城市开通了300多条地铁线路,总长度超过6000公里。富有特色的地铁及壮丽雄伟的车站建筑,使各国引为自豪。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北京地铁四惠站的现场以及客流调研,同时利用anylogic仿真平台的搭建对于地铁乘客应急疏散行为以及地铁车站的空间建筑形式对疏散时间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疏散时间主要影响因素并对调研车站的疏散方案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0.
地铁运营中常常面临着高峰期大客流压力。为了保证地铁车站客流组织效率和站内乘客安全,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多源监测数据的地铁车站客流动态监测与管控决策系统。客流监测部分考虑地铁车站客流的流线特点,在重要客流流线衔接点采取红外感应、视频识别和RFID等客流监测技术,并结合闸机客流数据,实现了动态监测车站客流的流向、流量和流速。管控决策部分基于地铁车站客流组织的三级控制原理,建立了基于实时监测数据的车站客流动态管控决策模型。此外,设计并实现了信息发布功能模块,实现对客流的实时信息诱导。系统应用将实现地铁车站客流监测智能化、管控决策科学化、信息发布人性化,能够有效提高地铁车站客流组织效率和运营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地铁车站出入口从地铁顶板穿出地面的几种形式和应用情况,结合北京地铁某车站实例,在人防核爆内压荷载、经土层衰减后的人防外压荷载及结构正常荷载组合联合作用下,采用有限元软件对该类型车站的受力做了详细的计算和分析,并对设计中出现的难点进行了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上海地铁运营管理需求,提出了轨道交通车站一体化操作系统(SIOS)的设计原则,给出了SIOS系统网络结构和软件构成方案,并探讨了SIOS系统集成范围和集成方式,为构建上海特色的轨道交通车站机电设备系统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最后以上海地铁十一号线上海游泳馆站示范工程为例介绍了SIOS系统的应用设计和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南京某建成地铁车站两侧基坑工程为背景,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方法首先分析了两侧基坑不同开挖方案下对已建成地铁车站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两侧基坑开挖方案按照施工方案3实施,对车站结构的影响最小,方案最优。若按照施工方案2、3进行施工车站结构最后的变形朝向先施工基坑侧。然后通过实际施工方案1和现场监测数据对比,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和实测值差别不大,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满足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14.
为使地铁车站在运营开通后能够较好地完成运输乘客的工作,发挥地铁大运量的优势,车站必须预先做好客运组织的研究工作,指导车站的客运组织工作。所谓地铁车站客运组织,主要是指经过对车站设备、设施和空间以及车站周边环境的分析,制定符合地铁车站实际情况的乘客进站、乘车、下车、出站的疏导、指引方案,以及根据方案进行车站行车、票务和人员组织工作。  相似文献   

15.
地铁照明在地铁运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影响车站整体装饰效果,也能影响乘客在地铁车站环境中的情绪与安全.车站照明设计需要结合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上海地铁2号线的车站照明改造为例,阐述了LED灯具在地铁照明中的应用效果和节能效果.改造结果表明,改造后各区域的照度和均匀度达到要求,大大降低了能耗,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李太民 《北方交通》2012,(3):122-124
地铁车站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工作,要与线路、行车、信号、通风空调等专业紧密相关,各个专业之间的优化组合对于降低地铁车站造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详细介绍了地铁车站的平面布局设计,合理的车站布局设计,可以有效减少地铁的工程建设费用。  相似文献   

17.
为给轨道交通车站交通接驳设施配置策略提供一定参考,通过对上海8条轨道站点类型及周边用地性质进行分类统计,结合无锡地铁3号线新区段车站的实际情况,对车站交通接驳设施布置策略进行梳理。结果表明:无锡地铁3号线新区段车站居住性和商业商务类型地铁站点出行方式均以步行交通为主;地铁站点应充分配备公交设施,同时要调整与地铁线路复线5个及以上轨道站点的现状公交线路;综合枢纽型地铁站点(高铁、飞机)应结合枢纽配套设施资源进行共享。  相似文献   

18.
刘松涛 《北方交通》2012,(6):198-200
地铁车站空间狭小、机电设备种类繁多、数目庞大。为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地铁车站机电设备综合接地系统在满足强电、弱电专业及其他非电气金属管道全部接地的同时,降低地铁车站内的接触电压、跨步电压、设备的对地电压,防止过电压、静电以及电磁感应的影响。针对地铁车站设备接地要求,对地铁车站接地系统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新建地铁车站采用暗挖法零距离下穿既有短桩地铁车站施工时,由于既有短桩地铁车站预留桩长不足,其设计难度和安全风险较大。以南京地铁5号线上海路站为例,采用MIDAS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提出零距离下穿既有短桩地铁车站的关键技术,即采用多台阶分部开挖和车站结构逆做相结合的设计方法,通过多台阶开挖和支撑解决既有车站短桩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对预留短桩采用墙包柱的处理方案,确保下穿既有车站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地铁电视监视系统是保证行车组织、运输安全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行车指挥透明度的辅助通信工具。本文主要介绍沈阳地铁一号线电视监视系统的构成及功能,其构成主要就控制中心各调度员监视、车站站长及值班员监视、列车司机监视及图像录制等需求进行设计,便于沈阳地铁一号线用户操作与维护。控制中心和车站利用该系统监视列车运行、客流情况、变电所设备运行情况,提高行车指挥效率。地铁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客流量极大,安全措施必须得到保证,因此,本系统作为安全防范的辅助工具,有效地提高了地铁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